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从贝叶档案制成材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贝叶档案的制作过程以及贝叶档案的保管方法等内外因方面,对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进行分析,归纳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贝叶档案制成材料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贝叶档案的制作过程以及贝叶档案的保管方法等内外因方面,对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进行分析,归纳傣族贝叶档案耐久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笔者对勐海县境内的2个单位、28个缅寺现存贝叶文化档案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本文结合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谈几点抢救贝叶文化档案的想法。一、贝叶文化档案在实施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西双版纳"文化立州"的战略目标中,因傣族传统文化主要反映在贝叶经本中,  相似文献   

4.
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和巴利文传入西双版纳地区后,贝叶就逐步成为傣族人民镂刻经文和记载历史、天文、地理、历法、医药的文字载体.这种贝叶文字载体虽经千余年的演变,至今仍普遍沿用于各傣族村寨的大小佛寺和傣族社会中,仍是傣族人民镂刻经文,佛经故事和生产、生活的记事形体,它记述着傣族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俗,反映着傣族社会的古老文明史,显现了西双版纳的民族档案特色,是傣族人民的知识宝库,是中华民族档案中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对研究中华民族史,发展民族经济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征集是保护与抢救傣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本文以西双版纳民间贝叶文献遗产征集入手,探讨贝叶档案文献遗产征集的必要性、现状与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征集建议。通过采用原件征集、政策保证、运用现代化技术征集、开展普查工作等方法实现民间贝叶档案文献遗产的有效征集。  相似文献   

6.
贝叶经——承载傣族历史文化的神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环境的因素,让傣族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种傣族称为"戈兰"的贝叶树,由于历史的"青睐"便成了傣族书面语的"载体".对贝叶的使用傣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人类初始,只有口语而无书面的文字,人们纷纷到佛祖处祈求文字.不同的族属都有承载文字的工具,汉族是纸,傣族是贝叶,哈尼族用牛皮.佛祖施恩,在纸、贝叶、牛皮上写了同种文字.在取文字返回途中,路经大河时,汉族纸张上的文字因水浸透,佛祖写的字变乱成为方块字.哈尼族牛皮上的文字,因牛皮可以充饥,牛皮便成为充饥的食粮,为此哈尼族没有了文字,而傣族的贝叶,可以防水、不能充饥,傣族的文字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写在贝叶上的傣文.  相似文献   

7.
黄梅 《云南档案》2010,(4):51-53
本文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西双版纳州傣族贝叶档案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傣族剪纸是傣族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艺术的瑰宝。调研发现,傣族剪纸在建档保护方面存在档案材料分散、传承人档案缺失以及档案保护缺乏数字化支持等问题。文章根据傣族剪纸的自身特点,在收集整理档案、建立传承人专项档案和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这对傣族剪纸的科学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贝叶经是佛教经典的一种重要载体形式,是傣族贝叶经档案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傣族贝叶经档案的发掘问题,期望社会各界尤其是档案界对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思茅等傣族聚居地区的贝叶经被形象地称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为保护、利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贝叶经整理出版工程 ,并将陆续出版多达百集的《中国贝叶经全集》。贝叶经是指记录在贝叶上的佛教典籍 ,内容十分复杂 ,被看做是傣族文化的“万有文库”。傣族贝叶经传说共有 8万多部 ,目前西双版纳已收集到 30 0 0多部。为了整理和出版这些贝叶经 ,有关方面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计划投资 6 0 0万元。《中国贝叶经全集》包括贝叶经文原件扫描、国际音标、新傣文、老傣文、汉语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云南孟定芒团村傣族棉纸档案为例,介绍了傣族棉纸档案的保存现状,分析了傣族棉纸档案的特点,强调了研究傣族棉纸档案的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为众多民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档案符号是档案信息传递、保存及文化传承的承载物,其能指与所指为构成档案符号的基本要素,始终穿插于档案信摘要息的传递过程。本文针对符号为实体的傣族档案进行分析,根据傣族档案符号的变迁历程,对其结构进行简单解析。  相似文献   

13.
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是傣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此文论述了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其保护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建议.依托云南省"十二五"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采用原件收集、载体修复与发掘利用等方式抢救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对构建傣族社会记忆、传承傣族文化遗产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耿马县档案局计划从2013年8月份开始,用一年时间,完成傣族、佤族、拉祜族和景颇族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这次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主要对傣族、佤族、拉祜族和景颇族四个世居民族散存的档案历史资料、口述历史档案资料,以及照片、音像和实物进行征集、收集和采集。建立反映全县四个世居民族和  相似文献   

15.
兰台小灵通     
<正>7月2日,省档案局召开2015年拟征购傣族档案价值鉴定会。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会副会长何少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依旺等5位专家鉴定组,对拟征购的傣族档案和傣族老照片进行价值鉴定。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元江、新平、双江、耿马、孟连、景谷等县档案局档案  相似文献   

16.
二、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的研究价值 傣族、纳西族、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字的少数民族.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傣文、东巴文、彝文档案史料,是傣族、纳西族、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文艺和现实研究价值,并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事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傣族庙藏档案文献遗产资源保护是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论文以临沧市傣族庙藏档案文献遗产为例,通过对其研究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目前面临损毁严重、开发欠缺灵活多样性等问题,总结出完善法规、修复受损档案、在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特色数据库等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谈及的资源保护方法,为少数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18.
傣族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封建律法,是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行为和道德的法律规范.傣族成文法约产生于明代,但尚未公布,还处于"藏于官府"的阶段,其种类繁杂,数量较多,案例占有一定的比重.现存的法律法规档案对研究傣族法制史和当时傣族地区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风貌都有重要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9.
陈子丹 《兰台世界》2007,(2S):48-49
傣族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封建律法,是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行为和道德的法律规范。傣族成法约产生于明代,但尚未公布,还处于“藏于官府”的阶段,其种类繁杂,数量较多,案例占有一定的比重。现存的法律法规档案对研究傣族法制史和当时傣族地区的社会l生质和社会风貌都有重要价值,有待于进—步的发掘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傣族民乐葫芦丝起源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初为傣族青年男女传情婚配媒介。本文就葫芦丝文化的历史沿革、社会角色以及文化传承角度分析探究,论述葫芦丝档案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其相应建设细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