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间好时节     
<正>小时候,没有电视和电子游戏,连电影也难得有机会看,我的游戏,就是背唐诗。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我背的第一首诗。那时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我就跟着念一句,像堆积木似的,把一首诗完整地堆砌在小脑瓜里。  相似文献   

2.
抽背句子     
老师严肃地说:"今天老师来抽背句子."大家一下子就静了下来,看着老师,个个心里都在祈祷着:"别请我,别请我.…"这下糟了,我回家看了书,可没背句子."我紧张地想,心儿一直蹦蹦跳跳的,急忙从书柜里拿出一本<柳苗优秀作文选>,找出好句来背.可我慌慌张张地刚翻开书,老师就开始抽查了.我心里更紧张了,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这次自己能否逃过一劫.幸亏老师第一个抽查的是哲学.  相似文献   

3.
背诗的日子     
从前我和妹妹很喜欢背诗。因为没有什么课外书看。最喜欢看的书是语文书。语文书里,最喜欢的又是古诗。喜欢背诗,总会赢得大人的注目与夸奖。那时总嫌课本上的古诗太少了,让人想背也没有几首可背。  相似文献   

4.
人间好时节     
<正>小时候,没有电视和电玩,连电影也难得有机会看,我的游戏,就是背唐诗。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我背的第一首诗。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我们就跟着  相似文献   

5.
<正>从前我和妹妹很喜欢背诗。这喜欢里大约有一点功利的、虚荣的东西在,但不要紧。每一回开学,跟在老师后面,在小学校唯一的那间办公室里领了我应得的书,我便欢喜郑重地背在书包里回家去。到家第一件事是包书,第二件事便是翻到古诗那一课来背。等到老师上课的时候,这几首诗我早已经会背了,却还是很珍惜地一起念:"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这一页的画很好看,一叶扁舟在茫茫的水波  相似文献   

6.
就背一句     
王东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即使上课让他背诵课文,也称背不出来,或直接说不会背。其实,他不是不会背,而是怕背错,不敢背,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心理障碍。 这天,上课检查背诵,我碰巧又提问他。他站起来只说了一句"不会",就站在那里不做声了。我微笑着鼓励他,"就背一句,试试看。"他低着的头慢慢抬起来,目光中充满了犹  相似文献   

7.
背诗     
妈妈让我背屈原的《国殇》.我翻开书一看.感觉头都要大了。 这首诗也太难背了!它的词语难懂,句子难懂,整首诗更是难懂。比如诗中的“操吴戈兮被犀甲”.不经妈妈解释.我根本就不知道是“拿着吴国产的戈。披着犀牛皮做的铠甲”。这样的东西。让我怎么有信心背下来呀?  相似文献   

8.
背诗     
今天,妈妈带我去上口才课。老师今天讲的是《琵琶行》最后22 句。我们先背第43句——第66句。数我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我都能看见家长向我投来的钦佩的目光。有的家长还小声说话鼓励我。有的小朋友嫉妒我,让我看原文。我真对得起他,马上闭上眼睛背。他顿时火冒三丈。上课时我大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我知道,只有上课认真听,理解了课文内容,下节课才能背得好。我今天的收获真大呀!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接着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  相似文献   

10.
课间活动时间到了,操场上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孩子们如同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笑笑哈哈。同学们都在踢毽子,我看着他们如此高兴,便灵机一动。哎!我们正在学古诗,愿不愿意借机背古诗,如果踢一个键子背一句诗,岂不使枯燥无味地背古诗变得生动有趣了?想到这,我凑上前去,说:"来,让老师  相似文献   

11.
看了题目,你一定觉得奇怪吧!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实际上,背背背来源于我们常玩的一个篮球游戏。首先,你要找个同伴合作。然后,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双手搭在彼此的肩  相似文献   

12.
蜗牛背家     
《家教世界》2015,(7):45
"蜗牛,你多么可悲啊!走路时连家都要背在背上,难怪连走路都是这么慢吞吞的!""我叫什么?""蜗牛啊——怎么了?""你知道我的称呼为什么会有一个‘牛’字吗?""为什么?""无论是谁,无论如何,如果走路连家都能背在  相似文献   

13.
校园趣闻     
1摇一次语文考试的附加题,问普罗米修斯是什么文学作品里面的人物,一个同学填:哈里·波特。还有一次问左忠毅公叫什么名字,一个同学写:左冷禅。2一次考政治时政题:我国的()号考察船去北极考察。我的答案:泰坦尼克号。3语文考试。解释“逝世”一词。生答:去死”(本来想写“死去”)老师大怒……4小学一同学背诗,前面3句都不那么费劲。最后念一句:一行白鹭上西天”。全班晕!5高一语文摸底考试,填“何当共剪窗烛”的下句。我答:“夫妻对坐到天明”正确答案:却话巴山夜雨时”。6摇高中时候也是填诗词下句,上句:“洛阳亲友如相问”,我一个同学填下…  相似文献   

14.
晚安诗     
正夏天总是热得要命,只有晚上会有凉爽的风。每天晚上我都会打开面向花园的窗户,让风吹进来,同时给花园里的小生灵们举办我的个人诗朗诵表演。有月亮的时候,我就念"床前明月光",看到风吹过草地我就念"离离原上草",打算第二天赖床的时候我就念"春眠不觉晓"。每次摇头晃脑地背完一首诗,我都可以听到花园里的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好像在给我鼓掌。我还可以感受到草  相似文献   

15.
“别小看学生的智慧!”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是2007年刚调入新城一小的一节课上。我清楚的记得那天上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因为课题是我喜欢的一首词里的一句,我便想从课题人手,在学生面前显摆一下,没想到当我问“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预设问题,一名学生居然直接就谈到课题:这篇课文的课题出自一首诗中,这首诗叫《天净沙·秋思》,我给大家念一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似文献   

16.
此诗构思新巧:①反入正出。题目和各章的第一句从反面强化"不知道一次是什么"。各章第一句后的逗号,用得意蕴丰富:其前后是转折关系--"虽然我过去不知道,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如果用句号,则未能强化"现在知道"。②由实到虚。全诗构建了六个意象,前三实,后三虚--意境越来越高远。  相似文献   

17.
诗词的世界何其广阔,绝不只是提供了多愁善感而已。小时候,没有电视和电玩,连电影也难得有机会看,我的游戏,就是唐诗。母亲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破破旧旧的《唐诗三百首》,教四岁半的我和一岁半的弟弟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我生命里第一首诗。我还不识字,母亲念一句,就跟着念一句,  相似文献   

18.
背古诗     
这学期,我们学校为打造“书香”品牌,创办“书香学校”,设立了“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校园内古诗的诵读声不绝于耳。我们三年级选定了四十首古诗,要求学生背熟、背出韵味。一开始,全班学生劲头十足,有的一天就能背五六首。可是时间一长,背诗的积极性渐渐减退了,每天晨读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是在真正地背,而是嘴巴老重复一两首,在那儿应付我呢。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出了很多对策,我让同桌俩比赛背,小组四人比赛背。后来决定谁背下一首诗就奖一颗红色小标志(老师的笑脸),但结果是奏效快,见效短,学生专为得到小标志而背,背得快忘得也快,背不出诗…  相似文献   

19.
程荫 《教书育人》2016,(4):40-41
记得从小学开始,经常英语考试成绩年级领先,于是就常有父母的同事或者同学们问我,学好英语有什么窍门没有。说实话,一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一方面,我不觉得自己的英语多么出色,另一方面,我也没有仔细想过,在过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所谓的经验可以总结。可平心而论,英语学习于我,倒的确是一件赏心悦目、发自内心喜爱的事情。正是由于这份喜爱,使得我在课外与英语进行了大量的亲密接触。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在诗外",我想,我的英语学习,应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最后只剩15分钟的时候,我想活跃一下气氛,便提出要和学生一起比赛背诵课文,学生一听大呼同意。那么选背哪篇呢?同学们纷纷提出背第五课、第八课等等。我知道这几课有些同学已经提前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