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36-237
在电视节目当中,如何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讲故事?这是本文着力探讨的内容。情景再现作为一种被东西方电视界所认同的电视表现手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故事类、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当中,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总结了情景再现的方式,分析了情景再现的作用,并对误用、滥用情景再现可能引发的表达危机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提示。  相似文献   

2.
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形象化再现”(在法制题材的电视报道中则称“案情模拟”或“案情再现”)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情景再现”较早地运用于纪录片的创作,在电视领域则较早地出现在政  相似文献   

3.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近来电视新闻节目中,特别是一些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安洋 《新闻前哨》2011,(3):74-75
一、电视新闻中"情景再现"的定义及特征 关于"情景再现"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对其定义的说法也是各持一词,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肖潇认为所谓"情景再现"是指当记者或者编导在没有新闻现场资料而又必须向观众展示现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它通过所搜集到的一些新闻素材,然后采用模拟的形式将事件的发生、发展情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吕建江 《视听界》2012,(5):82-83
"情景再现"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补充叙事手法,或称"情景重现"、"情景回放"、"真实再现"等。用"再现"取代解说或配合解说,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在新闻专题和社教专题中,并迅速蔓延。关于以事实为报道对象的  相似文献   

6.
简论电视新闻中的"情景再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情景再现"及其特性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电视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最早见于纪录片领域,随后渗透到其他各类节目形态中.  相似文献   

7.
情景再现属于一种想象、联想活动,是对播音主持人想象再造的概述。笔者概述情景再现的含义,从情景再现的准备与传递两个方面来就播音主持中情景再现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就播音主持中应用情境再现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加以阐述,意在为情景再现在播音主持中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魏璐芳 《今传媒》2009,(11):44-45
在日前的一些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摆拍和"情景再现"的画面.这种做法是否合理?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吗?在新闻报道越来越讲究真实的今天,应该如何来看待摆拍和"情景再现"?怎样处理好电视新闻摆拍和"情景再现"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发现现场,深入现场 采写现场目击式新闻,要求记者深入现场和充分利用现场。《“造林”还是“造字”》的成功之处,正在于作者善于发现现场,巧妙地利用现场捕捉的有用信息,真实地再现现场情景,揭示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因而,作品给人以动感,给人以启迪,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来的电视节目中,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在一些记录片或者是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的、再现逝去的某一事件、某一过程。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媒体传播竞争激烈的今天,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电视媒体尤其如此,在此我想就新闻节目中的“情景再现”存在的原因及如何运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真实”是一种感受、一种存在,一种理解的存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情景再现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技法,起弥合“叙事断点”,丰富叙事语言的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陷入违背新闻真实和人文主义原则的泥潭.本文在分析情景再现特性的基础上,理清“新闻真实”与“再现真实”的关系,进而提出合理使用情景再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郝丁瑶 《视听》2016,(7):42-43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情景再现"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传递出些许负面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来讲,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将事实的原貌再现,而又使其充满正能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情景再现是近年来在我国纪录片制作中被大量使用的制作手法.关于情景再现的定义和使用,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情景再现是在无法取得客观史料的前提下,坚持真实的原则,采用扮演,现场模拟或光影,声效造型等方式对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人物进行再现的一种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情景再现"是广泛运用于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一种叙述手法,又称"情景重现""、真实再现""、现场模拟"等,它是运用多元化的影视语言,使用主观镜头、光影、声音、场景模拟、演员表演、数字技术虚拟等多种表现手段,再现历史真实,营造过去时空,用意向性的表达方式向观众传递一种看似虚幻却又真实可信的气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对于电视消防新闻来说,无论是灭火现场,还是救援现场,又或者是重大地质灾害现场,很多珍贵的镜头并不总能被捕捉到。但是,这些被遗漏的镜头却又充满了令观众动容的新闻亮点,观众对这样的瞬间充满了期待。这种情况下,运用情景再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电视消防新闻报道来说,如何运用情景再现,  相似文献   

15.
蔡晓艺 《青年记者》2016,(33):68-69
“真实再现”手法又被称为“情景再现”手法,是一种纪录片创作者借鉴故事风格,采取相应影像处理的风格和技巧,来记录曾经存在和发生、但未及时记录的情景的手法,是一种将编构的手法用于非编构类影视作品的做法。但纪录片,顾名思义,即单纯地记录真人、真事、真情景,是一种以纪实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影片,其最主要特征就在于“真实”。  相似文献   

16.
薛蓓 《青年记者》2012,(15):73-75
情景再现的概念界定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创作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情景再现",它通过艺术的手法再现历史场景和气氛.几部曾热播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故宫》、《1405·郑和下西洋》、《圆明园》、《唐山大地震》等,都动用了模拟拍摄以及三维动画等形式再现历史情景. 在国外的纪录片中,这已是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电视语言.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就主张纪录片应该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即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搬演甚至重构.罗伯特·弗拉哈迪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时就有意识地借鉴了剧情片的叙事手法、剪辑技巧和一些特技运用手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将爱斯基摩人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情景再现似乎成为纪录片一个新的潮流,目前国内凡大制作的历史文化纪录片,无一不大量使用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目前国内纪录片又一个流行趋势吗?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真实再现的流行是否会对纪录片的本质——真实性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8.
耿乔 《东南传播》2014,(10):38-40
将社会的千姿百态通过影像手段来记录——这不仅是纪录片的职责,也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将社会的历史缩影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展示——这不仅是对传统纪录片的创新,也是纪录片迎合市场需求的意义所在。人文历史纪录片不可避免要运用情景再现的创作方法,但是历史不可重演,情景再现的合理运用,便要结合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历史影像资料、特技运用以及多观点融合的不同向度来进行论述。讲述故事、记录变迁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已不再是小众、个人化的艺术品,在情景再现的运用下,它将带给我们一种新历史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9.
侯炳东 《视听界》2005,(5):57-58
“情景再现”是一个老话题了。只是当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一次次出现,故事片的手法大量充斥在纪录片中,几乎构成了整部片子的主干时,观者的心理底线被冲破了,人们愕然:纪录片还能这样拍!实际上,在当今的国际纪录片界,创作者运用故事片创作手法,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现实情景的再现”,已经是一种惯常的做法了。关于真实事件的“情景再现”,有争论是好事,人们很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这跟语境有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说什么话。关键在于,其中的事是不是真的。既然是情景再现,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故事片拍摄手段,使用演员扮演。但同时这也是…  相似文献   

20.
特写,原是影视界专用的术语,是指近影放大,凸显细部,主要是拍摄局部,使之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来突出或强调效果。特写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特写,是从一个新闻事件中摄取最有特征的片断,加以细致的描绘,再现当时的情景。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某些重要场面、片断或新闻人物的某些典型活动进行近镜头的生动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