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守明  洪宪珍  王得利 《中国科技信息》2007,36(12):181-181,189
转录调控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转录因子一般通过激活或者抑制启动子来调控基因的表达;转录抑制因子通过与特异蛋白因子或染色体部位结合来阻碍基因的活化,对转录进行负调控;而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去乙酰化过程是调控基因活性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调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旭东  侯冬霞  毛舒燕  旭日干 《科技通报》2007,23(4):479-482,486
根据小鼠超高硫角蛋白(UHS)基因已知DNA序列设计合成了两个特异性引物,以小鼠全血提取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出688bp的特异性片段,连接到pMD19T载体中获得该片段克隆p19TU。经过快速提取质粒法筛选、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明该克隆就是UHS基因5’端的调控区序列。序列分析结果也表明该克隆片段与原基因调控序列相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今后制备转基因克隆动物、在毛囊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绒毛生长调控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伯氏螺旋体在小鼠宿主中的关节特异性转录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的小鼠模型,研究伯氏疏螺旋体在小鼠关节组织中的关节特异性基因表达谱。方法首先,建立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小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收集小鼠关节、心脏、皮肤和膀胱组织,从四种组织中分别提取总RNA;随后,用DECAL技术和微阵列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伯氏疏螺旋体在四种组织中的转录组;最后,将伯氏疏螺旋体在关节中的转录组依次与其他三种组织中的转录组进行比较,找出仅在关节中表达的伯氏疏螺旋体基因,从而获得伯氏疏螺旋体不同时间点的关节特异性基因表达谱。结果与其他组织相比,在感染后第15天,伯氏疏螺旋体在小鼠关节组织特异地表达21个基因,其中13个基因位于伯氏疏螺旋体染色体上,8个基因位于质粒上;在感染后的第105天,伯氏疏螺旋体在小鼠关节组织特异地表达24个基因,其中13个基因位于伯氏疏螺旋体染色体上,11个基因位于质粒上。结论伯氏疏螺旋体在小鼠关节组织中存在独特的基因表达谱,这些在关节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莱姆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8-14
利用染色质特征解读基因组 大规模染色质分析可被用来区分功能性基因组元素。这篇论文提供了多种人类细胞类型中各种不同组蛋白标记的染色质图一览。利用所获得的这些数据,有可能来识别不同染色质状态.它们相应于不同调控元素.如被抑制的和活跃的启动子、增强子和绝缘子。几种与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发现与调控元素重叠。这项工作对于了解人类疾病、尤其对于解读“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结果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4):518-518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王艇研究组与其合作者通过突变体的筛选,发现CDKC;2虽为正向转录延伸因子P-TEFb复合体的激酶亚基,却对拟南芥开花时间重要调控基因FLC的转录表现为抑制作用。前期研究在FLC位点发现了一组名为COOLAIR的反义转录本。受此启发,该研究阐明CDKC;2直接促进COOLAIR的转录。进一步解析表明,不含COOLAIR启动子的FLC转录不受CDKC;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启动了DNA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ENCODE)计划以鉴定人类基因组的所有功能组分。其目的是寻求新一代DNA研究技术对人类基因调控序列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研究的应用。由于目前基因组研究中的重点——蛋白编码区仅占人类基因组中DNA的1.5%,全面了解基因组转录水平的调控成为系统生物学的核心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09,(11):46-47
通过四倍体互补iPS细胞产生成活小鼠 自四转录因子在小鼠纤维原细胞强制表达可以产生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技术第一次被阐述以来,该技术被已成功地用于利用多种类型细胞产生类多能细胞的胚胎干细胞中,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不仅来自于小鼠。还来自于其他物种,如灵长类和大鼠。  相似文献   

8.
基因表达的三维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基因组草图及拟南芥菜和其它模式生物基因组全序列的公布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也为生物的品种改良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如何对天文量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 ,并将所得信息转入功能、应用研究是我们面对的新问题。我们将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与可诱导系统相结合 ,建立起可用于植物转基因表达时、空、量三维调控的基因开关系统 ,为功能基因组研究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植物代谢实施精确调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使人们可以从生物学机制层面对环境影响表型的途径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基因MLL1对可诱导转录因子NF-kappaB下游基因的调控作用,探索组蛋白H3K4甲基化酶参与基因表达的机制。结果表明,MLL1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NF-kappaB靶基因启动子进行H3K4甲基化来实现的,表观遗传学已经成为参与调节基因转录和细胞身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3):271-271
核膜蛋白在染色质组织、基因调控、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这类蛋白的生理功能仍未阐明。以果蝇为模型,动物所陈大华研究组发现了一个核膜蛋白Otefin(ote),在维持果蝇生殖干细胞(GSC)自我更新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17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二十年里,对TH1和TH2细胞的分类构成了人们理解CD4+T细胞免疫学功能及它们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节中作用的基础.近年来,新的免疫学理论认为初始T细胞可以在不同细胞因子及环境因素作用下分化为TH1、TH2、TH17和Treg细胞,几种效应细胞分别受到不同转录因子的调控,在体内产生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H17细胞的发现更多的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相关,它是T细胞分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细胞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共同作用下分化为TH17细胞.同时它的分化受体内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将从效应T细胞TH1和TH2、Treg细胞及DC细胞等对TH17细胞分化影响的角度分析TH17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这将对深入理解TH17细胞形成、分化和体内调控,并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冶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信号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因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形态发生的机理,是当今生物学的重大课题之一。研究果蝇的胚胎发育发现了同源异型基因(HOX基因),现在已从各种生物中分离了多个同源异型基因,编码产物大多数是转录调控因子,在形态发生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通过信号传导系统把外界刺激传递到细胞内,从而作出应答反应。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MAPKs Cascade)在信号传导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把基因表达的调控与信号传导途径联系起来,将为真核生物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基因调控网络重构方法 LC-DBN.该方法寻找各基因最优的调控时延;同时融合时序微阵列数据和转录因子连接位点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对25个酵母基因调控网络进行重构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网络敏感度较Tan方法提高0.72%,精确度提高0.16%.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61-362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刘小龙研究组在研究中了发现介导D—J重排的D片段3'端RSS含有物种问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C-Fos/AP-1结合位点。在小鼠Tcrb重排过程中,C-Fos高水平表达并结合到该位点。进一步的实验显示c-Fos招募RAG并促进RAG结合到D片段3'端RSS,增强D—J的重排并同时抑制V—D的重排。  相似文献   

15.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会发生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使得细胞数量得到精确调控。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癌症、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分子机制,及细胞凋亡调控的异常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咬破嘴确实很疼,但没过几天嘴里的伤口就能愈合,并且不会留疤痕。研究人员发现,与其他部位的皮肤相比,口腔皮肤的基因表达很特殊。某些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在口腔伤口处的细胞中会持续增加。科学家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小鼠的皮肤外层细胞表达更多的转录因子,结果这处皮肤的伤口愈合得更快,而且炎性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7.
利用SNP微阵列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对DNA版本数异常进行高分辩率分析的方法,被用来识别与儿童最常见的癌症-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的基因病灶。对来自242位患者的白血病母细胞所做的分析显示。在40%的B-先祖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疾病例中,为B-淋巴细胞发育的关键调控因子编码的基因发生删除、放大、点突破和结构重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教学实验法对西安科技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羽毛球技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羽毛球技能的程序教学中,注重强化调控有利于学生掌握羽毛球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程序教学中,应根据动作技能的特点和学生练习实际情况,强化信息反馈调控,将前馈调控、过程调控和反馈调控相互结合、灵活应用,不断的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羽毛球技能教学.  相似文献   

19.
生命科学     
《科学中国人》2018,(4):10-11
细胞"返老还童"二维码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研究员等,通过研究干细胞诱导过程,发现细胞在发生"返老还童"时,染色质的"开—关"状态恰似二维码一样记录了这个过程的大量信息。通过破译这些"二维码"的内在含义,阐述了干细胞诱导过程的变化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细胞—干细胞》。该基本规律是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发现,其概念应用价值可能  相似文献   

20.
李后建  何锐 《软科学》2013,27(2):109-112
利用沿海地区481名留任员工的调查数据拟合假设关系模型,研究发现:两种裁员不确定感都是消极影响员工心理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对员工心理调控能力的影响机制却并不一致;员工自我调控对员工绩效的正向影响要远大于自我效能;通过多群因果分析和联合T检验发现,组织干预感知对裁员不确定感、心理调控和员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