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补充与延伸,积极参与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但在成人高等教育"送教进企"的过程中,存在着成人高等教育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企业对成人高等教认识不足以及"送教进企"面临的对象流动性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的探索,给出加强院校合作、经营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服务理念建议。  相似文献   

2.
"送教上门"是指由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或康复需求,把为残疾学生制定的教学及康复计划、内容送到学生家里,在学生家里实施教育及康复活动的过程。"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送教学生的成长、送教学生家庭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支持保障体系、严格筛选和评估送教学生、合理选择送教内容、积极开展送教教师培训、开展家长培训等措施来提高送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方案(2019—2021年)》,同时,国家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四部门印发了《“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潍坊市技工教育联盟成立,并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技能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培训模式充分运用技工教育联盟企业优势,通过“送教入企”“引企入校”,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及订单培养等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综合性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担任首席专家带领中学一线专家教师通过送教培训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做到统筹安排系统化、培训目标明确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并取得良好效果。参与地方送教培训对高师院校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应建立长效送教培训机制,由高校教师、中学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组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送教培训的专家教师资源库以推动送教培训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阐述高职院校的公共实训基地"五融合"建设的内涵,剖析"五融合"建设面临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持续投入资金不足等难题。阐明公共实训基地"五融合"建设难题破解之策主要在于:创新"引企入教"和"引校入企"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以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多元资本投入和市场化运行管理机制等,以期建设高水平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6.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师资优势,开门办学,送教到企,服务当地煤焦企业,以服务求合作,谋取校企双方最大利益,在改革服务企业方式、创新办学模式、实现校企真正合作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资源建设是重要环节之一。文章针对“双师型”教师培养这一目标,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运用了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调查法、实践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就结果而言,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培养,已涌现出一批善教学、精实操的“双师型”教师,为企业发展添动力,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事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师型”教师的发展,既能给企业增添活力,也能让教学更加有效,而“双师型”教师则要通过送教师入企、送职工入教、精准培训、科研教研等方式培养。  相似文献   

8.
教师进修学校,采用应急应需培训、院校联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网络远程培训、送教下乡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满足县域中小学发展需求,适应城乡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大,浙江省内建筑培训市场资源非常紧缺。在建筑市场从业人员培训需求矛盾的问题解决上,地方高职院校具有先天优势。高职土建类专业可以发挥校内实训基地优势,拓展对外培训服务,从培训项目选择、资源库储备、培训特色明确、一体化教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发展,形成"校内有企、企内有校、互动双赢、开放合作"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互联网+"产教融合新模式,通过"教培互惠、双向交流"加强校企合作关系,以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