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言 《收藏》2013,(5):133-135
凡涉足古玩领域者,无人不有"古玩收藏,那水深啊!"之感叹。此说,或拒你于千里之外,或令你心生恐惧。似乎古玩收藏只能远观,不可入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以为不尽然。我的观点是:水深没关系,关键是水要清。水清,则可一窥见底,自然而然地将本来面目呈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2.
藏友情深     
熊传令 《收藏界》2011,(8):126-127
藏友熊道海先生,是一位酷爱收藏古玩的老者,他搞收藏有些年头了,是华夏收藏协会成员。我是晚辈也是新手,但我们一见如故。认识后,他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他当年在古玩市场初试"宝刀"——关公走麦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刘亚谏 《收藏界》2011,(1):126-127
中国正处在一个古玩艺术品收藏的大浪潮中,人们称其为第四次收藏浪潮或第四次收藏热(第一次是北宋时期,第二次是康乾盛世,第三次是清末民初),这次收藏热之烈,收藏人数之多,可谓前所未有。专业和业余的收藏流通人员有数千万人,有形无形的古玩艺术品市场正处方兴未艾之势。对这一特殊行业,市场管理的相对滞后和监督约束机制的相对缺失,使古玩艺术品收藏流通行为受到了很大制约。尤其是民间古玩艺术品鉴定行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收藏界而且社会上对鉴定业的非议实在不少。鉴定管理体系的严重混乱,乃是种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已成为古玩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古玩收藏对养生健身的作用.研究结论:古玩收藏是一种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养生与健身价值;收藏者把玩或佩带古董,有养生与健身功效.  相似文献   

5.
玩古玩的人     
王素辉 《收藏》2012,(7):160
古玩,又称古董、文物,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物证。它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历来多被文人、学者、知识分子所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历史中的古玩收藏热潮。盛世尚收藏,时至今日,赏古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已有700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收藏活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刷新。古玩是文化的载体,欣赏、收藏古玩是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的一  相似文献   

6.
彭乃贤 《收藏界》2011,(1):116-117
在当前的古玩收藏热中,不少收藏爱好者由于思想方法不对头,往往忽视标本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定"两个凡是",即:凡是书本上写的都是正确的,凡是专家讲的都是正确的。只凭看了几本古玩书本,或听专家讲了几次课,就以为进入了古玩收藏的"自由王国",于是抱着浮躁、侥幸的心理,贸然出击,  相似文献   

7.
古玩收购     
《收藏》2012,(17):155
北京古根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中国文物收藏导航鉴定中心)与凯龙集团、北京高端古玩会所等合作,投巨资现金收购民间古玩精品,并为艺术品投资者提供咨询,投资1000万保你回报2000万~3000万元。中心的国内顶级专家团队为投资者严格把关,如出现差错中心全权负责。有进入古玩投资或需专家上门的藏家,鉴定中心为您安排最权威的专家把关、鉴定。欢迎  相似文献   

8.
吴少华 《收藏》2007,(7):28-28
中国古玩市场“长三角”地区论坛会暨海派收藏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4月19日在上海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就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海派收藏文化的历史演变及特点、古玩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收藏文化和古玩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许多论文内蕴丰富,鉴往悉来,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和新思路,现选发其中5篇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钱岳明 《收藏》2007,(7):31-3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投资需求日益增长,无数收藏家、投资家和收藏爱好者,出入于诸多的古玩经营场所,从事古玩收藏品的交流活动。古玩热的升温,拓展了我们进一步发展古玩收藏品市场的思路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
谈古砚鉴藏     
张亚彬 《收藏》2007,(4):120-121
收藏古玩必先懂点鉴定。古玩鉴定是非常复杂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还要尽量多地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和接触大量实物(包括真品与赝品),对每一件藏品要细心观摩,反复比较,深入研究,方可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下面将我十几件收藏古砚的点滴体会写出来,与同好商榷。  相似文献   

11.
玩古玩的人     
古玩,又称古董、文物,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缩影物证。它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等诸多方面知识,历来多被文人、学者、知识分子所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历史中的古玩收藏热潮。盛世尚收藏,时至今日,赏古之风依然不衰,甚而更热。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已有700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收藏活动,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被...  相似文献   

12.
京华 《收藏》2009,(6):167-167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异常火爆,出现了收藏盛况。民间各类古玩鉴定公司日趋增多,收藏大军数以千万计。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最初的“原始人群”。收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收藏者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古玩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电视台鉴宝类节目热播;收藏类图书成为出版市场新宠;身边朋友见面就问:你收藏了吗?……凡此种种,说明当前收藏文化的热度正在逐步升温,有人甚至断言: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热潮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4.
京华 《收藏》2009,(5):168-169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盛况空前,民间各类古玩市场、鉴定公司不断涌现,收藏大军日益壮大。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的最初“原始人群”。集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千万收藏大军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吴昆 《收藏界》2015,(3):70
我非常喜爱收藏,尤其是喜爱收藏各种古钱,所以每到一处都会到古玩市场上去淘点喜爱的古钱。上周去内蒙出差,公事处理停当后便直奔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古玩市场。内蒙的古玩市场果然有些异域风情,卖的古物都是稀奇古怪的,逛到一个古钱摊前,被琳琅满目的古币所吸引了。摊主是个蒙古人,与他交流得知这些古钱大多都是辽代和元代钱币。这些古钱由于传世量巨大,所以市场价值并不高,摊主的售价也算合情合理,而且这些古币也的确铸造精美,风格独  相似文献   

16.
《收藏界》2009,(8)
"百宝格"也称"多宝格""或"博古格",是专为陈设古玩器物而设计的一种家具,因此它应该是出现于盛世收藏时代,马未都先生推测多宝格是清雍正年间发明的,就是当第三次收藏热达到高峰的时候,其证据就是雍正《十二美人图》上面有当时多宝格的形象。不论此种推测是否准确,多宝格兴起于清代并十分流行这一点却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说  相似文献   

17.
吴昆 《收藏界》2013,(5):73-73
抵达墨西哥后,喜欢风景的朋友马上背着单反出去摄影了,喜欢美食的朋友马上穿行在美食街,而酷爱收藏的我则直奔当地的古玩市场。不愧是异国的古玩市场,卖的东西都很有异域风情,工艺精湛。各种语言的讨价还价声更是一种别样的  相似文献   

18.
收藏圈一直有"捡漏"之说,捡漏——讲明白一点,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或藏品,而卖家却往往是不知情的。对集藏爱好者来说,能在多如牛毛的伪劣藏品里捡漏一件价值颇高的藏品可谓是天大的乐事。在当前的收藏圈里,"漏"难道就真的那么容易捡?下面几则收藏小故事告诉你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有的人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捡漏成功,但更多的人却往往是"捡漏"不成反"打眼"。捡漏,其实已成为收藏圈一个美丽的神话。  相似文献   

19.
真言 《收藏》2013,(11):148-151
将金融理念融入古玩收藏我钟爱收藏,尤其喜爱字画和瓷器,那由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蕴涵的美是无限的,是每天都在发展着的无限。我退休之前曾涉足金融,从事多年的企业管理和财务咨询,行山过水,浏览过不少行业,曾为一些公司谋发展献计,也曾参与  相似文献   

20.
王昆 《收藏》2006,(5):136-136
2006浙江·全国古玩艺术品收藏博览会暨省级收藏组织峰会将于6月10-12日在杭州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收藏家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