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似乎总是与普通人题材联系在一起。普通人题材既赋予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普通人群也正是依托电视纪录片才开始走上屏幕的。大量凡人小事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某些既有的电视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纪录片对电视的平民化发展的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由于其对拍摄题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求较强,且对摄像师的拍摄技巧有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所拍摄的作品真实、鲜活而又吸引观众。因而作为摄像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编导意识,既能纵观全局,又能将每个细节拿捏到好处。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电视纪录片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如何强化自身的编导意识进行了分析,以促进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之间的交流,提高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赫丛年 《记者摇篮》2005,(12):58-5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多少观众.很多纪录片栏目被挤到了“垃圾时段”,有的甚至被请出了主频道。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外获奖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可收看中国纪录片的观众却越来越少。这种创作的繁荣与观众的萎缩,不能不让人反思一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4.
以历史题材为主体内容的电视纪实栏目渐趋规模化,其中有诸多深层次的原因.栏目化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向观众展示历史背景的同时,注重深入细致的解读,呈现出越来越鲜明的新闻性和越来越浓郁的现实情怀,这类电视栏目的发展或许表明:将以历史题材纪录片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片纳入电视新闻传播整体架构予以重点关注,以寻求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的突破,适逢其时;将电视新闻置于当前以电视剧、综艺娱乐为主体的电视节目竞争格局中进行重点布局,以实现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重建,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5.
2001-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和2002年度国产电视纪录片总体发展平稳,没有奇峰突起之作。纪录片题材宽容度较大,部分纪录片表现出了关注主流社会问题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自觉;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题材增多,而且制作质量比以往更精致;普通人题材依然占据这两年度纪录片作品的主体,但总体来看,这类纪录片依然欠缺对普通人群的真正关怀,呈现出记录的表面性和琐碎性。从创作手法和风格上看,这两年的纪录片几乎都采用纪录手法。一部分作品纪实手法更纯熟,制作更精良,另外多数作品的纪实手法比较粗糙。2001、2002年纪录片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争议纪实手法、多样化与纪录片本体价值的表达;市场化与评奖问题;“电视台制造”与民间作品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永罡 《新闻知识》2012,(10):115-116
纪录片一直是市县基层电视台创作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传统的说教模式,以新的形态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同,也是基层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创作难点。本文以纪录片《走出贫困》为实例,从镜头的表现对象、题材的选择、记者的角色、艺术表现手法和主题的深化五个方面,对生活纪录片的创作进行思考,也许会对一些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创作生活类纪录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结构是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仔细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构就如同一部纪录片的骨骼,是支撑全片的框架,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dv纪录片创作边缘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创作题材、创作主题和审美三个方面.其边缘化的倾向体现了dv纪录片创作多元化的局面,有助于个体精神的自我表达;关注和关怀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传媒歧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颠覆和解构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传媒向产业化、市场化大力推进的今天,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国际市场尚处于弱势。在海外传播时,我国电视纪录片也因在讲述故事时缺乏悬念等叙事技巧,以致不得不被重新加工。因此,从增强吸引观众注意力来看,加强电视纪录片叙事悬念技巧的研究和运用,是当下电视纪录片创作不容忽视的问题。悬念:吸引关注的电视诱饵悬念作为叙事的一种技巧和方式,往往通过表现某种具有吸引力的不确定性来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10.
在现阶段的电视纪实作品中,电视纪录片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记录形式,在拍摄时会通过纪实的视角和手法来对某一特定的事物进行探索和记录,相较于众多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电视纪录片更为真实,这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点。随着观众对于美学认识的提高,纪录片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因此,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比较明确,需要更加亲民,不论从创作形式还是剪辑手法都需要更加平民化,本文将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何实现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创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进步,基于越来越先进的科技水平,新媒体也随之出现,就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的电视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于电视纪录片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于电视传播来说,电视纪录片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之下,其活力明显降低,那么如何进行电视纪录片编辑的创新,也成为当前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问题,通过有效地创新形式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对电视纪录片节目加以关注,并且进一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这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需要纪录片工作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找出更有效的提升方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高,中外电视纪录片正在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纪录片栏目化后,故事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应用,作为电影、电视剧创作元素之一的故事化,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着实为纪录片增色不少。如何运用故事化、如何利用故事化成为创作者创作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从最初的新闻纪录电影到如今的栏目化纪录片,从最初的主题先行到如今的纪实理念,从开始的宏大题材到如今的平民化视角,中国电视纪录片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在发展变化中所体现的受众观的演变,并探寻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阿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4,(10):98-98,100
<正>每部电视纪录片都有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整部电视纪录片的内容脉络,通过合理选择叙事结构能使纪录片更具吸引力、激发观众观看兴趣以及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体验。就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电视已成为大众日常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电视的普及,促进了影视业发展,电视纪录片也随之得到普及。区别于传统电视剧,电视纪录片具有真实性、记录性以及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电影电视产业发展迅速,各种纪录片的题材也更加丰富,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求对纪录片创作的技术进行改进,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引入到纪录片创作之中,本文就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涛 《新闻世界》2012,(4):170-171
民族题材纪录片在我国纪录片中占有很大比重,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题材纪录片。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的纪录片在市场上的流量是有限的,如何改变现状,发展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扩大其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视纪录片容信息、思想、艺术于一体,它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特别是人物纪录片,应该成为人物电视纪录片追求的艺术境界。纪录片中的感人细节来源于生活中的感人细节。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无论从形态和内涵上讲,处处都有感人的人和事,作为电视人要学会用深邃的目光捕捉、挖掘感人的题材与感人的细节。一部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纪录片,就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进行美学构思,也就是对生活中感人的人和事加以选择、概括、提炼、逻辑构架而成的感人艺术画卷。  相似文献   

18.
非虚构的真实生活电视纪录片是从真实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纪录片表现的问题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①这是电视纪录片的美感所在。电视纪录片是对生活的一种发现和有选择的再现,"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  相似文献   

19.
王蕾 《青年记者》2013,(2):50-51
电视纪录片是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也称专题片,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涉及人类生存的各种题材,进行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是运用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反映客观世界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电视节目形态。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的热播,电视纪录片开始成为吸引观众、提升收视率的重要节目体裁,这也促使了电视人勇于探索纪录片的制作。在纪录片制作中,解说词的作用不可忽视。现代电视纪录片追求画面与解说词构成的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的完美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评奖于2003年8月结束。从获奖的作品看,总的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喜忧参半,仍面临突破的问题。一 题材选取历来为纪录片人所重视。在纪录片创作的几大因素里,选题成功率占近50%。 富有个性化题材的选取,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长片一等奖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