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钓大青     
贺军 《垂钓》2002,2(5):66-67
安徽魏以勤钓友:春末夏初,深浅水处的螺蛳、贝类大量繁殖,青鱼也开始活动了。这时钓青鱼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海钓鱼饵的种类丰富多彩,常用的有虾、鱿鱼、贝类和海蛆(海蚕)等,而海蛆因其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受到诸多钓友的青睐。我们通常用的有扁蛆、管蛆、红蛆、沙蛆四种,其中扁蛆个体较大。它们一般生活于硬质或黄淤泥中。小少钓友都用它们直接挂钩,然而受潮水、风向、  相似文献   

3.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8):12-13
青鱼的生活习性:青鱼俗称青鲩、黑鲩、乌青或螺蛳青等。鲤科。雅罗鱼亚科中的大型鱼类。位居“四大家鱼”之首。青鱼体型呈长圆筒状,头部稍平宽,吻较尖,无须。尾侧扁;背部及体侧上半段呈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皆为灰黑色。鳃耙稀且短,喉部咽齿坚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厚螺、蚌等贝类食物轧碎后。吐出口外。再挑拣螺、蚌肉吞食。  相似文献   

4.
常在水库钓海竿的钓友都知道,水库的大坝前、堤坝下和水下有乱石的环境是钓取大鱼的最佳钓点(特别是大草鱼、大青鱼),这几处钓点却又是最容易挂底的地方。很多水库,人们为防止水流、风浪对大坝堤岸的侵蚀、冲击造成塌陷崩岸,在修建时就刻意地抛投了大量的石块,利用石块来减弱波浪对岸体的撞击,达到保护的作用。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这些下沉在水下的石块寄生出许多浮游生物和虾类、螺类及贝类等水生动物。这些环境不仅给鱼类提供了躲避天敌的屏障,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源。尤其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鳙,以螺类、贝类为食的青鱼和捕食小虾…  相似文献   

5.
江中钓鳗     
李哲 《钓鱼》2006,(18):29-29
鳗鲡,俗称鳗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或河口区生活.秋季在河流下游汇集成群,游向海水繁衍,受精卵和鳗苗在海洋中生活。到达河口后经变态为鳗状,具有强烈的溯流习性.在淡水中生长肥育。食物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自然水域鳗鱼的食饵,主要是虾类,也食各种小型鱼类、贝类和水生昆虫等动物。鳗鱼苗喜吃水蚯蚓,成年鳗鱼喜吃蚯蚓。  相似文献   

6.
海钓鱼饵,品种丰富,可分为环虫类、贝类、甲壳类、鱼类和植物类等五类。环虫类的海蜈蚣、红海虫、蓝海虫、沙蚕等,用来钓鲈鱼、黑鲷、春子、沙梭、雀鲷、黑毛、河豚、乌鱼、海鳗、黄鸡鱼等等;贝类的蛤子、淡菜、蝾螺、藤壶、常节、石劫、牡蛎等,用来钓石鲷、黑鲷、剥皮鱼、河豚、鹰羽鲷等等;甲壳类的寄居蟹、螃蟹、虾、龙虾、海蟑螂、南极虾等,用来钓嘉吉鱼、鲈鱼、黑鲷、石鲷、黄鸡鱼、黑毛、河豚、赤宗、海鳗、雀鲷、石狗公、石斑鱼等等;鱼类的秋刀、苦蚵仔、青鳞仔、小卷、炸弹鱼等,用来钓黑鲷、石狗公、春子、乌鱼、鹤几、鲣鱼、嘉吉、…  相似文献   

7.
老王 《垂钓》2004,(11):18-18
葫芦岛周边有以下数个海钓场:菊花岛。距芦岛市区21公里,面积13.5平方公里。这里礁石林立,海草繁茂,暗礁密布,生长着大量的虾类、贝类、软体动物和浮游生物。因此,聚焦着大量的鱼类、梭鱼、鲅鱼、黑鱼、黑鲷、扔巴、黄鱼的数量都不少。在岛上可以进行矶钓,离岛船钓的收获量也很可观。  相似文献   

8.
制作航海模型常用的材料 用于制作航海模型F2项目的材料很多,如纸张、木料、竹材、金属、塑料等。有些特殊的材料,如石料、石膏、泥土、贝类、骨类、布料、树脂等也可能直接或间接的作为制作模型的材料。另外,还有些辅助材料。如各种化学试剂、化工原料、粘接剂、颜料、漆类等。  相似文献   

9.
扒皮鱼,学名为绿鳍马面纯,属革纯科。沿海各地的渔民及钓友多称之为马面鱼、剥皮鱼、象皮鱼、沙猛、老鼠鱼等等。体呈长椭圆形且侧扁,蓝灰色,无侧线,头短、口小、牙齿锐利,眼小,位高,接近背缘。鳃孔位于眼的下方,鳞细小似绒毛状,尾柄长如截形,体重在40~1500克不等,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带鱼,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扒皮鱼主要以虾、小鱼、贝类、海藻等为食,常在近岸珊瑚与礁石周围游弋与觅食,  相似文献   

10.
长弓 《钓鱼》2010,(10):18-19
这里说的养殖业是指水产养殖,即利用沿海滩涂、港湾和内陆池塘、湖泊、河沟、水库等水域养殖鱼、虾、贝类、海带、菱、芡等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以及在这些地区或水域挖池围堰,实行规范化高密度精养鱼类和水生动物。自古以来,养殖业就与钓鱼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不少养殖基地就是钓鱼基地。  相似文献   

11.
海猫  祝兵 《垂钓》2001,(7):49-51
黑鲷,鱼纲,鲷科。体高而侧扁。头中大而嘴小,上下颌前端牙齿呈圆锥形,上颌后部有臼状齿3—5列,下颌后部有臼状齿3列。体色灰黑有银光,体侧常具黑色条纹,遍体披栉鳞。多以甲壳类和贝类生物为食。大连近海体长最大可达35厘米。黑鲷在大连及山东沿海地区还有几个别致的“昵称”,大者叫“海猴子”(因其吃钩狡猾刁钻,如猿猴般精灵而得此名),小者称“海鲋”、“网鲋”及“海黄鱼”等。  相似文献   

12.
鳖属爬行纲,龟鳖目。俗名有:甲鱼、水鱼、王八、团鱼等。鳖不像鱼那样用鳃呼吸,而是用肺呼吸空气,故常要将鼻伸出水面吸气。正常情况下,每20分钟左右吸一次气,气温越高,它吸气的次数就越多。也有时它浮在水面上,或者爬到岸边的岩石上晒盖。鳖喜食小鱼、小虾、贝类及奥鱼、烂虾、禽畜的血和内脏等。鳖属变温动物,生活造温为17~32℃,最佳温度为28-30℃,此时觅食频繁,生长也快。15℃以下时,开始钻进水下的泥沙中冬眠,呼吸微弱,不吃不动,靠体内贮存的营养维持生命。如果水温在32℃以上时,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摄食量也相应下…  相似文献   

13.
矶钓冲浪     
黄岩阿斌 《垂钓》2013,(2):37-37
在小鱼活动频繁的海域,矶钓中的一些高超钓法,如全游动钓法、浮标钓法等等都无好的效果;有人用蟹脚、章鱼须、贝壳等作饵,小鱼倒是不抢饵了,但大鱼的咬口也少了……怎么办?针对鲷类能随浪;中上礁石抢食贝类的习性,我独创了热天专攻黄鳍鲷、黑鲷的特效钓法,现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腥香饵     
张炎冰 《钓鱼》2012,(4):32-32
钓肉食性鱼类用腥饵,钓植物性鱼类用香饵。然而受食源影响,有些鱼会改变食性。如自然环境中以水生贝类动物为食的青鱼,在养殖条件下吃惯了玉米、麦子、菜籽饼,就贪  相似文献   

15.
——鲉科 鲪鱼体侧有几条不明显的带状条纹,属卵胎性鱼类,11月左右交尾,12月~次年1月受精,12月~次年2月产出4~5毫米的仔鱼。鲪鱼一般栖息于浅海岩礁或海藻周围,其食物有鱼类、端足类、虾类、蟹类、糠虾类和卷贝类。体长一般可达17~25厘米。 鲪鱼有黑色、红褐色和白色等多种颜色,对此,有人认为它们分  相似文献   

16.
张锡恩 《中国钓鱼》2007,(11):21-21
关于海钓用饵,有文章详细谈过,如以沙蚕、鲜虾、小活鱼等为饵的用法都讲得很详细。在此,我另外向大家推荐几款海钓用饵。一、贝螺肉钓饵软体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海洋鱼类优质饵料,贝螺类钓饵,由于味道鲜美,贝肉颜色乳白色,入水后目标醒目,极易引起鱼的食欲。1.贝螺类钓饵和种类可做海钓鱼饵的贝类有:文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五道黑五道黑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中亚。根据水质条件,鱼体通常呈青铜色,两侧有深色的竖条,腹鳍、臀鳍、尾鳍呈橙红色,现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成功引入。五道黑是一种耐寒的肉食性鱼类,常见于小池塘、湖泊、溪流和河水中。它们以小鱼、贝类、昆虫和甲壳类动物为食,用任何天然诱饵基本都可以钓到。到了春季,雌性五道黑会在被植被覆盖的水域中产卵。  相似文献   

18.
李训刚 《武当》2012,(9):62
一、十大健康食品1、番茄:抗癌、清洁血液、降血糖、美白等2、菠菜:预防和治疗夜盲症及贫血的食疗菜。同时补充叶酸的代谢物来源,所含的叶酸能保证人的精神健康。如果5个月无法正常摄人叶酸,人会出现健忘、焦虑等症状。菠菜被推崇为养颜佳品,与苹果、胡萝卜、脱脂牛奶、麦芽油、橙子、贝类和白开水,同列为"十大养颜美肤食物"。从而,菠菜颇受渴求健美的人青睐。3、花生:学名为落地花生,又名长生果、长寿果、地果、唐人豆、落花生等。素有"中国坚果"、"田中之肉"美  相似文献   

19.
水色与钓鱼     
李建明 《钓鱼》2007,(1S):40-40
水本无色无味,有色是因水中混入了各种物质。如水中多绿藻等浮游植物时,水一般呈绿色;水中多浮游动物时,水一般呈黄绿色或淡棕色;水中含腐殖质多时,水一般呈褐色、酱色;水中如有毒物质时,水会呈纯白色、黑色、蓝色、棕色等,并有刺鼻之味。到河边钓鱼时,须首先注意水色。  相似文献   

20.
阿震 《中国钓鱼》2000,(3):49-49
日本北九州市洞海湾,过去由于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海中生物全亡,曾经有过变成了“死海”的历史。后来政府制定防止污染的措施,自1980年以后,各企业改善了排水质量,“死海”又活了起来,但不料又出现了相反的现象,由于水质的富养化,时时发生赤潮现象,造成了很大损失。为解决赤潮的发生,日本北九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与香川大学合作,利用贝类和海藻的生物力,推进改善水质的工作。 他们的净化方法主要是从消除发生赤潮现象的原因方面下手。造成赤潮的原因是由于水质富养而产生大量浮游生物,而之所以水富养是因为水中的氮和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