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文修辞在中学教育的边塞诗词中有较多体现,并且前代边塞诗词互文性对后世作品也有较多的扩散和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学语文中边塞诗词的互文修辞分析,来探析互文性在边塞诗词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3.
王昌龄是盛唐有边塞经历且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其诗艺术高超,内蕴丰厚复杂,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相融合,超时空地关照反思边塞战争与和平,不愧为边塞正声,盛世壮歌,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北宋边塞词中表现的征人渴望立功边塞与久戍边地而思乡的矛盾心态,闺中少妇对征人的思念与关怀等主题,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士人对边塞复杂情况和战争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边塞词的创作。宋夏战争激发了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在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环境中,边塞词突破了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将边塞生活、民生疾苦写入词中,创造出雄壮激荡的风格,成为宋代豪放词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边塞诗作在群星灿烂的中国古代诗坛独树一帜。回顾了边塞诗作由西周到清代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边塞诗作的内容 :多方面展示边塞生活 ,不仅表达了乐观豪迈的精神 ,也流露出了念旧的愁绪 ,不仅展示了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 ,也流露出对民族和睦的讴歌。在形式上 ,边塞诗作语言朴实自然 ,融阳刚美与阴柔美为一体。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 ,社会体制 ,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表现边塞战争的创作中其关注的焦点和追求的目标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书信真实记录了边塞戍卒的生活和情感,为了解汉代边塞题材文学作品的创作环境,展现汉代边塞诗产生的社会背景,边塞诗与边塞战争的互动关系,边塞诗的语言风格、诗歌意象及表达技巧提供了重要材料,为考证上古征戍诗向边塞诗的过渡与发展提供了文本参考。将传世文献中的汉代边塞诗歌与出土简牍书信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汉代丝绸之路沿线戍卒书信的文学史料价值,对拓展丝绸之路文献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早期边塞文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边塞养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养生体育文化的重要的一支,是养生文化精粹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的地域环境、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冲击使得边塞养生文化具有其他地域养生文化的共性特征,也不乏有着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边塞地区养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期为边塞养生体育的传承与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军博取功利的吸引,词人本有的积极入世心态以及边塞文学传统的积淀等,促使唐末五代以写艳词为主的“花间派”词人创作了一些边塞词.然而。由于世易时移和花间词人本身与边塞生活的隔膜,《花间集》里的边塞词终究较多地缺乏盛唐边塞诗的阳刚之气,而只能是所谓的“盛唐遗音”。  相似文献   

9.
张华 《考试周刊》2011,(63):27-28
自古边疆多战事。壮士慷慨出玉关,连年的战火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边塞诗魂。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但边塞诗不是唐代仅有的,后代也有传承,广义地说,与边塞戍边生活有关的诗歌就可以视作边塞诗。那么,边塞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生活传达出哪几类情感呢?  相似文献   

10.
盛唐的诗坛,边塞诗派是主要的流派。期间,涌现出了众多的边塞诗人。他们参与了唐代的对外战争,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自己的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或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民族风情,或赞颂将士们英勇杀敌的勇武精神、建立军功的壮志,或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学苑教育》2012,(16):96-96
田园诗派与边塞诗派,是盛唐诗坛上的两大华彩乐章。田园诗人的天籁雅音,边塞诗人的黄钟大吕,构成了那个繁华富丽时代的二重奏。田园诗人们赞美祖国河山的明净秀美,边塞诗人们歌唱豪迈壮烈的征战生涯。他们记述严峻残酷的战争场面,描绘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展示戍边将士丰富的情感世界,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12.
刘勇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72-74,81
在唐代边战频仍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为建功立业远离家乡奔赴边塞,思乡怀亲成为边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边塞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借思乡之情衬托慷慨报国的雄心壮志,揭示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以及表达对战争的认识等等,从而将思乡怀亲主题与边塞主题完美结合,不仅赋予传统思乡怀亲诗以特殊的意义,也增强了边塞诗的审美内涵,使边塞诗更加厚重。  相似文献   

13.
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自商周始,一直为中原统治集团的北部边陲。本文从固原边塞地区各民族生活、争战的遗留物,特殊的边塞史事,胡汉相交的边塞民俗,风格独特的边塞文学艺术和众多的边塞历史文化遗迹等多方面进行记述分析,说明边塞文化是固原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南朝边塞乐府诗的创作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边塞诗均以乐府诗的面目出现,虽数量不多,但历代著名诗人均有此类作品。总体来说,南朝边塞乐府诗的创作处于一种萌芽阶段,但影响深远。南朝诗坛出现边塞乐府诗,既有乐府诗创作传统的影响,又与南朝的慕古风尚有关,而北朝诗歌的传入与南朝的享乐风气也都对南朝边塞诗歌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词史上,纳兰性德的边塞词独具魅力。作为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充满北方民族风情。受汉族文化影响,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在壮阔的境界中融入清新婉怨的情思,具有浓郁的感伤情调,在边塞词坛上独树一帜。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又让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带有浓郁的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16.
边塞诗四首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尤高。这些诗人大多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  相似文献   

17.
赛马     
从前,有个国王酷好赛马。他说:谁和我比赛骑马,他若能先到边塞,奖黄金百两。一位大臣与国王赛马。他俩一起上马,同时从都城出发,向边塞跑  相似文献   

18.
唐代边塞战争是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代的战争,如何评价唐代边塞战争的性质,关系到对反映这段战争的诗歌的评价。本文认为,虽然唐王朝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政权王有攻伐,但从战争的起因与发展来看,几次主要的边塞战争如唐与突厥、吐蕃等都是唐王朝受到侵略后才予以反击的,其反击的政治目的是“保境安民”,其军事战略是“积极防御”,唐王朝的防御与反击属于正义之战,反映唐王朝边塞战争的诗歌多是充满爱田激情的好诗。肯定唐王朝的边塞战争为正义之战,肯定唐代边塞诗为爱国主义的好诗,不会影响今天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清初词坛名家纳兰性德以他抒情感伤为主题的词作而引起后人关注,与之相媲美,其吟咏边塞之词从主题内容到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创作边塞词数量之多可谓超越前人,而其中透露的一代历史兴衰之感更渗透了他客观历史价值及主观生命价值的独特体悟。本文即对他的边塞词从创作内容与内在思想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古代边塞诗起源于何时?论者或以为起于隋代,或以为起于六朝,或以为起于乐府古题。说法不一,皆未溯流探源,说中肯綮。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为特定表现内容的边塞诗的产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盛唐是边塞诗繁荣发展的时期。但论者说:“边塞生活不始自盛唐。”那么,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以及反映了这种战争生活的诗篇最早又始于何时呢?我们以为,古代边塞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源远流长的传统应该追溯到《诗经》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