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割据的混战局面,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是历史上真正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创制的封建政治体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完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被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盛赞为“千古英雄”、“千古一帝”。然而,秦始皇功大过亦大,他在位期间穷凶极奢,赋敛无度;严刑酷法,滥杀无辜;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导致秦朝统一后仅仅十几年就迅速败亡。秦朝的兴盛、统一与灭亡,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迪。千百年来,研究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的文章、专著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但是,历史学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时代总是能够赋予研究对象以新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齐国原是西周初年在今山东东部建立的一个诸侯封国,起初,齐国只不过是一个不足方百里的小小的宗族殖民据点,后来由于姜太公、齐恒公、齐威王、齐宣王等历代国君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使齐国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大国,总结齐国强盛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表述欠妥。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是“从分散走向整合”。分散是指缺乏联系。一提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想到的是,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从此,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这里用“分散”一词是可以的。而材料一所说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固然指民族间彼此隔绝,但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则显然是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统一与整合是有差别的,整合是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这里的统一则是指归于一致。答案用“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表述才比较恰当。这样,与教材的表述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论述秦汉文化的特点时有这样一段话:“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P47)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是秦汉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而第37题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这一变化。当然,在统一前提下,秦汉文化的多样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 我曾经面向南京市玄武区全体历史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课题足“伐无道,诛暴秦”。本课内容在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重点课。上承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下启民富国强的西汉王朝,在教学内容中起衔接作用。教材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导入新课]在音乐的伴奏下播放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学生阅读后,教师提问:“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秦朝统一中国。”由此导入课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教学过程]一、“秦王扫六合”1.秦朝统一的背景和原因简短的过渡语:秦国是如何实现对全国的统一呢?我们先回顾一下秦统一前的状况。多媒体播放“战国七雄”形势图,设置“历史沙龙”。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七雄并立争霸的局面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发言。此时的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6.
“逆取顺守”之假说,是在汉朝建立后,为避免重蹈秦朝覆辙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内容包括:打天下与守天下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逆取顺守”的关键是统治要有以民为本的思想,“逆取顺守”是必须遵循的历史规律。在秦朝,曾经具备过转变统治政策的可能性,但由于秦朝的历史化传统和秦始皇、秦二世个人性格等因素,使这种可能性化为了泡影。“逆取顺守”之假说的提出,对于后来统治抛弃法家学说中赤裸裸的暴力统治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包括秦、西汉、新、东汉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秦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现行统一高中《中国古代史》在《秦朝的统治》一课中这样表述:“……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这里提出了秦朝田租的征收标准。按其表述根据史实,我们应怎么理解呢?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以井田制为中心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封建田赋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当时田赋征收有“税地”之说。《商君书·垦令》记载,“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以及《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可见当时把粟与土地作为田赋征收依据。高中课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节也讲到: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是按土地的多少和好坏征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封建统治者在不同时期所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当时和后世的发展。但是这两者又有其不同之处,本文从性质、方式和影响三个方面详细解析秦朝焚书坑儒与清朝文字狱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将第 12课的课题标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些论著也有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够确切。秦朝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朝未建立前 ,秦国的国君同“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一样 ,均称王。公元前2 46年 ,秦庄襄王死 ,嬴政即位为秦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到战国后期 ,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超过了其他六国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嬴政即位后 ,顺应历史发展 ,加紧了兼并六国以实现海内统一。从公元前 2 3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 ,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  相似文献   

11.
从艺术的起源看,文学艺术是有功利性的,在文学艺术产生之初,它总是与原始人类的生存需要紧密联系着,或者是精神方面的,或者是物质方面的;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文学艺术的功利性的认识也各有特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不存在非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点,功利的美学观在中国始终占统治地位;在西方、模仿说几乎“雄霸”西方文化领域两千年,有着广泛的影响。模仿说本身就承认文学的功利性,但是非功利性的美学观也成变非常重要的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12.
[课标解读]1.了解秦兼并六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探讨秦朝统一的意义,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解秦朝时期的两项伟大工程——长城和灵渠。  相似文献   

13.
一、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 1.秦朝封建政治制度的创新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后,及时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巳的教训,对国家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法家思想作为其政权建设的理论依据;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法律。其结果是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笔者作为评委参加了市高中历史教师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比赛以人教版“必修Ⅰ”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为题,要求选手站在新课程的高度诠释全新的高中历史教材。但结果却令人失望,表现在: 1.子目录被视而不见。8位选手中竟然有6位抛开课题和子目录,按秦朝的统一、发展和灭亡的时序展开,这种普遍“把新教材纳入旧教材”的做法令人始料未及。2.栏目项被置之不理。新教材栏目众多、内容丰富、层级更高,诸如“探究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15.
一、部分提示未“提示”课前设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提示” ,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思想 ,然而有些提示虽然语言颇有特色 ,但提出的问题大而难 ,也就难以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 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 :长平之战、秦灭六国的时间及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都城和疆域等。而课前提示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你一定很想知道 :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究竟有什么贡献 ?怎样评价他的功过 ?匈奴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滨州学院学报》2019,(5):66-69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在周朝是齐国领地的一部分。齐国的历史文化对东营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影响深远。东营市域内流传的黄河口民间歌谣承载了丰富的古齐文化内涵:农商并举、尊重实际的务实精神,积极进取、崇尚功用的人生态度,以及重兵尚武、富国强兵的兵学思想。上述古齐文化以歌谣为载体,每种文化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歌谣中都有具体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活”、“巧”、“悬”。   所谓“活”是指活开头。教师设计好导言,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它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如讲初中一年级“秦朝的统一”时,教师先在黑板上按战国七雄的位置画出七个小方框,请学生上台将七国名称写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再用问题导入新课:“秦到底是怎样灭六国得天下的呢 ?得天下后又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国家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巧”是指巧过渡。过渡语要启发思维、引人入胜。如“三国时期”第一子…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说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在这必然的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和艰辛,有秦顶层设计的未雨绸缪,有一群想为秦的兴盛而鞠躬尽瘁的门客,更有秦的千千万万的子民的辛苦劳作,才有了秦的统一。秦带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次踏上战国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再回味秦朝统一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我们祖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多少年来,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友好邻邦日本和东南亚各国,广泛传播开来,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所以,许多国际友人盛赞中国是书法的故乡。这是我们的光荣。我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真可谓源远流长。对于书法教育,我们的祖先是非常重视的,周朝的教育内容就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书艺”已成为一种专门学科了。到了秦朝,一方面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文字改革,实现了“书同文”;另一方面,“秦书有八体”,也证明了当时书法艺术的繁盛。秦朝的统治时间很短,虽然还没有建立专门的书法学校,但在统一全国通用文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笑话哈哈店     
老师的幽默 历史课上,老师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历史。一男生望着窗外神游很久,历史老师走到他的桌前。发现他的历史课本翻在秦朝这一页,于是叫起他问:“我们讲到哪儿啦?”此男生心虚地说道:“秦……秦朝。”历史老师大怒:“十分钟前,秦始皇已经死啦,五分钟前秦朝也灭亡啦,你还在秦朝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