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的干涉中两个疑难问题的解释上海市高行中学潘群德两列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光波相遇时,在其相遇区域里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加强,在另一些点处,振动始终减弱,从而呈现稳定的明暗相间条纹,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教学中有人对光波干涉的成立条件和光波...  相似文献   

2.
"光的干涉"是物理光学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有关"光的干涉"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干涉条件的分析 两列光波在空中相遇时互相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两列光波要产生干涉,它们的频率必须相同,而且相位差要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关于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对于光的干涉,有些书是先定义波的干涉,再推广到光波,有的则把干涉与相干条件揉和在一起。比较有代表性的提法是:“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波,在它们相交的区域,各点的光强度与各光波单独作用所生的光强度之和可能是极不相同的。有些地方的光强度近于零,而另一些地方的光强度则较各光波单独作用所生光强度之和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干涉”。应该满足的条件叫相干条件,一般是指:1.两光波频率相同;2.在相遇处振动方向相同;3.位相差恒定。笔者认为:随着单色性好、相干性高的激光的问世,以及高灵敏度的光电接收器(响应时间为10~(-9)秒)的出现,对于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的传统提法,值得商榷。上述三个相干条件不再是绝对的,而可以适当放宽。下面将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表明光具有波动性,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在大多数演示光的波动性的实验中,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通常是同时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人们通常将由有限个分立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图样称为干涉图样,而将由无数多个连续分布的相干光源发出的光波的叠加称为光的衍射,所产生的图样称为衍射图样.  相似文献   

5.
全息照相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科研、商标防伪、医疗、工程设计及变形测量等诸多方面,正越来越多地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激光全息照相并不神密,基本原理就是我们在物理课中学习的光的干涉和衍射.我们知道频率相同的两束光叠加会产生干涉现象.由于激光的频率单一,所以激光的干涉性特好.应用激光干涉原理成像的技术可以很好地记录和再现光波运送的两种信息——振幅和相差,由于这一特点,如果被摄  相似文献   

6.
彭俊昌 《新高考》2010,(1):12-14
光的干涉是指两列频率相等、相差恒定的光波在李间替加时,产生的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加强,有的地方光的振动减弱的现象.产生明显干涉现象必须要有两列相干的光波叠加,如双缝干涉装置中用靠得很近的“双缝”产生两列相干的光波,那么薄膜干涉现象中的相干光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7.
在光的干涉现象中,缝宽α远小于光波波长λ,每个小缝相当于1个线光源,光的干涉是有限的这几列线光源的相干叠加;而在光的衍射现象中,缝宽α与光波波长λ可相比拟,狭缝处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认为是发射球面子波的波源,光的衍射就是从同1波面上发出的这无限多个子波的相干叠加.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都是相干波的叠加,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8.
光的偏振使人们对光的传播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在现代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晶体性质研究、实验应力分析等技术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光有五种偏振态,即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可看作椭圆偏振光的特例。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但这些现象不能说明光是纵波还是横波,而光的偏振现象则清楚地显示了光的横波性,光波是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光波中的电矢量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光的各种偏振状态的改变。1原理椭圆偏振光可看作是电矢量EX与EY沿同一方向Z传播的线偏…  相似文献   

9.
光波的振动方向和振幅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湖南益阳师专潘留仙,刘石保在文献[1]中,笔者仅讨论了振动方向不同的两光波的干涉问题,但对光波的振动方向和振幅对于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并未作定量的计算和分析,下面对此作一较为详细的计算和说明.设有频率相同、位相...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光波的特殊性,在光的干涉的三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再补充两个特殊条件,两束光波方能发生干涉。  相似文献   

11.
双缝干涉图样,实际上是两个单狭缝衍射的光在像屏上进行干涉的总和.缺级现象是双缝干涉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于各缝自身发出的光波在像屏上某点各自抵消,应出现明纹的位置及其附近都呈现黑暗状态缘故.  相似文献   

12.
最基本的干涉现象是双缝干涉.通过一个缝的光和另一个缝的光迭加,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干涉条纹.最基本的衍射现象是单缝衍射.通过单缝的光在屏上也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我们说这是衍射条纹.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的迭加形成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为什么不统一叫做干涉条纹呢?  相似文献   

13.
衍射和干涉     
1801年,英国医生杨氏所做的有名的双孔实验对于确认光的波动特征有过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一双孔实验有时被称为双孔衍射,有时则又被称之为双孔干涉;什么时候只出现“纯干涉”,什么情况又属“纯衍射”呢?究竟干涉与衍射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本篇短文拟就此做一简要定性的讨论。一、光波的传播与迭加光的干涉与光的衍射现象都是从光源发出的光波在波场中传播所产生的物理现象。运用1678年惠更斯提出的原理,引用“次波”概念,通过作图即可由已知时刻的波面  相似文献   

14.
梁瑞茂 《丽水学院学报》2000,22(5):17-17,38
光的干涉与衍射都是光的波动性的表现 ,都是光在遇到障碍物之后所表现出的光强分布不均匀现象 ,但两者之间既存在着不同的个性 ,同时又存在着相同的共性。由于光是一种波动 ,当遇到障碍物后 ,总是要产生叠加的效应 ,这对光的干涉和衍射来说应该都是相同的。但为什么有些时候表现为光的干涉 ,有些时候表现为光的衍射 ,有些时候干涉与衍射都同时存在着呢 ?对于一个纯干涉问题 (衍射现象可以忽略 ) ,光在传播过程中 ,其波阵面没有受到明显的限制 ,光的传播仍按直线进行。如油膜、肥皂膜、劈尖等干涉 ,光线通过这些障碍物后 ,其光程差是由这些障…  相似文献   

15.
光波干涉实验的种类是很多的,但从原理上分类,一般可分为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因为实现这些干涉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把一束光人为地分裂成两束或多束光波,然后再次使它们相交,在叠加区域就可以出现光波的干涉现象。各种各样的干涉实验其差别是分裂光束的方法不同和使用的光源特性不同。这样就会使实验的光路和调节方法以及干涉条纹的形状和清晰程度都不一样,再加之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不同,这就使得光波干涉实验的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激光出现后,干涉实验的内容更为充实。  相似文献   

16.
实验表明,在光的衍射现象中,也形成了明、暗相间的图样,这个图样实际上也是由于衍射后的光波相互迭加和干涉形成的.例如,光在通过单缝时,单缝上的各点都可看作是新的点光源,以这些点光源为中心,再向四周空间传播,从而使光波绕进几何阴影中,形成衍射现象,且这无数个点光源发出的光在空间相遇进行迭加,就形成衍射图样.  相似文献   

17.
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中学教材里用“路程差” ,竞赛资料中用“光程差” .具体说来 ,路程差只适用于单一介质中的光波干涉问题 ,遇到光途经不同介质传播时才采用光程 ,即将光在介质 (折射率为n)中传播的路程r折合为真空中的路程nr,再统一用光程差来确定譬如双缝干涉光屏上的明 (或暗 )条纹位置 .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 ,即便是竞赛辅导亦可避免用光程差而直接采用时间差来处理光波干涉问题 .图 1如图 1以双缝干涉为研究对象 ,由两条靠得很近的窄缝S1、S2 中射出频率f(周期为T)相同的相干光 ,当它们传播到较远处光屏上相遇时 ,若时间差…  相似文献   

18.
一、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波的干涉中已经指出,由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保持恒定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是相干波,在两相干波相遇的区域内,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加强,有些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消失,即产生干涉现象.(由于光是一种电磁波,所以对于光波来说,振动和传播的是电场强度E和磁感强度B,其中能引起人眼视觉或对感光设备起作用的主要足电场强度矢量E,故通常把E矢量叫做光矢量).若两束光的光矢量满足相干条件,则它们是相干光,其光源叫相干光源.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光学干涉测量在物理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它,除了可以实现长度测量、位移微小变化的测量以及检测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外,还可以测量光波的波长等。例如,在测量H e-Ne激光的波长物理实验中,就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获得干涉条纹并测出有关的数据,从而计算出它的波长。在光学干涉测量的实验和应用中,如用人的眼睛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计数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准确率比较低。因此,一般是利用计数器来记录干涉条纹的变化数目,或者是利用双光束装置、光电二极管和配以单板机组成的干涉条纹可逆计数系统进行计数。这两种装…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实际的多光束干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建立了多光束干涉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多光束相干光波的复振幅相加,得出了多光束反射光的强度公式.由此讨论了干涉条纹随折射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指明了在实际应用中多用透射光的原因.并解决了透射光干涉条纹的锐度,即干涉条纹的宽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