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国际人才,日本去年推出了"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并实施一系列新政,很多人认为日本留学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但是留学机构对这个日本留学新政表示谨慎乐观,因为新政对日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促进更好的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  相似文献   

4.
“地铁里英国人都在看报纸,可是车又晃空气又不好,我根本没心情看书。在中转站穿过长长的隧道时,我觉得自己简直像一只鼹鼠。”——这是100年前,因《我是猫》《小和尚》等小说而为人熟知的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先生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写的书信中的一段。夏目先生于1900年由文部省派往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母校东京大学教授英国语言文学。于是,从那个时代起,就有了许多向往到英国留学的日本学生。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同样是学英语,那就到标准英语的发源地去学优美的英语吧!”  相似文献   

5.
有关秋瑾加入光复会的时间,学术界一直未有定论,年谱的记述也欠缺有力的证据。郭延礼《秋瑾年谱》主张秋瑾于1905年夏历三月中旬加入光复会,但论证有可疑之处。此外,有关秋瑾第二次到日本留学的时间及秋瑾第二次留学回国的时间,郭氏年谱都有具体叙述,但论证也有可疑之处。其后出版的秋瑾年谱很多都依从郭氏之说,而没有进一步辨证。通过考察秋瑾及其作品,再结合时人记述,可以为秋瑾加入光复会的时间、第二次到日本留学的时间及第二次日本留学回国的时间作详细的辨证。  相似文献   

6.
一、留学的种类从经费方面来看,留学的种类有三种:(1)公费留学;(2)私费留学;(3)保证金留学。公费留学是依靠外国政府或政府各机关的奖学金留学。现在,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印度、以色列、加拿大、奥地利、阿联、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瑞典等国家支付奖学金,从日本招收留学生。这些国家都正跟日本文部省取得联系,把留学生接受到客国去,安排到所入的大学、学校里。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舞台上随着日本地位的提高,有关各个领域里的国际交流正在日益频繁起来,在留学生交流方面也沿着扩大的方向前进。一、日本留学生一九七二年,从日本约有七千九百名日本学生以留学为目的到各国去,将其留学目的地按地区来分类考察时,情况如下:北美百分之五十,欧洲百分之三十三,其他地区占有百分之七,以欧美为中心(见附表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是美国(三千八百四十四人)、西德(六百七十四人)、法国(六百三十九人)和英国(五百七十八人)。  相似文献   

8.
在考虑去日本留学时,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准备先到语言学校学习。现在,在日本的语言学校中学习的人,其主要目的或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或是为了进入日本的大学、研究生院、专门学校深造,学习的目的日趋多样化,学员的国籍也日渐多样。在日本的语言学校中,不乏追求独特风格而对课程设置不遗余力的学校。所以,留学时最好能找到一所课程设置对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有帮助的语言学校。  相似文献   

9.
英国每年吸引许多留学生前来就读,很多人是自费留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获得经济资助。英国设有不少奖学金项目,以资助中国学生到英国留学。  相似文献   

10.
许雎宁 《留学生》2013,(1):46-48
辛亥革命前我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其中留学日本学生人数达2万人,留学美国学生约800人,留学欧洲有500多人。在辛亥革命从兴中会成立到武昌起义再到民国创立的过程中,我国留学人员特别是留日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并加以梳理后认为,留学人员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这样加以概括:留学人员是资产阶级民主和革命思想的宣传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反清武装斗争的策划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11.
110年前的1896年,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6-1911年,这是留日潮的兴起和第一次高潮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12-1930年,是留日潮的发展和风波迭起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31-1945年,是中日战争和留日潮的曲折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46-1976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第五个时期从1977年到现在,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恢复和新高潮时期。中国人留学日本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110年来中国留日学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留日学生是中日友好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2.
【学习指南】在考虑去日本留学时,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准备先到语言学校学习。现在,在日本的语言学校中学习的人,其主要目的或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或是为了进入日本的大学、研究生院、专门学校深造,学习的目的日趋多样化,学员的国籍也日渐多样。在日本的语言学校中,不乏追求独特风格而对课程设置不遗余力的学校。所以,留学时最好能找到一所课程设置对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有帮助的语言学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远离留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在“远离留学”的潮流里,日本人赴美国留学人数的成倍减少尤为突出.但日本人究竟是“远离留学”,还是“远离美国留学”,并没有引起日本学界的足够重视和专门研究.本文首先揭示日本远离美国留学的现象,进而从国家政策、经济情况、高等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日本人赴海外留学,尤其是赴美国留学人数逐年递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905年,26岁的李叔同先生,在刚办完慈母的丧礼后,满怀“破碎河山谁收拾”的感慨,抱着以艺淑世的理想,东渡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成为我国留日学生专攻艺术第一人。留学期间,李叔同主要从日本著名油画家黑田清辉学习绘画,兼学音乐、戏剧,并开展诸项艺事活...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在外国留学的有四种:(1)公费留学;(2)各种基金留学;(3)私费留学;(4)保证金留学。这是从经费方面分类的。 (1)公费留学是依靠日本政府负担经济,或依靠对方政府的奖学金,由日本到美国、西德等三十多个国家去留学。一九六三年度有六百四十三人公费留学,其中三百五十人是根据日美教育交流计划(富布赖特法)出国留学的。 (2)各种基金留学是用财团、商业公司的基金去留学。具有代  相似文献   

16.
110年前的1896午,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的历史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潮流几起几落,持续百年,绵延不断,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想着重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地回顾这110年中国人留日史的历程及其对今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小牧 《海外求学》2004,(12):42-43
自去年11月,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调整赴日留学政策以来,中国留学生赴日本求学的难度相对增大。据日本有关媒体报道,4月12日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汇总的一项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4月申请入学的外国留学生签证率不足五成。而其中中国留学申请者的签证率则跌至26.6%。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日本留学考试]毕竟是一种新的招考方式,人们对它还不会像应对雅思、托福那样有所参考和借鉴,面对即将在我国开始的[日本留学考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在亚洲其他国家已经开始的考试,从形式到内容为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较大的帮助,参加[日本留学考试]做到旗开得胜。  相似文献   

19.
日本曾一度收紧留学政策,加强了对留学生学费支付能力、日语水平等方面的审查。去年,日本从严审查外国留学生和就学生的入国资格,特别是对我国的申请者提出一些非常苛刻的条件,致使去年4月份入学的留学、就学签证申请者70%以上遭到拒签,这是十分不正常的现象,违背了日本政府制定的开放式留学政策,也使日本大量的日语学校和一些私立大学面临生源危机。  相似文献   

20.
最近,日本法务省向日本的大学、短大、专修学校和日本语学校等部门发出通知,决定从明年4月以后,对留学生和就学生的入国审查趋于严格化。严格审查的重点对象是中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据日本语振兴协会的抽样调查(在166个学校中有30个学校回答)结果显示,在福建省及东北三省的中国人申请者中,留学资格不被认定者达90%,其中吉林省168人,福建省117人,辽宁省30人,黑龙江省13人,其他57人。当地华文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