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前言众所周知:热能的直接和间接利用分别对应热量传递与转换现象,热量传递与转换现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最普遍的物理现象。涉及热能利用的各种热力装置和热工设备不仅在能源动力类专业,而且在材料、化工等各种工业中都有。因此,为使非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热工学理论基础、为提高我国的用能与节能水平,开设热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国家热工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的相关要求,热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两部分。热工课程的教材名称种类很多,如热工基础与应用、热工基础、热工原理、热工学(以下简称热工学)。…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用能、节能及环保意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开设了36学时的热工基础课程。热工基础课程依托于能源与动力类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和传热学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达成了预期的培养目标。本文主要针对热工基础课程开设以来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及现有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热工基础>是轮机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基础课,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热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必要性、原则、方法与步骤、内容及应有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是无机功能材料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课程设计教学的开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前《热工基础》课程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改革,根据《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了《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新举措,改革《热工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注重锻炼同学们自主思考问题、创新思想及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热工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的改善,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被激发,动手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虚拟仪器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利用模块化的功能硬件和应用软件来完成信号采集、数据测试分析、结果表达处理等众多功能。将其应用到热工基础实验中,通过建立"热工基础虚拟实验室",代替或补充部分热工实验教学,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达到人人可操作的层面,解决实践教学发展要求同实际实践场地之间的矛盾,充分满足每个学生进行热工基础实验的要求,解决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时间安排不协调问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热工基础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简要回顾热工课程教学的历史后,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工业发达国家近十年热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与教材编著情况,最后提出对该类课程发展的一些思考和意见。认为,热工基础类课程作为介绍热能的有效合理利用及转换与传递规律的课程,应当成为工科类学生的一门公共技术基础课。  相似文献   

7.
热工过程与设备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在本科生完成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燃烧学等专业基础课以及工业热工基础等专业课的学习后开设的.详细介绍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的在讲授过程中怎样良好地与以上课程结合起来,怎样系统地融入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热工基础的教学实践,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指出了热工基础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与传统教学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同时指出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多种热工流体基础教学实验台。在热工流体基础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热工流体综合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周"2个实践环节,构筑多层次、一体化、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热工流体实验教学体系。自行开发了发动机虚拟拆装教学平台,与行业企业间采取了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较为灵活的"3+1"和"3.5+0.5"等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开展校企联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通过能源动力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拓宽了就业范围和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在热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从热工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外环节、实验教学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基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教改实践。“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专业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门课程,在理论知识和科研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利用此专业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意理论体系的贯通融合,对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组织及相应的教学方法作初步探讨。教学模式的设计创新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与创新精神、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意识与探索精神、高校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教改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以学生为本,具体包括:从“双基”到“四基”;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问题中心课程等多类型课程体现目标;学生建构的课程设计,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这些目标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课程设计、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开放系统的课程设计等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职“热工理论与流体力学基础”课程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热工理论与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层教学改革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针对学生特点,就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科学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展开论述,对可能遇到的难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课程是高职院校非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民族班的学生也不例外,但是民族班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探讨了这些困难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教育最高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校基础课程。探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自然渗透.通过情景体验教学、实践课练习等达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进行改革。文章认为,《法律基础》课的法律理论知识可通过强化课堂案例教学及实际操作,来把握其法律精神,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运用,并且将课堂的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如参与海南省法律援助中心的活动等。同时,对该课的考试方法也应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教学管理等方面总结在此课程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相似文献   

19.
以食品分析课程的建设为改革对象,总结了食品分析课程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建设成效。构建了食品分析课程“两基本两能力”的培养模式;更新与优化了教学内容,强化了学生标准意识;引入了网络教学、仿真实验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热工基础》是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面向机械设计专业及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拓展机械专业学生在能源动力方面的知识贮备,并使其掌握传热学与热力学两大基本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本文基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结合笔者的从教经验,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大方面对《热工基础》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