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艳 《文教资料》2007,(20):80-81
北宋词人贺铸的《东山词》中不少篇章是描写女子的,这些女子包括其结发妻子赵夫人、吴地妓女、北国胭脂、金陵女、歌女、舞女等。笔者认为贺铸写这些女子并不仅仅只是延续花间、柳永等婉约的套路,而是在写自己的恋情史。本文试从《东山词》入手,将贺铸与吴女的感情脉络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2.
“断肠”,比喻令人十分悲痛。在古典诗词中,人们常用“断肠”一词,表达深沉的别愁离绪和思念之情。如曹操在《蒿里行》诗中写道:“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唐代顾况《听角思归》诗云:“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唐代高适《燕歌行》有句:“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再看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凤凰阁》词中语:“断肠人在栏干角。山远水远人远,音信难托。这滋味黄昏最恶(难忍)。”相传,历史上还确有。断肠”的故事。据《世说新语》载:魏晋时  相似文献   

3.
李依宸 《考试周刊》2013,(33):15-16
本文主要以贺铸的《青玉案》为研究对象,探析词人如何用炼字、用典等修辞的凝练性增强对愁情的蕴藉,运用比喻、夸张、比兴等修辞的生动性将愁情升华,用点染、烘托等修辞的修饰性使愁情诗意化,最终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由情真意切的愁情体验与修辞艺术共同形成整首词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信这样的词句你一定耳熟能详。李清照的词多半写闺情幽怨,笔风含蓄、委婉.但是却有一首风格特殊的豪放之作——《渔家傲》。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  相似文献   

5.
王炬炳 《考试周刊》2007,(20):125-126
贺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兼擅婉约词和豪放词。文章着重对他的豪放词作了浅析。就贺铸豪放词的内容,把他分为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的词作,抒写隐归思想的词作以及咏古咏史的词作等三类。再就贺铸豪放词的特色,从三方面分析,即题材的选择、字句的锤炼及语言的特色。然后是就贺铸豪放词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从个性性格、仕途不得志及爱国忧民等三处展开。文章最后是就贺铸在豪放词的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点评。  相似文献   

6.
愁,《辞海》注释为:(1)忧愁;(2)形容景象的惨淡。宋朝词人(包括北宋和南宋)写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宋词中占有相当篇幅,罗列分析之,别有一番风味。 晏殊的“哀愁”。他的词作承袭晚唐五代余风,多遣兴娱宾之作,或反映宴游生活,或描写男女相思,往往夹杂着轻淡的哀愁。例如:“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木兰花》),“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在《浣溪河·一曲新词》中,虽然没有一个“愁”字,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借景抒情,将他那种淡淡的哀愁,借月下、花落、燕归等景物描写表现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究。正如《古歌》所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晏几道的“穷愁”。几道晏殊的幼子,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20,(2):34-39
贺铸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一位独具特色的词人。他词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不仅丰满鲜活,而且具有矛盾性的特点。其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专情与多情、自傲与自伤以及忠君恋阙与高蹈遗世。这些对立面的存在与贺铸独特的人生经历、北宋的社会风气以及词这一文体自身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善于融化前人成句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一大特色,《东山词》中更不乏对《诗经》的引用或化用,可见《诗经》在距其一千五百年后词体兴盛的北宋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故在明确何为用典基础上,从引用方式和引用内容两方面分析探讨贺铸《东山词》对《诗经》的接受,并简略分析《诗经》对贺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以三首妙用“影”字的词著称于世。他的词集中带“影”字的词共31首,内容有自然风光的描绘.离情别绪的抒写,士大夫豪华生活的再现等。词风清新秀丽、曲折委婉、意境幽深、文笔之妙、巳臻化境。  相似文献   

10.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张先的词与柳永齐名。宋初词以小令为主,张先不仅小令写得很好,还是一位较早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作家,对词的形式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实则张先在宋词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尚不能与柳永相比。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他自己也很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归朝欢》的“娇柔懒起,…  相似文献   

11.
庾信一生曾事南梁、西魏、北周,四十二岁正当壮年遇侯景之乱后,便因出使西魏遭强聘而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了他为期二十七年的郁郁无欢的生活。坎坷的经历使庾信后期的诗作中充满了悲、愁。正如《哀江南赋序》中所写:“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而这类诗作尤以《拟咏怀二十七首》和《哀江南赋》为代表。 庾信在《拟咏怀》中流露出的“愁”,因着他经历遭遇的特别而显得与众不同。他的愁既不像李煜那样哀怨凄凉,又不似李清照那么缠绵凄清。他的“愁”可以用“多、劲、贵”三个字来概括。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它应该遵循联想和想象原则。即读者在阅读诗歌时 ,要善于进行丰富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 ,做到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最终达到与作者心情的契合。北宋著名词人贺铸的词《青玉案》的结尾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他把无形无状、虚无缥缈的相思“闲愁”比喻成烟草、风絮、梅子雨 ,妙在何处呢 ?需要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联想和想象。“闲愁”像那满野烟草 ,春天的草 ,到处都是 ,这等于说闲愁到处都是 ;“闲愁”像满城的风吹柳絮 ,春风一起 ,柳絮满城乱飞 ,谁又能数得清…  相似文献   

13.
晏几道是北宋中期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小山词》名传千古,大放异彩。其词多写人生的离合悲欢,抒相思离别之情,基调感伤而深婉。而词中大量运用的"楼"意象则更是引人注目,这些楼意象随着词人视角的不断发展变化,由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实体转变为一个积淀着丰富情感意蕴,展现词人内在心灵世界的文学审美意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柳永是活跃在北宋仁宗时期的著名词人之一。尽管历史上不断有人贬抑他的作品,讥其俚谷、艳冶、格调不高,但是柳词千百年来却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宋代就有所谓“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之说,足见他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由于柳永仕途坎坷,只好奉旨“且去浅斟低唱”(吴曾《能改斋漫录》)。因此他成了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他的《乐章集》是第一部文人词专集。他专意作词,在词的体制、内容、风格诸方面均有所突破。前人论词,十分强调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他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体现了一种世俗化的生活理想和“以俗为美”的审美意向,从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风行一时。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史上 ,秦观是以一个杰出的词人出现在北宋词坛上的 ,一向誉为“婉约之宗”。他以情为词 ,以词写心 ,写出了“古之伤心人”(冯煦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之言 ,或写羁旅行役 ,或抒离愁别恨 ,都是肺腑之音。他善于表达心灵中一种最为精微敏锐的感受 ,别具一种深婉幽微、俊逸精妙的艺术魅力。这种含蓄深婉 ,哀感凄清 ,如飞花似梦、丝雨如愁的艺术风格的形成 ,不仅仅与他一生命途多舛的坎坷经历有关 ,更是他特有的多愁易感、敏锐柔弱的个性气质在艺术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主要探讨北宋著名词人秦现《淮海词》愁情的形成原因、描写特色。挖掘《淮海词》在愁情表现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8.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是北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吴江县知县,官至尚书都官郎中.张先与北宋前期的词人晏殊、欧阳修、柳永齐名,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的词以清新秀丽著称,"三影"词便很好的体现了这种词风."三影"词都是千古传颂的名句,不仅张先本人以此而自鸣得意,世人也多称道之,张先还因此被称为"张三影".  相似文献   

19.
清初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虽然享年不永,仅仅活了三十一岁,但其词名甚高,为有清一代之冠。王国维称赞其词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忍寒居士龙榆生先生说“清代令词,盖未有过于性德者矣。”可见纳兰性德词的艺术成就,备受推崇。那么纳兰性德词的成就,究竟高在何处呢?陈维崧说:“《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顾贞观说:”容若词一种悽惋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他为《通志堂词》写序又说:“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骚雅之作,怨而能善,惟其情之所钟,为独多也。容若天资超逸,翛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悽惋而后喜悦。”陈顾二人都是纳兰性德的挚友,知之甚深,言之自然能中肯。他们都很赞赏纳兰词,都指出了愁苦、哀怨与悽惋是纳兰词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兼有英雄豪迈和儿女情长的独特个性,鲜明地反映在其词作中,形成了富艳精工、深婉密丽而又幽忧悲壮、豪迈沉雄的词风。在他的这种个性和风格背后,隐藏着浓厚的沉郁之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