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参政会于1938年7月成立,至1948年3月结束。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内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国民参政会总共开过4届13次会议,经历了前期(第一届)、中期(第二、三届)、后期(第四届)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蒋介石、胡宗南乘共产国际解散之机,大肆叫嚷“解散共产党”、“取消陕甘宁边区”,并疯狂地准备发动军事进犯。在这紧急关头,中共中央于7月8日决定发动宣传反击,指示速将“七七”宣言等分发各报馆和各界人士,以“造成压倒反动气焰之热潮”。可是重庆国民党新闻检查所却将它扣留,不准新华日报刊登。11日,毛泽东抓住这件事为新华社写作了消息:《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  相似文献   

3.
1940年1月,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参加了“华北慰劳视察团”.该团由重庆出发,经成都、西安、郑州、宜昌等地,访问了7个集团军司令部.原计划抵达西安后访问延安,但毛泽东致电参政会,“国民参政会华北慰劳视察团前来访问延安,甚表欢迎,惟该团有青年党之余家菊及拥汪主和在参政会与共产党参政员发生激烈冲突之梁实秋,本处不表欢迎.如果必欲前来,当飨以本地特产之高梁酒与小米饭”,公开表示对慰问团中余家菊、梁实秋两人不予欢迎,该团遂取消延安之行.此事使梁实秋甚为尴尬,一时成为议论中心.  相似文献   

4.
陈雷  陈闪 《历史档案》2005,(4):78-85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党设立的特殊政治机构,其成员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是战时中国的最高“民意机构”。它自1938年7月6日成立,至1948年3月28日正式宣布结束,存在将近10年时间,共召开四届13次会议,其中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就达11次之多,对战时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1938年底,当国民党党政军等中央机关全部迁至重庆办公不久,中国近代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自东向西的都城迁徙刚刚完成之际,新兴的战时首都重庆即爆发出一件令中外各界惊骇不已的特大新闻,使之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原任中国国民党副总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兼国民参政会议议长等高官要职的汪精卫,竟于12月18日偕其妻陈璧君及周佛海、  相似文献   

6.
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遵照日本天皇和最高本部指令,联合对重庆展开"航空进攻作战",为期5年半,史称"重庆大轰炸”。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第一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国家战事性质的战略轰炸,是第一次依靠空军实施战略和政略轰炸,是第一次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与和平居民界线的“无区别轰炸”。  相似文献   

7.
潜离重庆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变本加厉地追害共产党和爱国民主人士,疯狂地破坏进步文化事业。韬奋在重庆先后接到来自昆明、成都、桂林、曲江、贵阳等地的电报,说当地的生活书店分店被国民党政府无理封禁了。对此,韬奋再也按捺不下心头的怒火,决定离开迷雾笼罩下的重庆。这时。他接到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定于2月24日报到的通知。2月23日黄  相似文献   

8.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政治民主化的集中体现,但它最终又没有完成战争的政治民主化要求.其复杂的发展逻辑背后,有两大政治因素一、国家能力的增强以应付战争;二、扩大政治参与以满足参政需求.由于国民党内部组织的离散以及对政治体系之外政治力量整合的孱弱,再加上战争状态下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国民党成功地协调国家能力--政治参与关系的可能性日趋低下.本文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对国民参政会特殊的存在状态和发展逻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民参政会成立于1938年7月6日。它的成立,是在日寇大举侵华、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其他各党各派政治势力的政策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年代,我在前线作战地记者的时候,曾经历了一次冒险采访,或许由于那次采访的遭遇颇为惊险与奇异,虽时隔40余年仍未忘却。那是1946年7月,我跟随着华中新四军部队投入了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斗。我参加的第一个大战役,是苏中如皋县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49师的战斗,通称为“如南战役”。部队  相似文献   

11.
济南战役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全国军事、政治形势发展,决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控制区,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许世友、谭震林等首长指挥下,遵照中央军委“攻济打援”的作战部署,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浴血奋战,以十四万人攻打济南,十八万人阻击前来支援解围的敌人,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六日从东西两面向济南守敌发起猛烈进攻。解放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积极 支前,源源不断向前线运送粮食和弹药,抢救伤员; 党的地下工作者成功策反敌西守备区指挥官、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率部起义。经过…  相似文献   

12.
黄维 《新闻天地》2011,(6):19-20
【红色档案】湖南和平起义通电处。1949年,解放全国已成为历史必然发展趋势,在湖南的国民党政权开始土崩瓦解。在中共地下党的推动下,国民党将领程潜、陈明仁于8月4日率湖南保安部队及国民党第一兵团全体官兵在长沙举行起义,发表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次日,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湖南实现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3.
2000年8月25日,姚礼乾等新联老同志无偿向贵州省档案馆捐赠了珍贵文献──《理论与实践》。这个刊物是中共贵阳特别支部领导下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简称“新联”)编印出版的秘密刊物。 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呼声响遍全国。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疯狂捕杀共产党人。这时贵州党组织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重破坏,中共中央上海局为了加强对贵阳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加速革命的步伐,于1…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描画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五个重庆的建设蓝图;2009年6月17日至18日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又高举“人文”大旗,在实践科学发展新追求的“五大理念”基础上,提出了“人文重庆”的建设任务,进而把“人文重庆”与“五个重庆”建设一起,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了“5+1”的“重庆版”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德丽 《新闻窗》2006,(6):14-15
11月4日上午9时,山城重庆召开了以“合作共赢奔小康”为主题的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第21次会议,与会者为西南六省区市的周边全作进行新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王芸生曾错误地指责中共,但仍不见容于国民党 1945年日本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43天中,曾几次约见王芸生等大公报人,对大公报的状况做了了解,同时,他们也从毛泽东那里听到一些延安情况。在毛泽东快要离开重庆的时候,大公报曾在李子坝报社内设宴招待毛泽东一行。1945年9月20日晚7时许,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董必武应邀赴宴。宴会由王芸生主持,席间,王芸生提到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等话。毛泽东当即指出:“不是我们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的炉灶里不许我们造饭”,给以驳斥。毛泽东由重庆返回延安后,蒋介石并未遵照《国共两党会谈纪录》  相似文献   

17.
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既是n国共关系史上出现的又一重大转机,也是抗战中外国n记者对共产党根据地仅有的一次集中、大规模的采访n活动.参加这次采访的一名外国记者回忆说:“这是对n国民党将近5年来禁止中外新闻界访问解放区的第一次n突破,是在记者招待会和其他场合经过几个月的舌战n和斗争之后,蒋介石才被迫同意的.”在此前为期不n短的近5里,外国报刊了解中共信息的渠道一是通过n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共产党人的交谈,再就是靠从n日军占领区进入边区的外国人士的见闻而获得.这期n间,到达重庆并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有过接触的外国n记者有第四次访问中国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周n恩来在一次私下谈话中向她透露了国民党策划消灭八路n军和新四军的阴谋,指出国共关系面临再一次分裂的n危险性.这次谈话仅一个月,“皖南事变” 发生,斯  相似文献   

18.
建林 《档案时空》2003,(7):20-21
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知道自己在大陆的日子不多了。他频频来往于重庆与成都之间,指挥国民党残余部队作最后挣扎。然而,贵阳、重庆相继失守,“川西大会战”已成泡影。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于1949年12月13日,他不得不含泪逃往台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眼中的张季鸾和《大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三、四十年代,当毛泽东还是在延安的时候,就经常阅读蜚声海内外的《大公报》,并通过这一重要窗口,来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动态和变化,从中汲取许多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总编辑张季鸾和《大公报》颇为熟悉,且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解放后,毛泽东又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赞誉张季鸾和《大公报》,殷切地鼓励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张季鸾学习,把《大公报》的成功经验及有益的东西学过来。 一、“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病逝于重庆。消息传来,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在延安特致唁电,其中有:“季鸾先生在历次参政会内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惊闻逝世,悼念同深。肃电致悼,藉达哀忱。”这是毛泽东等其他中共领导人对张季鸾一生的总体评价,主要是从政治方面讲的,对他的大节持肯定的态度。 1958年9月30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约见当时《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等,又谈起张季鸾和《大公报》,指出:“《大公报》从天津起家时是由三个人的‘合作社’从别人手里接办的。这三人‘合作社’是吴  相似文献   

20.
姜飞 《新闻大学》2000,(2):57-61
1941年1月13日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直到1月18日,才在其所属的《扫荡报》(重庆)第二版进行了“报道”。之所以说它是所谓的“报道”,是因为它的报道是错误的,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舆论和民众的报道。其全部报道内容包括一条消息,“新四军抗命叛变全部已遭解散”,副题是“军长叶挺就擒交军法审判副军长项英在逃正严缉中军委会通令撤消该军番号”;在消息后附“军委会通令”,以及“军委会发言人谈话:新四军叛变并非偶然当局整饬军纪遂采断然处置”;还有社论“论严肃军纪”。同一天的《大公报》(重庆)也在其第二版的同样位置登出与《扫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