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手段。发挥成人教育的重要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对失地农民进行再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市民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总量急剧增加,加快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已成当务之急,因此进一步深化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学界对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梳理和分析,可见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阐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内涵、意义、进程、困境以及相关对策等方面,然而相关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从社区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失地农民现状及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以"培训为先,培育为本"为核心思想,提出了以社区为媒介,开展社区教育;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以农民自身文化为载体,开展培育活动;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系统教育;政府主导,完善社会保障和培训体系的失地农民市民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失地农民市民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融合理论视角,当前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经济性、制度性和心理文化性障碍,应从改革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培训制度,搭建社区融入组织平台等层面为其融入城市社会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市民化.目前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速度与城镇化速度不协调、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地位丧失、省内各地区的城镇化率差距过大、城郊失地农民不愿市民化等问题.研究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对推动河南省新型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由于所处独特境况,在维权及融入城市社会时,行为易出现非理性化、极端化甚至反社会化的倾向。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促进其理性维权,维护社会稳定,又有利于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战略目标。失地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地方政府、社区、失地农民公民意识教育三方协作机制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要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市民化问题。成人教育是一种最紧密贴近新型城镇化核心内在要求的教育形式,在助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所能发挥的功能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当前,需要着力发展成人教育,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也对成人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诉求。成人教育作为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尽快完成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一系列城市生活观念与规则教育,促使失地农民尽快完成社会行为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失地农民在更高的心理层面完成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成为社会热点。失地农民一方面不满于“无田可耕”的现状,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征地拆迁快速致富。然而,通过为期一年的民族志调查,研究者发现,部分的失地农民在拆迁后实现“脱贫”却没有“致富”;不成熟的消费观和全面增加的消费内容导致失地农民恩格尔系数升高,在获得拆迁补偿款的初期部分失地农民还存在炫耀性消费的特点。研究认为,失地农民的种种消费行为主要与市民化进程中的身份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市民化。面对这样的转型,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影响了失地农民面向城市的转型。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本教育,从而提升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然而在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机制中却长期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等不良后果。为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就业和市民化进程,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结合对天津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调查,提出应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出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履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职责,改变教育内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社区参与的研究是学界对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失地农民多是采取集中居住的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社区参与状况以及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失地农民社区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做一些建议尝试。这不但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对于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以及自身身份认同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失地农民的规模在逐年快速递增,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了事关稳定的大问题。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但是如何客观评价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是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抽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确定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程度的因素并作为具体测评指标,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素质、社会保障、民主权利及社会态度等方面构建一个比较全面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具体测评方法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和生力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市民化问题是我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关键所在。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收入偏低、居住条件差、社会保障缺失等市民化进程困境,为此政府要发挥基础性作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居住条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要采取多项措施调动积极性,事业单位要发挥公益功能服务好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要做好社会服务、保障、教育工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进程中迅速催生的特殊弱势群体,快速城镇化导致的失地农民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能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失地农民市民化及维护社会稳定.为此,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从政府、社区和失地农民三个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期望提高失地农民的体育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困难重重。基于背景研究和问题探讨,农民工教育政策基点应从弱势关怀转向强国关注,宜采取短线培训与长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民工的素质。通过制度安排营造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条件和氛围,有效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7.
张琳琳 《成人教育》2011,31(2):19-20
通过教育与培训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只是教育功能发挥的一个层面,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实现该群体的市民化,使其成为城市新市民,才是教育与培训在更高层次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市民化发展,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优势,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全面提升,推进其成为新市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之一,导致这种困境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把农民的市民化简单理解为户口等技术要素的变更,而忽略了非常重要的教育方面的内容。成人教育由于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市民化过程中农民面临的很多问题,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该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讲,解决农民市民化所存在的问题,这需要我国成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人教育应该根据农民自身的学习水平,设置一些实用性较强和专业性较强的培训内容,并引导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观念以及价值理念,不断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日益凸显。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一题多解,也就是说,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复杂性,需要以多维的思维和多元的路径来协同创新有关制度与政策,从而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提升市民化的质量。目前,从经济学、社会学等视角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比较多,而基于职业教育培训路径,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解决的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应加强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