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很发达,风景是不是很优美?” “我今年理科高考成绩大约在540~550之间,不知道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比较好?” “我是文科考生,高考成绩530,上哪个学校好呢?好就业点的。” “高考成绩是专科的水平,女孩报考什么专业好就业啊?” “大学生就业都这么难,上大学还有用吗?还有必要再考大学吗?” ……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好的学校?好学校有哪些标准?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中有些家长对好学校的标准是:“升学率高,好学生多,校风好,教师水平高,孩子成绩进步大。”有些行政管理者被政绩观左右,往往也是用中考、高考升学率高低来衡量学校好坏。  相似文献   

3.
"学校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很发达,风景是不是很优美?""我今年理科高考成绩大约在540-550分之间,不知道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比较好?""我是文科考生,高考成绩533分,上哪个学校好呢?好就业点的。"  相似文献   

4.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46-47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5.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5,(6)
微话题 你是个有趣的人吗 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竞全部被拒录.高考状元,向来是中国高校的“香饽饽”,却屡屡在美国名校受到冷遇.我们通常直观地认为美国名校不看重学科考试成绩,或是对中国高考成绩不认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并非唯一的衡量标准.哈佛中国区招生官威廉姆斯女士在出席2014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时说:“我们要找的是有趣的人.”她还说:“哈佛确实有偏爱的学生类型,比如哈佛希望招收的学生为人友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是好学生,在社区中也是好成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哈佛想要招收‘老好人’.”  相似文献   

6.
“三合一”的高校招生标准中国的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划线,分数多少?上没上重点线?十分明了。有人说:“什么都是假的,一分定乾坤。”高考得什么分就上什么等级的学校,这在中国高校招生中几乎  相似文献   

7.
我带的高二(1)班是学校确定的“重点班”,不少同学之间一度感情比较淡薄,缺乏友爱互助的精神。班上有些成绩好的、较好的同学不愿帮助成绩差的同学。他们认为如果别人进步了,就意味着自己在高考中多了一层障碍,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自己被录取的保险系数就会相对减少。因此有的同学有好书、好资料,就躲着别人偷偷地看;学习上有什么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七次“高考”,择“高”录取 成绩好并不能保证你被所申报的大学录取?除了成绩之外,美国大学招生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SAT是一个常年不断的标准化考试,每年进行7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参加。由于美国高考成绩两年内有效,许多高中生上高三时就开始考试,SAT只选取最高的“高考”考分。  相似文献   

9.
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几乎是美国每一所大学都在积极追求的。学校学生会的领导,各个学生俱乐部的头头,各个学生活动的组织,都是大学“捕猎”的对象,社会这个大课堂是青少年充分表演的舞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推销饼干的孩子,甚至比一个学生会主席更让名校动心的原因。中国高校招生以高考成绩为录取的唯一标准,而美国高校招生则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再加上申请的综合素质。像哈佛、普林斯顿这种顶级的学校,都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和学校的平时成绩都非常重要,但还要看申请的综合素质。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哈佛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年把165个高考成绩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理由是对隐藏在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进入5月以来,高考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十年磨一剑”,高考在这时成为了考生们的头等大事,而这时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也就尤其重要。现在,大部分地区的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已经结束了。一模是考生的第一次实战演习,也是对一年来复习成果的第一次检验,所以无论是考生还是老师都对一模成绩非常重视,尤其是考前报志愿的地区,一模成绩往往是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因此,不少考生认为一模成绩就代表了高考成绩,一旦一模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就有一些这样的学生, 由于自己觉得考砸了,就什么也提不起精神来,连学校组织的高考咨询会也不想参加了。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我该对这些学生如何进行辅导呢? 黄小华  相似文献   

11.
2003年高考成绩出来了,它牵动着高考考生、家长和很多人的心。纵观北京市各校成绩,有一项成绩统计结果令我们感到惊讶——北京二中文综试卷平均分为204分,可以说在文综考试中的成绩格外突出。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带来了这一令人惊讶的结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二中的老师们———尤其是老教师们都不无感慨地提到了令人信服的“测评器”和“测评系统”。“测评器”和“测评系统”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它们跟高考成绩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北京二中钮小桦校长,北京二中主管教学的原副校长、地理特级教师李奕向我们展示了比手持游戏机小一点的、外…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审题指导 保证正常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经问过不少在高考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你们考试的诀窍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注意审题.”也曾问过一些高考中数学考试的失败者,“你们平时成绩不错,为什么高考没有考好?”他们的回答几乎也都相同:“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学生来说,审题决定成败,或者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注意审题是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招生考试通讯》2013,(10):26-26
2013年辽宁省理工类考生侯婷玉,六次模拟考试成绩在440~490分之间,年级排名居于150名左右。高考前,我和她交流时问到将来考什么学校,她说:“老师,根据我现在的成绩,最好也就是沈阳理工大学吧!如果真能考上,我就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14.
新的高考改革之后,选择性的教育思想贯彻始终,不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双向的选择空间都增大了。学生在选考什么科目、考几次、用哪次成绩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新课改,学生从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走向高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在不断扩大自主选择权的过程中,高中教育不断趋近“好的教育”,但这也给学生、教师和学校带来了诸多挑战。笔者从学生、教师和学校面对的挑战出发,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学校的变革和转型,使学生的选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不知何时,普通高中学校的“以人为本”异化为“以高考升学率为本”。但是,我总认为,仅以学生一时成绩的提高为代价,来牺牲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取的。当然,高考成绩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两者并不矛盾。所以,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考得好,更要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6.
问:听说今年高考录取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我的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中等水平,听说实行“平行志愿”.对成绩好的同学特别有利,高分落榜会减少.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选择面会更窄。以前优先看第一志愿.还有可能被录取到好的学校,现在高分的同学都报了好学校,像我们中等生就很少有机会了。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高校在录取新生时,通常要求申请入学者向学校提供其SAT(学术能力测试)或ACT(美国学院测试)考试成绩。这是当今美国最为主要的两种高校入学考试形式。与SAT相比,ACT规模较小,因此,人们常讲的美国高考主要指的是SAT考试。美国高考和高校招生制度有以下3大特色,这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看重高中各科成绩,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美国高中学制是4年,即9~12年级。学生考大学不能单凭高考的“高分”,还需高中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或社区学院录取。因此在美国,凡是…  相似文献   

18.
瞿方业 《甘肃教育》2011,(13):18-19
山东近日出台新规,从2012年开始“在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学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成绩的状况”。业内人士表示,体育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体质的提高将有大的促进。但也有人担心,高考体育考什么,学生就重点练什么。会造成新的“体育应试”。  相似文献   

19.
杨文花  杜娟 《陕西教育》2010,(1):106-108
从课程设置、知识体系,到高考命题原则、录取办法.再到今天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我省高中课改后首届毕业生可谓面对的变化多多。而大部分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这么一种感受“考得好不如报得好”。那么在“知分、知住、知线”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学校应该提前作好哪些准备。家长、考生应该注意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学校和填报志愿专家。  相似文献   

20.
吴佳男 《留学生》2009,(9):20-23
近日,重磅消息传出:部分国外高校开始认可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13所澳大利亚高校、美国萨福克大学、英国部分二类高校等均表示,学生高考成绩若达到一定分数线,就可以被学校直接录取,不再需要预科。对此消息,引起相关各方热议。“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是海外高校在华招生的一种趋势,还是海外高校与国内留学机构“合谋”的噱头?它对中国留学生影响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