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张学生座位一改传统排列“直线 方块”式的横平竖直,而是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据测算,传统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侧身、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林文水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一个角落,学生的自然视线都可以与老师讲台、黑板构成全方位接…  相似文献   

2.
黎明亮 《师道》2004,(10):61-61
缺乏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可以说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通病。走进任何一所学校,步入任何一间教室,看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情景:课桌椅整齐地呈几何图形排列着,学生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发言要先举手且得到教师的“恩准”,教师站在讲台上或支使学生做这做那,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解,学  相似文献   

3.
1、表一中两行臬子两样排法,一种是一年级同四年级编在一张桌位,二年级同三年级编在一张桌位。这样排列,三四年级的同学年龄较大,可以帮助一二年级同学学习和维持课堂纪律。另一种是一二年级排在前面,三四年级排在后面,这种排列虽然低年级在前,便于照顾,但遇有低年级学生身材过长时,就会影响后一排学生的视线,教师对三四年级学生教学时,声音低了,后面听不清楚,声音太大会影响前排学生的作业。后一种排列应尽可能少用。  相似文献   

4.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个学生座位一改“直线+方块”式的传统排列(左图),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右图)。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 传统的教室座位与老师讲台平行摆放。据测算,这样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为此、林文水经过两年多反复论证与实践,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  相似文献   

5.
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抽象,解法和技巧特殊,是学习的一大难点,这里举例谈谈它的几个问题.1连排问题例13名教师和6名学生共9人排成一排照相,若3名教师必须站在一起,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解先把3名教师看成1人参加排队,这样7个人有P;种排法;在每一种排法中,3名教师相互又有PI种不同的排法.根据乘法原理,所有不同的站法种数为川·PI一5040X6—30240.由本例可推广到连排问题的结论是:在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中,若某m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则所有不同的排法数为只::纠·P=.2&位间回例2一排共有12个座位,只有8个人坐,每人…  相似文献   

6.
听,花儿开     
我应邀去听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 还是休息时分,我来到听课班级.教室最后一排一张双人桌上只摆放了一套学具,刚好空出一个座位.我走过去,坐下来,看雀跃的孩子们欢快地享受课间十分钟的乐趣,静静地等候上课的铃声.  相似文献   

7.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老师埋怨学生太不自觉,学生们叫苦不迭:“语文课太没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恐怕就是教学中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个人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9.
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春风化雨,适时激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 ,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 ,应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教学效率呢 ?教师主动走下讲台 ,缩小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在教室中站立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强度及参与时间的长短 ,座位离教师近的学生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中来 ,且能坚持较长时间 ,因此 ,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去“接近”所有的学生 ,主动走下讲台 ,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个人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激励学生参与 ,给予学生安全感。鼓励…  相似文献   

11.
我的同桌     
初一时,座位排得很特别:一四两排是两张单人桌,而中间的两排则四张单人桌紧紧相连。每过一个月,都要整排整排地移换座位。于是,原本不同桌的也成了同桌,他们因此相知甚至成为知心好友。  相似文献   

12.
多娜老师的四年级班教室跟许多班的教室一样,前边是面对着学生的讲台桌,后边是贴满了学生作品的公示板。教室很普通,但多娜老师是一个善于创新,不循规蹈矩的人。她主动请缨参加了学校倡导的、旨在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意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就是个玩。这话虽说夸张点,但大体上是事实。一个周日,心心领我去参观他们的教室。一进屋,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方阵式”的桌椅摆放。前边是黑板、老师讲桌,讲桌前面有两张桌,教室左、右和后面各有两排桌,这种摆法有点类似国内常见的座谈会,它的好处是座位上的人互相都能看到对方的脸,  相似文献   

14.
早读风波     
第一幕场景设计初一教室,一张讲台桌,讲台桌前有48张单人课桌椅。人物邓琴双、王奎、向辰、刘羽曦、洪风、露露、张老师、同学们(正逢早读时间,班上闹哄哄的。)刘羽曦(走到邓琴双的座位上,正要与他搭话,突然大惊小怪)啊,琴双,你的手……(刘羽曦一叫,班上立刻安静下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课堂上,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教师的教学进度也相对缓慢。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只有改变以前旧的教学模式,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应该起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下面就从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我在接班之初就向经验丰富的搭班教师讨教了关于教室座位编排的方法。在前辈的帮助下,我将学生分成了7组,以适应长而窄的教室。为了让座位排列整齐,我还利用教室地面瓷砖间的缝隙,创编了一个顺口溜:"一三五排靠前线,二四六排靠后线,整体都要靠左线。"我要求学生每次都要边背顺口溜边排座位,确保每次课桌排列都是整整齐齐的。除了考虑教室的长宽结构,我也结合学生的身高和视力情况进行个别调换。  相似文献   

17.
一张电影票     
上课铃声响后,我拿着一叠电影票,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后,我告诉学生,这堂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是:一张电影票。当学生们知道看《雷锋》电影的消息后,一张张笑脸,象绽开的花朵。学生们的目光全集中在我手里的电影票上,怎样处理好这一张张电影票呢?我不是象往常那样先谈大道理,然后一张一张地分发给学生;而是把电影票一张张裁开,好座位票、差座位票分两处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自己上来拿票。我先让中队干部选票,然后按组有秩序地上前选票。中队长小许走上讲台,教室里鸦雀无声,几十双眼睛全盯在小许身上。小许在好票中间选了一张,同学们有人开始窃窃私语。第二个上讲台选票的是学习委员小张,  相似文献   

18.
何中和 《广西教育》2010,(20):38-38
导语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运用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行为。如何设计导语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呢?下面试对语文课导入的技巧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云淑 《成才之路》2014,(14):15-15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悄悄地走进了中学课堂,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方便,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语文课之美。一、课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想让学生学好每一篇课文,就应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想办法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只有这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尽管大多数学生明白这一点,但普遍存在着对语文科不感兴趣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使学生味同嚼蜡,严重制约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加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对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才的摇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