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背景下.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日益被忽视的现实令人担忧.而这一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源共享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研究是科技资源共享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之一.首先对价值的一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价值体系的概念模型;然后结合科技资源共享的现实情况和具体特点,探讨了科技资源价值与科技资源共享的关系、科技资源共享中的价值流动及研究方法等问题;最后从大规模的共享实践和产业链两个方面对科技资源价值的实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试论服务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位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莉媛 《情报科学》2008,26(10):1547-1549,1553
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是馆藏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硬件设施价值、服务价值和制度价值五者的有机结合.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五方面内容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服务体现了重要作用.从核心价值体系构成要素的视角,论述了服务在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位置,阐明了服务的实质和服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作者关于情报的组织认知对抗本质研究基础上,首先描述了知识与认知、价值与认知的概念及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熵理论,首创性地分析了知识差异与价值差异同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提出价值冲突是导致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原因的观点,并以此来阐述情报对抗的逻辑运动过程.简要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主要情报逻辑观念,比如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情报逻辑等,从而尝试在哲学层面上建立起情报学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略 《百科知识》2021,(12):28-29
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科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带给人福音的同时也存在着危机.面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危机,许多学者研究了科技发展中的责任伦理.在生活中,我们知道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其实科技伦理中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也是存在的,并且对人的现代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伦理的权义观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匡正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技术理性的僭越,让人对科技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引导科技向善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人与社会协同发展,为人类当前和未来的命运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日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社会发展关切的各种决策都不同程度地与科学技术问题相关,科学和技术知识成为了一种用于决策的重要资源,科学家也成为当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科学在政治和政策中有什么作用,科学家在政治决策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些问题在当代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科学顾问的身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构建研究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志红 《科技广场》2004,(8):122-123
本文指出研究生的素质教育应当体现在研究生的自我价值体系中,从而迎接新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教学带采了重大的变化.高效的科技手段教学需要高度的交互,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电脑程序的交互,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互,师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的自我交互.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日益改变着世界,但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无限制滥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开了道德的制约、伦理的引导,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类自身等伦理实体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科学技术发展中蕴含着一些高风险,给人类文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而使科技风险问题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防范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危机,就必须唤醒人们的伦理觉悟、伦理生态意识,进而构建稳定的伦理-科技生态,从而使人们在充分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方便的同时,也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1.
许康  于衍平 《科学学研究》2006,24(2):166-171
科学技术体系发展至今,开始陷入诸如“知识爆炸”、“逻辑混乱”等一系列的困境。要解决这些问题、探索体系新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对体系的基础进行透彻的分析。科学技术体系的现状表明,未来的科学技术体系的建构,将逐渐过渡到以工程技术为核心。传统的以“学”为主的科学技术体系会慢慢向以“用”为主的科学技术体系演变。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邓小平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为我国构建新型科技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以"科技治理"的理念和模式处理科学技术发展问题,为科技创新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持。但是,转型时期科技治理的相关运行机制和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应继续深化和践行邓小平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通过有效途径积极完善科技治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的到来,在"双一流"与新农科的双重背景下,社会对于传统知识文化与新兴科技有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作为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更加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审时度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程改革与建设为基础,为国家和社会尽快培育出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从评价的本质出发,提出关于公共科技成果价值评价的一套基础理论,包括辨析价值评价的内涵,以国内外获奖成果作为案例阐述五大价值要义,提出符合国家公共利益、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分类评价以及有限使用等4项评价原则。最后对价值评价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范式转化意义进行阐述,为评估界应对价值评价挑战提出树立新标、调整方向、改革管理、转换角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赵静  陈文勇 《情报科学》2007,25(11):1613-1616
情报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都具有反身性。但两者的反身性有很大差别,前者不仅影响知识研究的方向和效应,还可能改变理论命题本身;而后者更多的是对知识运用效应的反思,研究内容相对独立于社会的主观渗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社会变量的渗入程度和研究对象的各自特性。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大学的科技活动产生双重影响。同样是受到功利主义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但由于学术界的内在文化的差异和体制的不同,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对英国、美国和中国的科技活动造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与功利性的学术文化内外结合、共同影响,是我国大学科技活动中急功近利行为的文化根源。因此,需要重建社会价值体系及学术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实体论技术观和建构主义技术观对于技术演化路径的描述都是不完备的,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理论进路则开辟了一条理解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复杂图景的新途径。文章从技术演化的内在逻辑和社会语境解释两个层面分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替代传统网络的动力机制,进而基于技术社会相互建构的视角,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探析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塑造社会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8.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科技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先行资本,战略性强、投入强度和关注度高,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但长期缺少针对性的设施评价方法来引导设施投入效益和效率提升。研究瞄准新时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型发展价值导向,在借鉴国际设施评价的思路方法、明确设施评价基本理念和原则基础上,从“功能—目标—投入—活动—产出—效应”的评估逻辑出发,构建框架层-指标层-准则层-主体层的设施评价框架,并提出了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并就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民生科技的提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一种新的科技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加强发展民生科技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反奇技淫巧、重民生实用的人本价值追求,从以往的学院科学、产业科学转向大众切身感受的生活世界,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与民生科技应用、科技创新与科技扩散、专家决策与公众参与关系,使大众分享科技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项目立项过程存在机会不公平、程序不透明、决策不公开、三权不分离等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四川以省级"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试点,提出"过程阳光、评审公开、决策民主、全程监督"的科技项目立项开放式决策制度,初步实现了权力法制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程序化,但还需要建立科技诚信制度、配套政府购买服务、扩大公众参与程度、优化项目申报时间、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科技能力培训,进一步优化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