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中医药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为医、教、研提供信息服务的窗口 ,在新形势下其信息工作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 ,也成了各个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难题。下面就我馆在这方面的尝试作一些简要的介绍。1 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 ,扩大文献信息服务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建于 1999年 ,拥有 5 86电脑10 0多台 ,还配有VCD机、电视机等 ,通过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电子阅览室为我校医、教、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 ,在电子阅览室…  相似文献   

2.
张扣女 《图书馆杂志》1995,14(3):51-51,28
我馆中文现刊阅览室展出期刊2000种左右,管理一年半的刊18523册。1994年平均每天接待读者335.3人次。面对众多的读者和成千上万册刊,我们是如何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加强中文现刊的科学管理呢?我们采用了中文现刊定位排架法,即在保持分类排架的科学体系下,给某一种刊定一个排架顺序号。定位排架号的具体做法是:在定位排架前,需先按专业类别把刊分好,大致按刊号排一个秩序(我馆刊号是按分类取号),然后开始给定  相似文献   

3.
论文就目前电子阅览室通过校园网上网而实IP有限的问题,结合我馆实际介绍了用一台装有双网卡的计算机作为代理服务器,利用代理软件Sygate实现电子阅览室只用一个实IP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4.
电子阅览室利用虚IP和Sygate上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就目前电子阅览室通过校园网上网而实IP有限的问题,结合我馆实际介绍了用一台装有双网卡的计算机作为代理服务器,利用代理软件Sygate实现电子阅览室只用一个实IP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文就目前电子阅览室通过校园网上网而真实IP有限且存在安全漏洞的问题,结合我馆实际介绍了用一台装有双网卡的计算机作为二级代理服务器,利用代理软件ISA2000实现电子阅览室只用一个实IP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上网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馆提高现刊阅览室管理效率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馆现刊阅览室管理有一些缺陷,经察析主要矛盾,现已对症解决。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论丛》2009,(4):21-26
我馆新馆1996年建成,建筑面积3022.67平方米。阅览座席共303个。少儿阅览座席61个;共有电脑53台。供读者使用的电脑数量共36台,其中: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数量33台;盲文室2台;供读者检索电脑1台。接入5兆光纤。  相似文献   

8.
我馆现刊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是重要的文献资源,具有种类多、出版周期短、信息容量大等特点,期刊信息资源无论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探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作为全省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现刊阅览室.从1988年就开始实行现刊全开架阅览。1995年10月.福建省图书馆迁至新馆.现刊开架阅览室的阅览环境得到全新的改善,现刊开架面积370平方米.拥有130个座位.陈列着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综合类共3400多种中文现刊,按期刊所属学科分类排架,期刊开架能让读者直接揽选.方便阅读,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新馆开馆以来,日均接待读者近300人.归架期刊1600册。省馆现刊阅览室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是省馆各阅览室中开放时间最长.拥有读者量最多的阅览室。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论丛》2009,(4):42-48
1979年5月,江夏区图书馆正式成立。目前,我馆馆舍面积2550平方米,馆内设有贤齐电子阅览室、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少年儿童书刊借阅部、成人图书音像借阅部、采编部、辅导部、过刊典藏部、汽车图书馆和小天使文化学校等十个业务服务部门。  相似文献   

10.
严于理 温于情——以人为本当好馆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仁近 《图书馆论坛》2001,21(4):103-105
常言道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转眼我到暨大图书馆担任馆长工作已五年有余 ,并“超期服役”直到 2 0 0 0年 6月才从馆长岗位上退下来。回想这 1785个日日夜夜 ,其中的感受可谓酸甜苦辣 ,五味俱全 :既有始料未及的成功的喜悦 ,也有“好事多磨”的感悟。几年来 ,我和馆领导班子齐心协力 ,依靠群众 ,依法治馆、从严治馆 ,实行“三定一聘”引入竞争机制 ,开展“优质服务评比”活动并使之制度化 ;将原来闭架或半开架的书库改造成全开架服务的阅览室 ,延长了开馆的时间 ;建成了图书馆局域网、电子阅览室 ,继而实施局域网的改造和扩容 ,构建了 …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的实际做法为例,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服务以及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6):107-107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2万平方米,一至六层依次设置现报刊阅览区,图书阅览区,工具书、教学参考书、过刊、外文、艺术专业及特色文献等阅览区共14个。现有藏书71万册,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电子期刊5000余种,专业数据库6个,以及丰富的视听资料和网络数据库资源。馆藏分布合理,并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全馆阅览座位2100个,各阅览区实行藏阅合一的开放格局,一站式服务,并设置数十台自助检索及电子文献阅览终端。  相似文献   

13.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8):149-149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2001年由山东工程学院图书馆和淄博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分东西两个校区图书馆,现一馆四舍,馆舍总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3.5万平方米的新馆正在建设中),馆藏图书337.9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26万种),中文现刊17000余种(全文电子刊14000余种),西文现刊8000余种(纸质现刊200余种),电子资源数据库133个。根据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入藏各类各专业文献,馆藏特色已初步显现,形成了理、工、文相结合,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经管、文史、生物等多学科藏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琼 《贵图学刊》2003,(1):63-64
从贵阳医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和服务入手,对今后我馆电子阅览室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各高校图书馆的书刊损坏(包括丟失、撕页、圈划等)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现象所导致的恶果已直接影响了图书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稳步进行,引起了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下表是我馆期刊现刊阅览室的一次撕刊抽样检查情况的统计,从中可对读者损坏书刊的严重程度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近年我国物价呈上涨趋势。各种报刊价格急剧上涨。以《人民日报》为例,1988年年定价36元,1989年为72元,上涨了100%。全国刊物订数随之大滑坡,各级图书馆因经费不足,对部分常订刊物也不得不忍痛割爱,只留下一些廉价的杂志维持阅览室门面。在严竣的形势下,我馆采取了种种对策,使教工、学生两个阅览室报刊费只由3,750元增至4,875元,仍然保持了订刊331种、报纸42种的水平,基本上能满足两个阅览室的需要。下一年度订阅报刊已经开始,现将我馆去年之对策简介如下,供各图书馆及兄弟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检索咨询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浅谈了网络环境下高校馆的文献信息检索咨询服务,并结合我馆实际,从建立网站主页、开展宣传、网络用户教育培训、建立全文电子期刊导航、建立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图书检索、催还、预约、续借与馆际互借;查新咨询、专题与定题、文献传递、建立重点学科导航网站与特色数据库、中外文数据库和引进数字化文献;做好免费试用数据库等服务进行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8.
在总分馆模式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存在以下难点:总分馆之间网络模式有所局限、工作人员数量不足、读者上网行为管理缺失。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可以采用"外网出口唯一、管理平台唯一、总分馆网络一体化集中管理"的创新思路。嘉兴市图书馆采用该思路改造线路、投入设备,对公共电子阅览室进行了集中管理,为总分馆模式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电子阅览室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华 《图书馆论坛》1998,(1):27-28,5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图书情报界已步入了一个自动化、网络化时期,这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完成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型图书馆的转变,图书馆工作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我馆电子文献信息部正是顺应这一新形势而成立的,其电子阅览室对台微机组成的多媒体局域网,同时又通过校园网、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与Internet连接。这种网络布局,使得用户在网上不仅能查到本馆信息、本校信息,更能获取Internet这一巨大知识宝库丰富的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电子阅览室自对外服务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如何用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第一个大规模全文现刊集成化电子期刊,结合我馆的具体应用实践,对其特点、功能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全新检索工具,提高文献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