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待编稿库”,在党的生日那天正式运行了,这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新闻界同行关注的有借鉴意义的事情,它标志着继“电脑代笔”之后、新闻采编的第二次技术变革拉开了序幕。 所谓“待编稿库”,说得更明确一点,  相似文献   

2.
各位好,我利用一些时间向大家介绍利用待编稿库整合资源的情况。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自从2000年开始建立以来,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作为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础性工程,作为引领多媒体互动新时代的推进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看多媒体待编稿库的成功运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及待编稿库的投入使用,是全面运用新技木手段来达到各项资源的整合,增强新华社的整体影响力。待编稿库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用,今年7月1日起进入到了使用的新阶段。它对新华社一系列的影响和调整将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正> 一、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项目背景 新华社作为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承担着对内对外新闻服务的重要任务,多媒体待编稿库是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对内服务的核心,是新华社编辑、记者采写稿件的总集合。这些稿件通过总社各专业编辑系统、各社办报刊编辑系统、分社编辑系统、各种移动发稿系统以及公众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等采写、传递、存储到多媒体待编稿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及待编稿库的投入使用,是全面运用新技术手段来达到各项资源的整合,增强新华社的整体影响力.待编稿库经过两个多月的试用,今年7月1日起进入到了使用的新阶段.它对新华社一系列的影响和调整将凸显出来. 作为促进新华社发展的新的生产力要素,待编稿库将引发8个方面的转变,撬动8个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2001年底,为整合新华社记者在世界各地采集的新闻信息资源,适应世界多媒体时代发展的需求,新华社党组果断决定,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多媒体数据库,进行新华社进入新时期以来一场最深刻的生产力组织形式调整。六年来,经过新华社技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运用世界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完成了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待编稿库(对内服务系统)和成品稿库系统(对外服务系统)两个系统的建设,除了要对全社的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外,还要把从国内外搜集到的有价值的图片资源、历史资料、网上和外报外刊…  相似文献   

7.
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分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华社现有技术架构,建设国内采编系统,提高分社对新闻信息的编辑、编译、调阅、审改以及签发的效率,增强分社对图片、图表以及音视频稿件的处理能力,使分社更大程度的共享总社待编稿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是国内分社采编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内罗毕非洲总分社肩负着非洲地区的新闻报道任务,英文、法文两个重要的编辑部门担负着新华社英文和法文两大文种的发稿任务,业务比较繁忙。由于现用的线路经常阻断,且带宽不够,严重影响了非洲总分社的发稿时效。更不能实现及时进入总社的多媒体数据库、待编稿库或总社OA网检索资料、查稿子、浏览文件。分社编辑记者访问互联网只能通过租用当地的无线电路,也经常会阻断。  相似文献   

9.
<正> 在待编稿库建设过程中,新华社技术局项目组应用最新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发挥个人才智,凝聚集体力量,攻克了一  相似文献   

10.
<正> 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项目背景 新华社作为我国极为重要的新闻机构,承担着对内对外新闻服务的重要任务,每天要完成大量稿件的采集、编辑、发稿等新闻服务工作。这些稿件具有来源广世界各地、种类多-语种多样、稿件格式多样-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特征。为做好新闻采集、编辑和发稿工作,新华社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来完成对这些稿件的接收、编辑和发稿任务。同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9,(4):14-14
新闻数据库是全新的多媒体采编数据库平台,它不仅包括已传播的新闻成品构成的史料型数据资源,还包括待发和待编的新闻数据资源,报社所有新闻资源都要放在一个采编数据大平台上整合和共享,其形态应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所谓待编稿库就是新闻素材库,一个报社或报业集团内所有报刊的记者采写的稿子,按不同类别,分别存人待编稿库。这样就形成一个大编辑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片总汇于2002年底正式运行,它定位为"整合社会图片资源,共创双赢互利局面",并将所有图片资源统一到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info.xinhua.org)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4,(8):26-28
报业集团公众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的设计报业技术经济的价值分析文韬采编数据库分析构筑报社先进的局域网IP地址冲突探讨和解决方法网络系统分层管理的安全解决方案新华社多媒体待编稿库技术特点分析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关键词自动标引研究中央台主控节目监测语音报警系统的开发与改造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等奖(22篇)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潇湘晨报社深圳报业集团广西日报社计算机网络中心陕西日报社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信息技术处新华社技术局大众报业集团人民日报社 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控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肖建夫苟凯黄国辉梁家…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作为国内媒体行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总数据量已达30TB,它存储了新华社自1948年至今的8000多万条各类文字信息、260万底图片、8000小时音视频信息,使用中、英、西、法、俄、阿、葡、日八个语种对外服务,该库存储的数据格式涵盖文本、图片、图表、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多种稿件格式;如何实现这些海量数据有序存储、灵活应用是摆在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设计之初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0月19日 ,星期五 ,新华社总编辑室例行的每周一次评稿例会如常进行。这一天 ,经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负责评稿工作的同志慎重挑选 ,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五大编辑部发稿人共同参加的评稿例会推荐 ,社编务会在按惯例评出4篇“总编辑室表扬稿件”的同时 ,也评出了一篇“有明显改进余地稿件”———“某省159个‘110’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表彰”。此稿随后提请当日下午召开的社编务会审议 ,编务会认为该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没有从会议性报道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写作上不见人 ,不见事 ,只是简单地罗…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数据库稿件入库系统的原结构及遇到的困难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稿件入库系统(以下简称稿件入库系统)是一个统一的稿件接收,稿件分发,稿件入库及稿件生成的平台。由于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是新华社所有新闻产品的总汇,新闻产品的种类最全、数据量最大,为了避免稿件传递过程中数据的冗余存放,所以将其他业务系统的稿件接收程序和多媒体数据库稿件流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不断变化的传媒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通过建设多媒体新闻采编发统一平台,充分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和用户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新华社在数据库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市场、体制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如何学习借鉴同类数据库的长处,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规划,建设有新华社特色的一流的多媒体数据库及采编发系统,是新华社事业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为了促进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办公室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将于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每月10万字,编辑部的同志组稿、编稿、校对集于一身,相当辛苦,很不容易。今年5月上旬,新华社办了一个学习班,来自全国的130多人参加,在和学员交谈中,好多人说这个刊物对他们帮助很大。在与地市县报的同志接触中,也都谈到《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9.
引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作为目前中国传媒业最大的多文种多媒体数据库,存储和管理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数据,随着数据量的飞速增长,多媒体数据库提供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了一定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1982年1月17日与四川分社同志谈《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时,提出了新闻的结构要向自由活泼的散文方向发展,用形象的东西去表现;1983年9月10日,他在新华社国内部编前会议上又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