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教     
母亲独自把他带大。母亲是个爱恨鲜明的人,这样的人做事果断决绝,能担当,所以她调教出来的儿子没有阴柔之气,从小虎头虎脑的,很有朝气。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在医院打完点滴下楼的时候,一个人呼啸着狂奔而来,紧接着后面有人喊:"抢包了,抓小偷!抓小偷!"楼梯上的人下意识地纷纷避让。母亲健步上前,轻轻伸出一只脚就把小偷绊倒了。有几个人把小偷按住,丢包的人赶上来骑在小偷身上就打,母亲大声喝住:"不要打他!"丢包人愤怒地咆哮:"他是小偷!""那也不能打,交给警察。"  相似文献   

2.
我的母亲     
正2013年3月1日晴从前家中有一只会上楼梯的母鸡,这只母鸡是母亲一手调教出来的,可是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这只聪明的母鸡被送上了餐桌。但是母鸡和母亲一起上楼的情景就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就算后来搬了新家,也没能使我忘却。母亲很喜欢养小动物,但自从那只母鸡的悲惨遭遇后,母亲养动物再没有成功过,后来干脆放弃了继续"献爱心"。工作之余,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家中,发誓要成为一个贤惠的女人,用心去呵护她所爱的人。从此  相似文献   

3.
开心语文     
<正>借女儿一位母亲带着她五岁的女儿去购物,小姑娘看着她妈妈一件又一件地试穿衣服,每一次都惊叫:"妈妈,你真好看!"在隔壁试衣室的一位较为肥胖的女士对孩子的母亲说道:"打扰一下,我想借你的女儿用一会儿,可以吗?"打赌今天我和儿子回家上楼梯时,儿子问我:"为什么楼梯里的灯总是要大叫一声才亮呢?"我回答道:"因为这是声控开关啊!"儿子想了想又问:"我跟你打个赌,我能用遥控器开这  相似文献   

4.
碎心鱼     
言的童年,是在幽静的大学校院区度过的,与父亲、母亲和弟弟;与收藏着的数千册书,与柚木地板闪着暗光的客厅;与众人艳羡的幸福家庭。但这一切都已是从前。一日,言看见母亲提着热水瓶从楼梯上走下,正想上前帮忙,却已有炸裂声,惊天动地,埋没了母亲的呼喊。母亲从楼梯  相似文献   

5.
镜头一一位母亲带着3岁的男孩进了商店。到了楼梯下,母亲让孩子自己爬楼梯,母亲则在后面关切地看着他。孩子一歪,倒在楼梯上,哭了。母亲:宝宝不哭,自己爬起来!周围顾客看到这情景,表情不一:一位胖妈妈,正吃力地抱着她五六岁的胖儿子往上爬。这时把孩子放在地上,一边喘气一边撇着嘴对身旁另一位顾客说:“八成是后妈!”跌倒在楼梯上的小男孩已经自己站起来,一摇一晃地继续往上爬,他妈妈欣喜地看着他……在这位胖妈妈心目中,亲妈就应该是过度保护主义者,就应该代替孩子克服困难。这势必造成孩子的软弱和自卑。结果就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6.
王国军 《高中生》2008,(8):61-61
母亲带着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那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朝儿子笑,"不过你先等等。"女人早就准备好了,女人有恐高症,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儿子也笑了。  相似文献   

7.
窗前的母亲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我们回家走到楼下,只要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  相似文献   

8.
窗前的母亲     
<正>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待在窗前。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  相似文献   

9.
宁静的夏日午后,一座宅院内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忽然,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闻声抬头,望了望,随口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低头看报。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  相似文献   

10.
我的故事     
"啊,总算完成任务了。"大伙儿抹了抹脸上的汗,一个个仿佛脱了水的蔬菜,半闭双眼,一步一挨地下了楼梯,全没有当初生龙活虎的气势。这看似轻松的社区"图书管理员",真不好当呀!从底层楼梯拾级而上,我便来到图书馆。跨进大门,本以为图书馆会像小时候常用的那句"静得连针掉下来都能听到声  相似文献   

11.
楼梯尽头     
踏在天一阁古老的楼梯上,听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想,天一阁真是上了年纪。抚摸着那斑斑驳驳  相似文献   

12.
唐芳 《湖南教育》2006,(6):41-41
一、导入 “母亲把自己的心剖成两半,一半变成摇篮,一半变成摇篮曲,没有比睡在母亲的心瓣里更甜蜜的了。有一片云彩,那是母亲的头发;有一汪湖泊,那是母亲的眸子;有一抹红霞,那是母亲的面颊;有一片开花的原野,那是母亲的微笑。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母亲创造的……”  相似文献   

13.
小船     
一路上的辛苦跋涉,母亲来到学校,对我说:"小三,今天你过生日,记得吗?"啊,生日?就是那年年都要到来的生日,是吗?母亲!母亲微笑着,交给我一双崭新的布鞋,说:"试试吧!"我郑重地接过,穿在脚上,高兴地跳几跳.母亲那充满期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颜.于是,又有两艘新造的小船,载着十  相似文献   

14.
光荣的职业     
有位名叫埃米莉的妇女在县办事处给驾驶执照续期时,一名女记录员询问她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敢肯定应如何将自己归类。"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工作。"那名记录员解释说,"还是说你只不过是一名……""我当然有工作。"埃米莉生气地说,"我是一名母亲。""我们这里不把‘母亲’看成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就可以了。"那名记录  相似文献   

15.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相似文献   

16.
碎心鱼     
鱼儿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眼中的泪,因为泪在水中。”水对鱼儿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在我心中。”言的童年,是在幽静的大学住宅区中度过的,与父亲、母亲、弟弟,与收藏着的数千本书、柚木地板反射着暗光的庭院,与众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但这一切现在已经都不存在了。言还记得那一天从房间里出来,正看见母亲提着水瓶从楼梯上走下。她赶忙上前帮忙,却只听见炸裂的声响。惊天动地的巨响盖住了母亲的呼喊声。母亲躺倒在地上,想站却没能站起来。不久,母亲被告知身患绝症,从此卧床不起。那年,言还只有14岁。此后的日子家里便与…  相似文献   

17.
留意     
正生活并非过眼的云烟,要留意生活,不要马马虎虎,怠于粗疏。淮海大战即将打响,刘伯承司令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天,刘伯承准备外出,见警卫员从楼上跑下,险些摔倒。"小伙子,慌慌张张的干啥子?""我还以为楼梯跑完了,没想到还有两梯,脚板踩空了。"警卫员不好意思地说。"你知道楼梯有多少梯?"司令员问。"我不知道。""它和你的年龄一样,正好17梯。"司令员微笑着说。"我不信。"警卫员咕哝。"那你回头数一数。"司令员仍然微笑。警卫员数完楼梯:"司令员,真  相似文献   

18.
3月26日晴踏上楼梯时,走进教室时,拿书上课时,种种压抑、烦闷不觉让人皱眉、厌烦。听那"呱呱"的蛙叫,心情舒畅;听那"嘀嘀"的车鸣,心旷神怡;听那……突然又听"张金龙,你来回答这道题:是谁警枕励志?"老师发问,我心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母亲不断疼惜呵护弱智的儿子,时刻担心着儿子第一次坐公共汽车会受到惊吓。"宝宝乖,别怕别怕,坐车很安全。"——那母亲口中的宝宝,看来已经是十  相似文献   

20.
母爱是春天的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遮雨的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母爱是冬天的太阳,温暖着我们的身躯。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爱是母亲的化身,是母亲亲切的叮咛。当母亲一次次地站在街角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有好好地感受这份珍贵的母爱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