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樟子松优树子代测定林(29a生)11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均差异极显著。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3个优良家系,分别是27、40、38,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大于对照6.39%、10.58%和26.79%。  相似文献   

2.
对23年生长白落叶松单亲本子代测定林的17个自由授粉家系的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家系间、家系内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各家系生长性状间正相关极显著;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入选率为30%时,胸径、树高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99%、6.30%和18.49%。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兼顾树高、胸径,选出优良家系5个,材积生长量高出对照11.29%以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0年生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估算等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Ⅰ组16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共选出优良家系8个,选出最优家系3个.为初级种子园改良性疏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第二代优树选择以及建立第二代种子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种间生长量存在差异,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分家系都要比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组径生长量大。通过对12a生落叶松杂种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对30a生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开展生长性状的家系选择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从3个子代测定林中的48个家系中共选出优良家系23个,选出最优家系4个.通过子代测定,探讨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初级种子园改良性疏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第二代优树选择以及建立第二代种子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行3种樟科树种(闽楠、红楠、黄枝润楠)与杉木萌芽林混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杉木萌芽林混交的3种樟科树种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株数未达到显著差异;而混交林的萌芽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株数和林分蓄积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到9a生阶段,胸径、树高都是闽楠生长最快,黄枝润楠次之,最差的是红楠.闽楠最适宜当地用来改造杉木萌芽林,同时是培养珍稀樟科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测样地的树高分布综合分析了林分树高结构规律,树高与胸径、树高分布与直径分布等关系。对于同龄纯林,林分平均高或优势木高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编制地位级或地位指数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相似文献   

10.
不同溶剂法对西南委陵菜根、叶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95%乙醇、70%乙醇和甲醇溶液三种溶剂为提取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fuigens)根、叶总黄酮含量,比较其提取物的提取率,结果表明70%乙醇溶液是较好的提取液。西南委陵菜根、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4.15%、9.62%。  相似文献   

11.
采集山杨大小兴安岭分布区内5个种源120份材料,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林业局进行种源试验,并进行生长与形质因子的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种源树高、胸径和侧枝粗等生长性状和通直度,自然整枝能力和树皮特征等形质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初步选出适合黑龙江省伊春市营造山杨用材林的3个最佳种源。本试验将优化伊春地区山杨基因资源,使之得到保存与利用,为伊春地区提供速生、材质优良的山杨木材,提高林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红松生长与其周围阔叶树的胸径及间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控林分阔叶树种的密度和郁闭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红松人工林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使红松人工林从幼年到成年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理想的生态位,揭示出在阔叶树胸径基本相同时,树高与阔叶树的距离成正相关,总体上随着与阔叶树间距的增大而增高的规律,最终实现红松果材兼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柳桉9个种源72个家系的速生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形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柳桉家系间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间生长差异呈现不规律性,但重复间和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著,其较好改良途径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柳桉具有速生、主干通直、少有分叉、自然整枝好等特点,是一个优良商品用材树种,但对立地条件较为敏感,在造林时应十分注重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采集兰州冬季采暖期及夏季PM2.5样品共60个,通过DRI 测定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结果显示:冬季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39±13.88)μg/m3和(13.80±5.41)μg/m3,夏季分别为(9.74±3.30)μg/m3和(4.44±2.00)μg/m3,冬季污染远高于夏季. 冬夏季OC和EC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6,表明冬季兰州PM2.5中OC和EC的来源相似. 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冬夏季分别为(8.48±6.10)μg/m3和(3.07±2.20)μg/m3,约占OC含量的(22.46±11.93)%和(31.29±18.51)%,表明兰州冬夏季PM2.5中OC的来源均以一次排放为主,夏季二次源贡献高于冬季. 对8种不同温度段碳质组分分析表明,兰州冬季生物质燃烧较夏季有所增加,夏季可能主要为机动车尾气.  相似文献   

15.
土荆芥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70%乙醇溶液、甲醇溶液和乙酸乙酯溶液三种不同溶剂分别连续回流提取土荆芥全草,用分光光度法于510mm处测定土荆芥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70%乙醇溶液是相对较好的提取溶剂;再以70%乙醇溶液为溶剂连续回流提取土荆芥不同部位,测得其根、茎和种子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75%、0.045%和0.318%。  相似文献   

16.
不同溶剂提取法对赤胫散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以80%乙醇、甲醇为提取溶剂,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于510nm处测定不同溶剂提取时赤胫散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6%、3.17%。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作者与中国林科院合作进行银白杨×新疆杨有性杂交育种试验选育出适应平泉县栽培的银×新 2 73 ,银×新 95 ,银×新 3 3 4,银×新 1 87四种白杨杂交新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四品种树高胸径均极显著地高于该县栽培的白杨品种新疆杨 ,也优于主栽的北京杨  相似文献   

18.
以迎春5号杨和小黑杨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扦插苗1(1)-0(一根一干苗)苗高及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801以上,并以此将迎春5号杨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速生期苗高及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比率分别为63.2%、65.9%,高于小黑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718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问卷调查.在对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不同分类变量下如性别、生源地、家庭氛围等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情况.调查发现:该校大学生在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掩饰性(L)四个分量上典型型的比例分别为45.2%、15.4%、37.0%和23.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在较高水平;不同性别下,男生和女生在四个分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在E、N分量上,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生源地下,学生在四个分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氛围下,不和谐家庭学生的各个分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和谐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同时测定鱼肉中环丙沙星(Ciprofloacin,CPFX)、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FX)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并对样品提取条件和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样品使用酸化乙腈提取,经过离心、萃取除脂、浓缩等步骤,最后用流动相定容后进样分析.本方法检测限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分别为2ng/ml、2ng/ml和lng/ml,标准曲线范围5~500ng/m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2.3%~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43%~17.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