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在哈佛大学  相似文献   

2.
学生把心中的问题作为一种财富存入问题银行,问题银行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通过实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有需要进一步辨认的问题,有应该合并的问题,有探究失败的问题,有探究成功的问题,也有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若能及时得到解决,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家哈尔莫说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创设问题,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一堂课,"问题"创设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堂没有"问题"的课,应该说就是有问题的课.因此,认真探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设很有必要,而且很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问题意识"教学的核心是问题情境.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  相似文献   

6.
学生把心中的问题作为一种“财富”存人“问题银行”,“问题银行”便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通过实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有需要进一步辨认的问题,有应该合并的问题,有探究失败的问题,有探究成功的问题,也有探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若能及时得到解决,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使用了以下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创新。学贵有疑,有疑问才能促进思考。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于解决或疑惑的问题而产生一种怀  相似文献   

8.
陈悦 《广西教育》2008,(10):41-41
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郭子其 《历史教学问题》2007,(4):111-112,34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问题能力差,学生的问题能力依次表现为:没有问题,即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有一些问题,但问题处于混乱无结构状态;有一些  相似文献   

10.
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思考源于疑问。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情境对探究教学和“数学情境一提出问题”教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能否揭示数学对象的本质,数学问题情境分为无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假性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和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三类.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等原因使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们的兴趣不同.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分为潜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和实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实在有意义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归宿.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课堂上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氛围,在精心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有目的性、启发性。提高课堂有效性要做到:巧设悬念,让问题有"趣";扣紧目标,让问题有"准";激发思维,让问题有"思";循序渐进,让问题有"序";情真意切,让问题有"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注重为学生的学习营造相应的认知情境,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但"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方向性;三、"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思考性;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难易性;五、"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实践性;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参与性;七、"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冲突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寻求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教育工作者困惑:为什么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上学后的问题越来越少,到高中竟然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超 《中小学电教》2009,(12):92-92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一位伟人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  相似文献   

18.
承萍 《考试周刊》2012,(47):84-84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标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相似文献   

19.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形象生动地概括出了问题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数学学习而言,问题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作用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那么,小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之源泉。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问题才会有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学生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