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践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实现大众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教育精神:"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一词,原出自于2500多年前的孔子思想。在记述孔子教育言行的《论语》中有此一章"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南怀瑾先生曾解释道: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精神。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受教,  相似文献   

3.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孔子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基于全民教育、大众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通过对"自行束脩以上"的争辩、对"类"的争辩、对"有教"的争辩三个方面的辨析,研究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其哲学内涵。在阐释"有教无类"之平等、正义价值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下择校热与补课热、高收费与乱收费、高考加分与自主招生中的不正之风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从法律与政策支撑、亟须倾注全社会之力和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三个方面,分析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反映了孔子作为一个教育者,在教育问题上追求公平、平等的朴素情怀。"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对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启发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在全社会推行终身教育理念;确立起人文关怀取向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5.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6.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当今社会提出的和谐教育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又不完全等同于有教无类.今天的"无类"教育有新的问题、有更广泛的涵义,如何在实践中逐渐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和谐教育是当今一个很重要的教育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而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熏染着一代又一代语文教师,在其心中生根发芽,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教学原则方面,至今有许多语文教师将孔子的教育思想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教学相长等,对现代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主要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也存在一些时代局限性,其有教无类是不完全的,或者说是有条件的;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是受限制的和狭隘的;其因材施教是受封建伦理羁绊的。现代教育中要深入理解、充分挖掘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呼唤真正的有教无类,实施真正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9.
孔子有其鲜明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孔子立足于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根基,寓主体性于"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之中.孔子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对我们确定当代的教育目标、教育思想、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合乎人性发展需要的教育实践等均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时间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其核心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相似文献   

11.
朱金富 《教书育人》2011,(12):68-6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倡导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打破了当时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教育走向大众化。提炼孔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孔子的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体现这一重要精神的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是有坚实的哲学基础的,这基础便是他提出的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常常是中国古代教育家论述教育问题、表述教育主张的逻辑起点。孔子首先认识到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一天赋平等的人性论。所谓人性就是在一  相似文献   

13.
有教无类源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考验,这一教育思想的伟大性得到了验证,在现代教育中依然被沿用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生本教育理念,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充分展现了"有教无类,乐学致远"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4.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一书中所体现的孔子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树立"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培养"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态度,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风气,提升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从本质精神和内涵去解读“有教无类”的根本释义,并将这一思想置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教育思想体系中进行探究,彰显其在教育上和谐平等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本质精神和内涵去解读“有教无类”的根本释义,并将这一思想置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教育思想体系中进行探究,彰显其在教育上和谐平等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文章从"仁者爱人"的教育宗旨、"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诲人不倦"的教育态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对中等职业教育师德建设的启示,意在使其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作用,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0多年前,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对当时私学的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有教无类"蕴含了朴素的"教育均衡"的思想萌芽,形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现代教育还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拟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及其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