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旭明 《生活教育》2012,(11):22-23
高考临近,"学生集体打吊瓶"的微博引发网友关注。5月4日晚上,一名网友发布微博"湖北省孝感市第一高级中学惊现‘吊瓶高考预备班’轰动全校",并配发4张"众学子在教室内边打吊瓶边学习"的图片。图片中,偌大一个教室内多名同学的桌子旁边都挂着一个吊瓶,桌子上书本堆成了小山。  相似文献   

2.
熊丙奇 《教育》2012,(5):10-10
湖北“高考吊瓶班”引起舆论的关注已有时日,不少媒体批评学校的做法。可是,却有不少家长询问,是不是打氨基酸真有用,如果有用的话,也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吊上一瓶。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招生》2011,(10):54-56
在今年高考录取的时候,一个抢眼的称呼在网上、报刊上冲击着我们的眼球,那就是被媒体热炒的成都“最牛文科班”——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高2011级4班。“最牛”,牛在何处?且看,全班54个学生,3个已经留学国外,参加高考的51个学生中,49人上了重本,19人上了600分,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就有9人。  相似文献   

4.
梁好 《教育》2012,(15):5
日前,一组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同学集体在教室打吊瓶的图片引发关注。图片显示,教室内吊瓶林立,场面颇为壮观。孝感一中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为了不耽误学生复习,也省得学生们在医务室和教室之间来回跑,所以  相似文献   

5.
重点高中保送上大学的例子不少,但中职生“保送”上二本院校的,还不多见。据武汉市教育部门透露,今年,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石慧敏等8名“高考班”学生,参加了教育部、全国供销总社联合组织的本科师资班“保送”测试。  相似文献   

6.
鲜事     
高校开设“淑女班”培养现代淑女;重庆一46岁农民今年第五次冲刺高考  相似文献   

7.
罗德宏 《成才之路》2010,(36):I0015-I0015
“国内名校通过联考等多种办法‘掐尖儿’,但不少中学尖子生提前选择出国留学。”日前。本市一所知名中学校长坦言。该校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学生准备申请留学哈佛.打算放异国内高考。记者日前从北京多所中学名校获悉。包括四中、实验中学、十一学校等示范高中。出国班”今年纷纷“扩招”.其中北京四中就读出国班的高三学生人数预计比去年上涨三成。  相似文献   

8.
融冰 《甘肃教育》2011,(16):16-16
据媒体报道,河南大学设立三个专业班,“作家班”、“新闻发言人班”、“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参加今年的高考招生。此消息一出.便引起极大关注,人们议论纷纷,争议很大。  相似文献   

9.
据《深圳特区报》消息,最近,受邀参加《深圳特区报》"名家论坛"的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针对历年来社会上取消高考的声音以及近日出现的湖北孝感的"吊瓶班"、东莞的"赤膊班"等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很多人认为高考就是万恶之源,觉得取消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取消了会更乱。"他认为,高考取消后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免试推荐上大学,免试推荐的结果是"开后门"成风,社会不公成风。"高考改革关键不是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高考:山西省实验中学152班全班60名学生全部达本科录取线,达到600分以上有59人(山西一本线为571分、二本线为531分),名列全省理科前十名的有4位。1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约占“两校”山西省理科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152班创造了山西高考史上前所未有的班级最好成绩,被人们誉为“三晋第一班”。是什么成就了152班,实现了整体的跨越?班主任樊玉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生”为友:激荡心灵的互动能担任省实验中学实验班班主任无疑是幸运的。但是,三年前,当樊玉仙被告知担任152班班主任时,她却找到校长:“我来时间不长,又是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1.
瞿方业 《甘肃教育》2011,(11):18-19
高三学生放弃国内高考选择“出国班”引发的争议尚未消散,北京部分中学名校已悄然启动高一年级“出国班”.每年学费为8万到10万元左右。分析称,低龄留学正成为一种新趋势,同时也带来“公办教育资源被挤占”等诸多争议。《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崇庆县羊马职业中学,有个财会班。近两年,这个班连续被评为县先进班集体。今年又被评为成都市的先进班集体。班主任李春瑜于1984、1988年两次获县“先进德育工作者”称号;去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受到四川省教委的表彰。同志们说:“这个班的成绩来之不易,李老师为学生们操碎了心。” 一、她深入到了学生家庭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光明)记者近日从江西省南方希望中学第二届“希望之星班”高考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特困生圆了大学梦,27名“希望之星班”的孩子100%上了高校录取线。由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江西教育电视台共同创办的南方希望中学是中国第一所希望中学。自2000年以来,该校连续两届设立“希望之星班”,免费培养曾经受过希望工程资助、家境贫困、渴望继续学业的孩子圆大学梦。2001年,首届“希望之星班”48名学生参加高考,有45名孩子高考成绩上了大专录取线,上线率达94%。今年,南方希望中学第二届“希望之星班”2…  相似文献   

14.
今年秋季,我又被安排到补习班教学,而且兼任高三22班的班主任.高三22班是补习班,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对照当年高考成绩和9月入学考试成绩,发现22班存在着一个对升学考试来说是致命的问题:学生偏科现象太严重.同年级其他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请尊重孩子     
上四年级的女儿回家边说边笑:“今天上数学课时,我们班老师很生气,她让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站起来,用手指着数——一只、两只、3只……共15只!”“她为什么不说一个学生或一位学生呢?”我惊奇地问。“我想她是把这些同学当成小动物了!呵!呵!”女儿想了想笑了,“反正我没被点着!”  相似文献   

16.
李老师的做法是为了迎合高考、迎合社会、迎合学校、迎合部分家长,而现在那些屡禁不止的重点校、重点班,以及所谓的实验班、潜能班、交流班、特色班、特长班、兴趣班等名目翻新的“障眼法”,不也和李老师的做法如出一辙吗?都是利用了“一俊遮百丑”的公众评价机制把教育办成功利性“怪胎”。每年高考结束以后,都看到一些高中打出“XX学校有X名学生录取清华、北大”等字样的横幅标语.用心何在?彰显“一俊”而已!从来没有看到哪所学校在高考结束后打出“XX学校有X名学生名落孙山”“有X名学生三年只学会了考试”  相似文献   

17.
那时,我们班是全校有名的混混班,只要一谈起我们班,没有不“谈班色变”的。我曾经也是个好学生,可是粪坑边站久了,难免会染上臭气,虽然起初我还孤芳自赏,可最后还是被周围的人给“同化”了。  相似文献   

18.
刘达 《数学教学》2005,(1):41-42
2004年的上海市数学高考试题依然延续了能力立意的原则,再次出现了一些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新题.笔在解答今年上海高考理科试卷第20题的同时,自己的思维也不断被问题所激发.这里,仅将本人的一些探究写下来,与各位分享“边解题,边联想”的点滴收获.  相似文献   

19.
熊晓东担任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97届高三(4)班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其中21名学生被“本——硕——博”联读班等各种实验班提前录取,占全班人数的49%;其余学生数学高考平均成绩134分,全部被著名大学录取。  相似文献   

20.
当考场变成了“战场”,就会没有假期,就有了“吊瓶班”“赤膊班”,就有了“高三班主任不堪重负,服毒自杀”。我的思绪穿梭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在想:这难道不是“教育之殇”?于是有了以下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