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籍的《祭退之》,既是研究韩愈的重要资料,又是韩愈、张籍之间长达三十年友情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韩愈的交游重新审视古文和古文运动,认为:柳宗元作古文不像韩愈那样弘扬古道,而是以自己的生活、思想、性情为文,缺少与韩愈共倡古文的自觉。韩门弟子李翱趣味重在修史,张籍为韩愈所重却乐与白居易、元稹以诗为务,皇甫的好新奇与古文的传古道有所不同。张籍弃俗而从好古文的寂寞之道以及李翱的不合时俗而学古文,可见古文处世的艰难。在韩愈的其他交游中,孟郊创作的趣味在诗,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重诗且言不称古文,同样说明古文在当时声势的微弱。  相似文献   

3.
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是中唐的两大对立诗派。两派的代表人物韩愈与白居易的交往活动,颇值得关注。张籍作为韩愈的学生,却致力于创作元白诗派所擅长的乐府诗,他与韩愈和白居易的交往都很密切,了解他们的交游情况,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韩白两大诗派以及韩白之间的创作和相互影响情况,对于我们确定张籍的诗派归属问题也会有所启发。 韩愈和白居易直接交往的诗作不多,但韩愈写给白居易的有两首:《早春与张十八博士籍游杨尚书林亭寄第三阁老兼呈白冯二阁老》和《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写给韩愈的稍多些,但也只…  相似文献   

4.
在评论李杜的历史发展中,首先以李杜并称、首创李杜优劣论的都是活动在元和前后的诗人元稹。元氏对研究、弘扬李杜诗歌优秀传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元稹与韩愈交厚,韩愈《调张籍》抨击“谤伤”李杜的愚蠢“群儿”自有所指,并非如过去有些人所说是针对元稹而发。  相似文献   

5.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李白和杜甫是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名、字之外还有许多别称,兹分类辑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对中唐出现扬杜抑李和李杜并贬的抵制。韩愈一贯主张李杜并誉,这是与他的文学主张有关的。元稹的李杜评价只着眼于诗篇体制与辞气声韵,颇有见地。韩愈的李杜评价却具宏观意识,识见非凡,其价值不容低估,与宋人受尊儒世风与独特人才观的限制从而重杜轻李相比,更显得客观与公允。  相似文献   

7.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座丰碑的树立首功当推韩愈。旧来对韩愈论李、杜的讨论,囿于《旧唐书.杜甫传》提出的所谓“李杜优劣论”,仅定位于韩愈于李、杜不分先后优劣。通过对这一曲解的辨证,可以纠正前人对韩愈论李、杜名篇《调张籍》内容的误解及编年错误,揭示韩愈论李、杜意在提倡学习李、杜诗充分反映社会现实,以变革大历以来回避现实而少意气的优游和平诗风的要旨,以及韩愈奠定后世以李、杜诗为典范的诗学传统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8.
《早春》(六年制第十二册第5课、五年制第十册第12课)是唐朝韩愈写的一首七绝。诗题在《韩昌黎集》中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原作二首,这是第一首。“水部”是唐朝的一个官府名称,管理水上交通运输。“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指正员以外的郎官。“张十八”即张籍。是中唐时期以创作新乐府诗歌著名的诗人,和韩愈交往比较密切,因  相似文献   

9.
韩愈的《调张籍》一诗以轻松委婉的形式盛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调侃的大前提下,明确打出了“李杜并重”的大旗;从实践和理论上阐发了“骋思趋奇”的主张;曲折表达了“不平则鸣”的思想,充分展示了一代文坛盟主的艺术才力、论辩风度和人生感遇。  相似文献   

10.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是韩愈的写景佳作,又是从赠友切入的,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诗人的朋友张籍当时任水部员外郎,他在兄弟当中排行十八,唐人交往习惯以行第相称,故诗题言"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这时已五十六岁,已经成为吏部侍郎的高级官员。  相似文献   

11.
中唐诗人张籍与韩愈、白居易,在数十年的交往中,彼此之间写有50余首唱和诗。追溯三位诗的交游历程,解读其唱和之作,有助于感知中唐两大诗歌流派代表人物的精神风貌,并认识诗人彼此相知相交、切磋砥砺的唐诗乃至唐代学繁荣昌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原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亦是唐代著名诗人。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调张籍》一诗以轻松委婉的形式盛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调侃的大前提下,明确打出了“李杜并重”的大旗;从实践和理论上阐发了“骋思趋奇”的主张;曲折表达了“不平则鸣”的思想,充分展示了一代文坛盟主的艺术才力、论辩风度和人生感遇。  相似文献   

14.
《师说》是韩愈的名篇,也是各种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文中,针对中唐时期社会众人"耻学于师"而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陋习和一旦"从师学道"就会招致世人"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的弊端,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倡导人们要"尊师学道"。何为"道"?文章注解为"儒家之道"。韩愈在《重答张籍书》一文中,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可见,  相似文献   

15.
李白诗歌纵横谈邱鸣皋唐家李杜双峰并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继往开来的积极浪漫主义伟大诗人。在唐代诗歌中,一向被人称为诗仙,是与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齐名并价的两大高峰。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又说:“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  相似文献   

16.
韩愈有一首《赠张籍》诗,开头写道:“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君来好呼出,踉(足将)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好象他对儿子的教育没有抓紧,不够重视似的,其实并非如此。早在贞元十九年他的儿子才五岁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表  相似文献   

1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摇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小诗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以下就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番赏析,以供大家参考。一抓住典型特征,着力渲染,写出早春的肌质、神韵。诗人如画家着色作画,为人们描摹了早春特有的景致。第一句写早春的背景:细雨蒙蒙,飘洒在皇城的…  相似文献   

18.
《早春》是语文十册12课新选的一首古诗。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曾与柳宗元一道领导了唐代的古文革新运动。散文成就很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诗气魄雄浑,新奇险怪,以文入诗,也能独劈一径,自成一家。《早春》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原诗的诗题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十八是张籍的排行)。今课本所选是其中之一。这首诗描写的是京城长安早春时节的景色。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诗赋创作在他年轻时已得到文坛前辈的高度赏识。与他同时的著名诗人李白、王维、岑参、高适都与他有亲密交往或诗歌酬唱。杜甫晚年更有“新诗海内流传遍”的美誉。杜甫身后,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韩愈、李贺、李商隐、杜荀鹤等都盛赞其诗歌,或承继其直面人生的创作品格,或学习其博大多姿的艺术风神。总之,唐人对杜诗的接受,在他生前已经彰显,在他身后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20.
张籍乃胡珦之婿,他所以被胡珦招为东床当与他同胡家兄弟交游有关.张籍婚娶的时间当在元和初年,时已年过不惑.张籍与胡遇密切交往始自元和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