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迈 《文教资料》2010,(29):53-54
“把”字句主宾语的施受事不固定,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不固定。多种特征表明:“把”字句的语义原型应为“不同类个体之间竞争关系的表达”。竞争双方由“把”字关联。竞争方式由动词指明,竞争情势的优劣由动词后的补语决定.主语总是竞争的优势方,劣势方则成为“把”字的宾语。竞争的结果是“把”字句不可缺少的语义常项,由动词补充成分表达,这是“把”字句不能出现光杆动词的深层语义原因。  相似文献   

2.
刘师健 《文教资料》2006,(19):148-149
在“把”字句里,表示处所起点的“从L”位于“把”字短语之后时,施事可以和“把”的受事一起发生位移,我们称这类句子为“伴随位移句”;施事也可以不随受事发生位移,称这类句子为“他动位移句”。在这两类句式中,“从L”的语义指向,动词的类型,施事的类别,受事的类别,施事与“从L”表示的处所的包含范围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从L”制约“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3.
“把”字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受认知科学、类脑计算、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学科的影响,“把”字句的语义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关于“把”字句的语义问题,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处置说”和“致使说”,但二者都存在着不够全面或者解释力不强的问题。文章对以往“把”字句的语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各家的代表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各种争议,以期呈现“把”字句语义研究的完整脉络,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惑问题,提出了其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结构模式。特别对十分复杂的语义结构进行了详尽地描写,指出“把”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对其所以成为“把”字句起着选择和限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将“把”字句分为“不可转换式”、“条件转换式”和“自由转换式”三大类。三大类共包含十五种句式。通过对这三类、十五种句式的细致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由此,采用三个阶段、五个步骤的教学方法,组织循环式教学,便可能使学生完成从语法化过程向语用化过程的转变,最终真正掌握“把”字句。  相似文献   

5.
把字句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对有关把字句的几个问题的研究作了述评,认为把字句是其他句式并立的一种句式;“把”的宾语是介词“把”的宾语,它是说话人意识中的有定的事物;把字句的动词是具有使动用法的动词或是及物自主的动作动词;处置、致使等都不能概括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篇章对把字句的使用制约很小。  相似文献   

6.
“把”字句句法-语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字句中的介词"把"是语义关系的重要标志,"把"字句是典型的述谓结构。从"格"范畴角度可以把"把"字句分为:受事"把"字句,施事"把"字句,系事"把"字句,非施受关系的"把"字句,处所关系的"把"字句和表工具关系的"把"字句。从动词"价"角度分析可以把"把"字句语义结构分为:一价动词"把"字句,二价动词"把"字句,三价动词"把"字句。  相似文献   

7.
有关“把”字句研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几种有关“把”的宾语的句法性质的观点评述,指出“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也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补语的主语。它是介词“把”的宾语,和介词“把”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文章对几种有关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的观点也进行了评述,指出把字句的语义特征是:既有处置,又有致使,把字句的语义经由一个表处置到致使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贾君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98-100,115
明末清初,“把”字句的使用相当宽泛,通过对《醒世恒言》中所使用的“把”字句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将其与现代汉语的“把”字句进行比较,发现该时期的“把”字句主要存在这样两个特点:“把”的宾语表达的语义关系更加丰富;“把”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在比较中,试图简单概括“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的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语法研究不再是单纯的模式推演,它应该融入更多更新的角度,本就汉语中的“把”字句为特例,试图通过对“把”字句的结构回位及把字动词语义界定来凸现“把”字句的言语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把”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字句形成的句法条件不足以解释这一复杂句式。笔者试从语义角度出发,揭示"把"字句句法形式与谓语动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除句法条件外,构成"把"字句的另一个内部因素———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总结归纳了4大类13小类能够充当"把"字句谓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重动句看“把”字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重动句NP1+VP+NP2+VP+C变换为“把”字句NP1+把+NP2+VP+C全到的限制,来讨论“把”字句的补语问题。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补语语义不指向主语,而指向宾语或谓语,而指向谓语时,充当补语的词语要符合“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把”字句进行穷尽式收集,然后对其宾语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以及“把”字句自身的结构问题进行探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异于现代汉语“把”字句的情况,最后本文试图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把”字句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到+L”的不同语义指向使“把”字句“S+把0+V+到+L”位移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也使位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理解这类“把”字句的两个变式。  相似文献   

14.
“把茶端给我喝”和“把粥熬给他喝”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看似一致,但前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不是强制出现,后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须强制出现。本文从形式上把这种把字句分化为两类,并对两类句子进行了语义句法分折,指出它们内部主要成分语义特征及句法性质上的不同是造成它们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受事主语句和被动句的界限一直混淆不清。我们根据有无"被"字把主语是受事的句子分为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两类。在语义上,受事主语句表示一种状态。其主语具有定指性或周遍性和非施事性;其谓语主要是对主语的状态进行描写说明,这在句法上有一些形态标记;谓语和受事主语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指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许多语法书认为,“把”字句就是用介词“把”或“将”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边,以强调动作的结果(也有的说是强调动词的受事)的一种句式。其基本格局是。  相似文献   

17.
“在+处所词+Vp”与“VD+在+处所词”是表达动作或状态发生处所时常用的句式,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句法上探讨了主语为受事时.这两类格式对动词句法形式的要求:两类句式是否都能在把字句中出现:动词带有附加成分时。两类句式的合法性。其次.语义上探讨了句式中动词和处所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和语义表达功能的差异。最后从语用上探讨了语用焦点、语用意义以及动作对象的定指性。  相似文献   

18.
刘宇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49-150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2年十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报告中把字句进行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得出报告中把字句宾语多由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组成;把字句结构为单一型处置式,其主语通常省略,主语与宾语的关系通常为施事与受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的传统课题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把”字句的语用意义和构成条件 ;二是“把”字句与相关句式的变换关系及“把”字介引的对象———“把”字宾语的语义类型。近几年来 ,不少语法学家还从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角度对“把”字句作了考察。文章对“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即“把”字句主语的施事性和事件的原因性 ,“把”字宾语的有定性及其谓语部分的复杂性作一点浅层面上的探讨 ,目的是让更多的语法爱好者及初学者认识到“把”字句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句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汉语“把”字句的语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