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孔老夫子曾言:"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孔老夫子那时,民风质朴,因此,他老人家觉着不入眼的,也就这么两类人:女人,小人.可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类智力的增长,有些事情是连孔老夫子这样的大圣大智者也无法预知的.比如,与小人相对的君子,已不再是老夫子眼中德如清风、可以化行天下的彬彬君子,而是有了真伪之别;小人本无所谓真假的,但君子既有真伪之别,小人便也可以加一些定语了,于是就有了真小人的称呼.  相似文献   

2.
胡老夫子     
“老夫子”本姓胡,是我校一名语文教师。因其长相颇具长者之态,且言语之中时而夹杂些“之乎者也”,所以我们都称之为“老夫子”。“老夫子”并不老,刚过不惑,可其头顶的亮度让演员郭达也自叹弗如,且其头发“光荣”的速度之快令我们咋舌,如今脑后和两鬓的头发也已稀疏可数,稍有风吹草动便飘飘欲坠,宛如那凄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一次,我们齐声吟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老夫子”当然知道我们意有所指,便故作严肃,一边抚摸着他那光秃秃的头顶,一边对我们“嗤之以鼻”:“无知!浅薄!此乃聪明绝顶,懂吗?”一句话,惹得…  相似文献   

3.
导演:蔡志忠主演: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剧情简介:赵先生发明了一部时光回朔机器,把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送往中国远古时代,故事由此发生……武松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大英雄”,被老夫子等人带来的科技吓得魂飞魄散。由于他们事先知道水浒传里将要发生的事情,逐一破解了西门庆的行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录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著作,不过,今天出版的可是2006年最新版《论语》!第一页:“孔老夫子”新版《论语》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后排。他姓孔名博,自号“孔老夫子”。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吹嘘:“孔博,孔博,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也!”再看他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还真有点文质彬彬的学者风度。其实,这全是糊弄人的假象!他那个猴子屁股呀,没一分钟是安稳的。所以,我的同桌梁竹萧送给他一句评语:“上知天文会捡瓦,下知地理会掏沟。”第二页:“请叫我的新名‘杜嘉威’”这两天,孔老夫子不管见到谁,第一句话就是:“请叫…  相似文献   

5.
王崧舟 《教育文汇》2012,(11):52-53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载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著作,不过,今天我要说的可是2006年最新版《论语》。第一页:“孔老夫子”新版《论语》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后排。他姓孔名博,自号“孔老夫子”。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吹嘘:“孔博,孔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是也!”再看他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还真有点文质彬彬的学者风度。其实,这全是糊弄人的假相!他那个猴子屁股呀,没一分钟能坐得安稳的。所以,我的同桌梁竹萧送给他一句评语:“上知天文会捡瓦,下知地理能掏沟。”第二页:“杜嘉威”这两天,孔老夫子不管见到谁,第一句…  相似文献   

7.
孔老夫子的形象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底.孔老夫子的形象外观于各种庙堂殿内,有画像、印制、刻石、雕塑等几十种类型;孔老夫子的形象出现在戏剧舞台上:孔老夫子的形象在文学创作中除了诗词中的描写外,还有用小说形式刻画的。  相似文献   

8.
伟奇罗 《初中生》2011,(Z4):34-35
A.《老夫子》:画中角色常以乞丐、演员和侠客的身份出现。情节时常会发生在能遇见神仙、外星人和吸血鬼的古怪场景中,甚至是古代或未来世界。老夫子喜用"耐人寻味"等四字词语为题,让人学会不少四字词语。  相似文献   

9.
讲《诗经》必讲“六义”,讲“六义”必讲赋、比、兴,而讲赋、比、兴者,当以朱熹的观点为正宗。朱熹解释赋、比、兴,只立观点,不做阐述,而后人又要尊之用之,所以不得不对他的观点补充释义。他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后人先是纳闷:“难道随便拉个‘他物’就可以引起下文吗?”但接着就发现,原来每首诗的“他物”和“所咏之辞”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这一点,朱老夫子可没有说透。他说:“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这个比怎么个比法,此物与彼物之间的联系怎样建立,这个问题朱老夫子又未阐释。后人经过研究又有发现:原来比的内容是很…  相似文献   

10.
歪打正着     
多位“粉丝”,许久不见,别来无恙?那日碰着相熟的朋友,问我是否被老夫子关了禁闭,“歪打”遭到“封杀”——殷殷之情,小夫子铭记在心。要怪得怪考试,老夫子怕误了各位的“正业”,非得教我的假,小夫子乐得逍遥去也!闲散了这些时日,真挺想大家的。闲言少叙,且看“歪批”——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揣着10元钱来到创新书店准备买一本《老夫子》漫画。漫画专柜里摆着一本本妙趣横生的《老夫子》。我随手拿起一本标价为4元钱的《老夫子》,径直走到收银台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著作,不过,今天我介绍的可是2006年最新版《论语》! 第一页:“孔老夫子”新版《沦语》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后排。他姓孔名博,自号“孔老夫子”。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吹嘘:“孔博,孔博,博学多才  相似文献   

13.
歪打正着     
“歪打正着”一露面,老夫子就吹胡子瞪眼的,可据我观察,他已经有点动摇了。嘻嘻……好,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再接再厉,不断努力,跟我一起念:“将‘歪批’进行到底!”哎呀不好,老夫子戒尺来也,我“闪”……  相似文献   

14.
老夫子     
在"老夫子"的影响下,"我"就像一朵坚强的花,在雪中敖然绽放。老夫子本人,说到底就是一个老头,而且骨子里还很保守,看见我穿短过膝的裤子,他难过得要死,当然,"老夫子"是我背地里对他的昵称,见了面,还得规规矩矩地叫他一声"外公"!没错!"老夫子"便是我外公。  相似文献   

15.
《高老夫子》中有很多象征的寓意。以往研究往往从文化批评层面来解读,本文则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的学说来解读高老夫子虚伪的自我形象,但"伪自我"的面具被撕破,高老夫子压抑的性欲和物欲最终全面爆发,最后分析了新旧交替时代中以高老夫子为代表的披着五四新思想外衣的伪君子们的"知与行""新与旧"的矛盾特征。  相似文献   

16.
柳京明 《山东教育》2002,(11):48-48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爷们PK受挫】 话说Q中学有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人称老夫子。他学贯古今,上课摇头晃脑,娓娓道来,让学生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别的老师上课,一打下课铃,学生都赶紧收拾书本笔记,惟独老夫子上课,下课铃响了,学生还不愿下课。有时打了下课铃,老夫子赶紧打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学生们不答应,纷纷要求老夫子再讲两分钟。  相似文献   

18.
玫玫轻快地走进办公室。“老师,你找我有事吗?”她笑着问。“嗯。”新班主任———一位不苟言笑的老夫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披肩长发,黄色T恤,牛仔裤,黄色霹雳鞋,干净整洁。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玫玫暗想。老夫子的目光已经移开:“这是你的《入团申请书》吗?写的嘛,还可以,但不完善。回去想想,再写一份吧。还有,以后不要穿奇装异服。”说完,习惯地把眼镜往上一推。“可……”玫玫想说什么,老夫子挥挥手:“你可以走了。”第二天,玫玫换上了白衬衣、蓝裤子,朴素得不像玫玫。同学们都有些奇怪,可同学们不知道,又有一份比四页少一页的《入团申…  相似文献   

19.
歪打正着     
为了在老夫子面前表现出本人的进步,小夫子绞尽脑汁出了个和君子有关的题目--孰料,可爱的"粉丝"们啊,你们歪批中君子的面目可不怎么"君子"啊!为躲老夫子的戒尺,唉,我足足在外躲了月!刚一露面,啊呀,老夫子就追来了,救命--  相似文献   

20.
“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孔老夫子的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是:见到贤能的人、比自己强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怎么样的人、有毛病的人就要反过来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些缺点。孔老夫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见贤而思齐”是我们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