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活动中,阅读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利用鼓励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相似文献   

2.
每个教师对于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真正达到群文阅读的理想状态,语文教师应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阅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拓展学生的思维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立足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阅读情境、拓展阅读途径、营造阅读氛围等方式,促进良好阅读教学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学习任意学科的知识,阅读都是首要前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阅读习惯必须要从小培养,在阅读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教给学生以有效的方式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阶段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37):49-50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好似并不重要。很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数学是一门计算的学科,文本阅读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然而实际上,不论是课本上的概念、对话等知识内容,还是学生做题时所需要阅读的文字表述、图表等都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脱不了关系。良好的文本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取课本上的有效信息,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级,明确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具备一定赏析水平的能力。可是,如今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成长在电视和游戏的环境下,潜移默化中已经习惯了快速阅读的模式,对于作品的深层含义没有过多的追求,从而导致赏析能力普遍较差。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天的学习量也十分巨大,少有的时间都用来休息了,从而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赏析活动。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对于学生今  相似文献   

7.
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了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注意到阅读的重要性,导致既没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没有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针对这种情况,从阅读教学出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黄巧艺 《考试周刊》2014,(84):43-43
<正>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近八成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孩子读书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只要让孩子对他从事的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他就能积极地、热情地完成这项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但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过于注重语法、词汇的学习,很少进行课外阅读,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对英语阅读存在畏惧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学生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阅读学习也是重难点之一,学生在大量阅读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也能有效积累词汇,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但就实际语文阅读现状分析,阅读教学呈现出的状态都较为僵化,无法满足教改需求,文章就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张丽梅 《甘肃教育》2011,(22):92-92
一、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有很多。第一,学生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结构陌生,无法理解长、难句。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词汇与句型都没有掌握,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第二,学生缺乏阅读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往往一段还未读完就已经兴味索然了。其关键在于学生不懂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主旨,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学生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2.
文本阅读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语言素材的积累、语言规范的认知,尤其是人文情怀的熏陶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因此,对于阅读,我们总是更多一分期望和谨慎。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几乎耗去我们课程全部时间和精力的工作,其实际收获却每每在学生的个别体验中打了折扣。也就是,一个新的文本,如果没有老师的介入,多数的学生总还是不改其茫然。  相似文献   

13.
廖瑜珠 《学苑教育》2019,(12):58-59
对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一件工作,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除精读课本外,还要进行课外阅读。对阅读技巧进行掌握,这些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共享阅读体验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从纸质阅读转向了电子阅读,虽然电子阅读相时于传统阅读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灵活跳转等优势,却很难实现传统阅读中旁批、摘录等优秀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主要介绍了共享阅读体验工具的设计与开发,期望通过该软件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实现电子摘录、电子注释、电子评论以及共享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子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对自己语文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我们现在的学习中,虽然教师和学生们都能认识到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可是由于学生学习压力大,课外时间少,再就是在学习中,人们总是急功近利,想要很快的就能看到成绩,而通过阅读提升能力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自己阅读能力,对文章形成良好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十分重要。对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蔡霞 《教育》2022,(4):21-23
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英语的课内外阅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并且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英语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CLIL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类感知与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是学习活动的基础,离开阅读,任何学习活动都难以有效进行。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其正处于对外界环境的初始认知阶段,教师要通过积极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中帮助初中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促进初中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不仅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捕获信息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针对性强的阅读文段,开设阅读技巧训练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广泛阅读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信息,完善知识储备,使学生情操得到有效陶冶。而在写作方面,更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词汇量,巧妙应用字词,对于后进生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全力激发后进生兴趣和热情,为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