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仕国 《新闻窗》2007,(4):73-74
报业技术发展的历程 技术的历史,也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以汉字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为代表的激光照排系统和计算机排版系统的应用,使报纸生产过程彻底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为报业的信息化建设拉开了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邵薇 《军事记者》2001,(4):11-11
回顾过去这一年的媒介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若干经济现象与趋势,它们可以粗略地概括为这样 8个关键词——   报业集团:加快组建步伐   行业报:政策生存关与市场生存关   WTO:进入倒计时阶段   市场扩张:竞争趋于跨地区无疆域   竞争:激烈残酷呼唤规则   重组:创刊改版改刊频频   上市:资本市场炙手可热   上网:不甘落伍争先恐后   (《新闻记者》 2001.1) 国内媒介市场的8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4年我国报纸共有1926种,广告总收入231亿,比1983年增长了360余倍.依然雄踞于第二大广告媒体的位置,广告超亿元的报社也首次超过了100家。2005年报业广告经过了几个阶段:一季度基本保持了上一年度的增长,二季度逐步放缓甚至有较大幅度下滑。三季度逐渐回升,四季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总体来说,2005年中国报业并没有出现有些从业人员和专家所说的“中国报业的寒冬”。反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经过这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报业的外部环境、读者和广告商、报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成熟,一些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很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报业应该居安思危.时时刻刻去审视变化.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变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4.
钟之静 《青年记者》2007,(10):92-93
报网互动的演进路程 自1995年《中国贸易报》拉开报纸上网的序幕后,中国报业应用互联网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翔 《新闻界》2005,(6):84-86
以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1995年1月1日创刊为起始标志,都市报在中国报坛持续走强已逾10年。根据都市报的发展历程、表现形态、竞争态势、运营特征以及都市报格局的演变轨迹,可以把都市报划分为三个阶段:草创阶段——报业精英引领“前都市报时代”,原始积累阶段——都市报竞争陷入混乱,优化竞争阶段——都市报进入“后”时代。  相似文献   

6.
李忠昌 《新闻界》2004,(3):21-23
1997年后,西安报业市场开始进入“战国时代”,报业竞争的帷幕渐渐拉开,很快地与成都、广州、南京等地并列为中国报业大战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审视西安报业发展的历程,检讨西安报业竞争的利弊得失,或许会对我们了解中国报业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尚存在的种种缺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报业来说,2005年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曾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报业进入微利乃至负利时代。伴随着报业高成长时代终结,中国报业正由超常发展转向常规发展,两极分化严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发行大战愈演愈烈,种种迹象显示.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平台期,报业转型与整合是必然的趋势: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将成为新时期报业应对转型挑战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8.
殷俊  殷瑜 《当代传播》2002,(2):71-73
当前,中国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趋势,新兴的区域报业以都市报为代表。都市报的产生、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在成型的市民阶层这两个背景紧密联系。非区域化报纸在历经20世纪80年代的黄金发展阶段后,面临区域报业的激烈竞争,逐渐力不从心,势力衰微。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大众化报纸──都市报的兴起社会根源在于顺应并融入了这一历史的洪流中。它有以下6个特点:l、价格低廉,符合市民消费水准。2、从市民角度选择和报道新闻,使都市报新闻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实用化的特点①。3、依托市民趣味…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报业日益繁荣.报业市场初步发育,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受众从信息厦乏状态到信息相对丰裕状态转变,买方市场逐渐成型,读者对报纸有了更多的选择权。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报纸版面设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视读者导向、重视市场导向、重视通过版面设计的变化,促进报纸的销售,所以称之为“营销阶段”。报纸进入营销时代.版面设计更趋专门化、专业化,一些报纸还专门设置了美术设计、版式总监等专门岗位。但是,一个倾向不容忽视,那就是版面的“过度包装”问题。一些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纸的整体“外包装”上下足功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张秉礼 《传媒》2007,(4):26-29
近年来,业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报业进入了后中心城市时代.一线城市、中心城市的报业经过十余年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充分竞争的阶段;而广大的地级市,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一些二线城市,报业拓展的空间和市场还很大,必将成为报业发展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终盘点:中国报业技术应用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初,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撰写的《中国报业发展报专2005》问世,该报告客观的分析了当前我国报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报纸出版大国,许多出版指标都位列世界前列,但还远未成为报纸出版强国,报业发展基本上还属于粗放型、外延型、数量型增长,千人日报拥有量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版质量有待提高。2005年被业内人士当作中国报业“拐点”,中国传统报业停下了持续20多年的上升脚步。据“2006蓝皮书”指出,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冲击下,中国报业已经进入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虽然信息技术推动下的互联网给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所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中国报业却从中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爆发力,并认识到中国报业在新的生存环境和传媒新格局下只有紧密依靠信息技术,才能适应新环境,走出困境。今天,已近2006年岁末,在即将步入2007年的时候,本刊记者对国内数十家报业集团做了采访,下面我们就用中国报业技术应用关键词来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年中国报业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上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党报的市场定位及市场化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颖刚 《传媒》2006,(2):28-31
目前,中国报业的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化阶段,许多城市报社均组建了以党报为龙头,以都市类、生活类报纸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报业集团.各种都市类、生活类报纸市场定位日趋明晰,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大多数城市已成为各报业集团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13.
营销时代我国报纸头版的版面设计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近代报纸出现至今,版面设计大致经历了书版阶段、表意阶段、美化阶段和营销阶段。营销时代的报纸是在我国报业日益繁荣、报业市场初步发育、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受众从信息匮乏状态向信息相对丰裕状态转变中,买方市场逐渐成型以及读对报纸有了更多选择权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一时期的报纸版面设计,在市场营销理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4.
曹鹏 《新闻记者》2006,(7):45-47
对中国报业而言,党报是根、是本,而其他报纸是枝、是叶。中国的报业是以各级党报为核心与主体的,因此,报业市场研究最大的课题就是党报改革问题。 中国报业二十多年来一直是顺风顺水,然而报业的发展与变化,大都发生在机关报、党报之外,党报的主体到今天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观。枝叶的繁茂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根本上存在的问题。如今因为传媒态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报业也进入了一轮低迷行情,市场化的报刊由于效益缩水而迫使业内人士不得不重新认识报业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当今已进入‘营销时代”的中国报业,面临着一个新的突出矛盾:报业经营管理人才奇缺。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近10年间,以宣传改革开放为己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鼓与呼的中国报业,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实力的产业群体,其产业化速度、资本积累速度是惊人的。与中国报业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是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医乏。因此有学者呼吁:新世纪呼唤报业企业家,需要懂新闻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政府在经济上的“断奶”,以及报业竞争的加剧,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调整之年,也是进入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新阶段的过渡期。回顾全年报业市场的总体发展态势,可谓喜忧参半、竞争激烈、有退有进、走势明朗。持续高增长多年的全国报业出现了增长率的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加上全球报业的整体滑坡态势,引发了不少人士关于报业已成“夕阳产业”的忧思,“报业寒冬”、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手中接过“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加盟证书,包括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在内的全国15家知名媒体,以及北大方正、诺基亚(中国)、中国网通等3家软件开发商、电子显示终端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共18家单位成为该计划首批加盟成员。“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仪式的启动,标志着报纸未来可能的形态正式进入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中国报业广告市场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扑朔迷离。感觉良好的市场,却在逆向下滑;颇具危机的市场。又出人意料地好。人们将眼前传统报业广告经营的滑坡,归罪于新媒体的崛起和其对传统报业广告市场的分流,而又很少有人拿得出新媒体大幅赢利对传统报纸广告冲击的足够证据。  相似文献   

19.
刘燕 《青年记者》2009,(16):101-102
20世纪70年代末,报业重新经营广告和国家确立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后,我国当代报业的产业化迅速发展起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报业产业化跨过了以广告和发行为主体的传统模式,逐渐进入集团化、品牌化经营阶段。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首家报业集团,中国报业迎来了集团化改革热潮,报业改革进入集团化阶段。  相似文献   

20.
魏少华 《新闻界》2005,(2):98-99
对于我国报业发展现状,在有一点上报界似乎已达成共识,那就是我国已进入厚报时代。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从“单一报种”到“多报种”再到目前的“厚报时期”,中国报业开始进入以规模化竞争为特点的市场相对成熟阶段。他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对目前传媒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概括的话,那就是现阶段的传媒产业已经由过去的“短缺传播时代”进入了“相对过剩的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