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6,(5):53-56
《断章》第二人称表达形式隐含了三个"我"的存在,即"我"与"你"构成了三种存在形式。对这三种形式的分析表明,《断章》在某种意义上支持"哲学关联说",然而人与人之间实有不平等之因素存在并发生作用,这难免使人产生某种悲哀之情怀,同时却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联,但最终又不能确定"我"之外的"你"到底是谁。因此,《断章》乃是对人类个体存在命运的诗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是完善人类自身的一种重要机能,在教育活动中,创造力是不能"教"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创新意识武装我们的头脑,全面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方面,重视学生"学知识的过程",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培养创造性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大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在现实生活中,拥有一个好的幼儿家园环境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某种文化内涵的色彩词在小说《围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基本色彩词"红"为例,通过对自建的《围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检索,分析其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色彩词蕴涵的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不仅是语言表达技巧,更是为文者智慧的一种展示。从《岳阳楼记》的行文过程来看,就表现了范仲淹的某些作文机智。《岳阳楼记》可算是范公所作的一篇"命题作文",是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而成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中,"仁"的起点虽然是家庭,但却可以无限地向外推广和延伸。仁民和爱物不仅仅是人际之间的同情和恻隐之心,也是某种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连在一起的,一定意义上讲仁民是以爱物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仁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人的眼前利益",而是以"人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物",追问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强调人的生存、人的价值不仅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而且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你又做白日梦了",这是人们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爱幻想的人时常说的一句话。然而,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最初都源于让人嘲讽的"白日梦",会做"白日梦"的人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圣经》的修辞观,在本质上属于伦理修辞,不属于言辩修辞。《圣经》的修辞观表现为,追求"诚言",力求"善言",讲求"慎言"。《圣经》修辞观的价值在于,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和伦理修辞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文山学院学报》2016,(4):62-66
《梅葛》《查姆》与《圣经·创世纪》虽是隶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史诗,但都反映了远古人类在同恶劣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社会早期生活的遗迹再现,也被称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借助原型批评理论,对比研究《圣经·创世纪》与彝族史诗《梅葛》《查姆》创世的异同,解读希伯来先民和彝族先民的"集体无意识"。同时,从文化差异的角度阐释二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李山 《科技文萃》2004,(8):187-189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是传递信息、增进友谊的"桥梁".除了"有声语言",人类还创造了一些"以物喻情""以势传意"的"无声语言",以辅助语言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或借以表达"难以启齿"的某种感情,许多"无声语言"妙趣横生,其妙,就"妙在不言中".  相似文献   

11.
杨巍 《大学生》2020,(4):35-35
2011年,《病毒星球》的作者写到:"下一次,再有某种病毒从野生动物身上转移到人类身体内,很可能还会引发大规模疫情,而我们完全可能对致病病毒一无所知。"病毒也是不少电影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冯翠江 《考试周刊》2014,(95):62-63
驾驭新理念、新教材,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做起,真正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人",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美妙语言",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探讨,通过"做"和"悟",使其敢于"奇思妙想",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毛猿》是他的一部早期代表作。本文运用了非理性主义思潮中萨特的"写作这是要求某种自由的方式"的理论,分析了《毛猿》中自由的主题,揭示了人类自由的本性,并指出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谭细龙 《培训与研究》2007,24(12):100-101
师范大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教育人的人,加强法制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只有"人类灵魂工程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法律素质的学生。《教育法学》是师范类大学生学习教育法学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教能力的主要课程,改革《教育法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对于提高师范类大学生教育法律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春天》,同学们都写春天如何好如何美,诸如和风细雨、花红柳绿、燕子呢喃、小鸟歌唱之类,只有一个学生与众不同,他的主题是"春天不好",例如细菌繁殖旺盛、  相似文献   

16.
宋代严羽的《诗评》中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这是说唐朝人在作诗时,借吟咏事物而阐明某种道理,诗人借助意象,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让读者在诗的形象中感悟出某种哲理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针对所咏的事物发表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作者身在山中不知山的原因,阐发了"当局者迷"的感慨。曹植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表现了诗人在兄长曹丕欲加害他的紧急时刻,表达了满腔怨怒之情。  相似文献   

17.
路翎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不同时空中的作家是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内在关联的,以至在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常相像。在《财主底儿女们》与《罪与罚》中",疯狂"无疑是贯穿于其中的主旋律,本文将针对两部作品中"疯狂"的主旋律进行分析,来深入感悟两位作者之间那种强烈的精神共鸣。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工具",语文学科必须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和读写听说的基本功训练,以使学生掌握这一工具,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又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黄娟 《文教资料》2007,(11):181-182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是21世纪人类竞争的关键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我国《幼儿园规程》中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就我园的实践研究,对如何利用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阅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要求",它不仅能够展现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形式,更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必不可少的方法渠道。一、增强主动阅读的意识班杜拉重视人类所具有的"期待"的功能,认为期待是知识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