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武汉300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囿于媒体传播与科学信息传播间的错位以及科学家的缺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风险沟通中的传播效果十分有限;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政治面貌与社会资本对于转基因议题的接受度大致成正相关。为提升"转基因议题"的媒介传播效果,需关注大学生对媒介由"偏听偏信"到"普遍不信"极端化发展趋势的潜在风险;政府与科学家应主动公开发声、与受众互动沟通,成为"转基因议题"知识生产的核心信源,还原其科学问题本质;需厘清媒介传播与媒介科学信息传播间的异同与障碍,改变媒体报道框架、增强公信力;在风险传播实践中还应重视大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性别视角以及社会性别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性别与传播交叉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过,基于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该研究领域已然分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分别是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主体的"性别传播研究",和以传播学理论为主体的"性别与传播研究"。本文将阐释这两个基本范畴和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各自的特征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图书馆的本质在于知识,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知识传播,知识传播应体现人文精神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功能。认为把图书馆视为一种知识存在,有助于深层揭示图书馆特有的知识秉性,准确地揭示现代图书馆是"知识图书馆"的本质;用知识传播功能审视图书馆,有助于深刻理解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提升图书馆的核心能力和社会价值;在知识传播中体现人文精神,有助于知识与人的良性互动,使图书馆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林堃  魏丹 《东南传播》2012,(12):127-129
从表面看,名人广告中名人的传播影响力和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信息与受众之间"扮演"传播中介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名人就是意见领袖,但是作为传播学中的专有概念,意见领袖与名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名人效应是因"名人"而有"效应",或者说是因"领袖"而构建"意见",而意见领袖是因"意见"而成为"领袖"。鉴于此,本研究基于传播学的专业视角,对比区分这两种实质上不同的传播影响力,为受众更好地辨别名人广告中名人的"伪意见领袖"身份。  相似文献   

5.
人类情感从其传播上说,是一种有意义的文化象征交流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支撑力量和创造力量。情感需要激发、需要互动、需要共享。大众传媒是塑造情感文化、传播积极情感的重要手段。《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即在于打造了一条"互动仪式链",从而唤醒了情感、激发了情感,使情感的正价值、正能量得以传播,通过"互动仪式"这个舞台,一方面营造了新的真诚、平等、尊重的互动情感空间,另一方面也展现、传播、建构了一种新的情感文化,在塑造情感文明、推动社会团结、建构公共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的电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传播学所关注的对象.尤其在全球化语境下,一种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仪式",在构筑"认同的空间",提供"认同的力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拜祖大典"、"中国记忆"、"香港回归"等媒介仪式的考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历经廿载,互联网从信息传播工具演变为集信息发布、交互、利用、交易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网络构成了当前社会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虚拟空间"演变为具有独立结构、形态和文化特征的"网络社会",并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相互砥砺,成为推动现实社会变革、解构和重塑的重要力量。作者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对新兴事物的认识局限,致力于围绕互联网自身特征和特殊问题构建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首先,在报道的着眼点和指导思想上,要确立知识经济的重要地位。要把新闻报道的重点逐步转到知识经济上来,为知识经济的发展鸣锣开道。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信息、教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要在全国人民中广泛宣传知识、信息、教育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国掀起学习知识、重视教育、运用信息的热潮,使我国迎头赶上世界知识经济大潮。新闻从业者是站在时代巨轮前的"哨兵",是报春的"燕子",在营造知识经济环境、传播知识经济信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9.
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解读——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文 《今传媒》2007,(4):15-16
新闻情感信息中的"情感",既不同于日常所说的那种非科学概念的情感,又不同于心理学意义与伦理学意义的情感,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在诸多方面也相异于其他情感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刘影 《传媒观察》2015,(1):37-39
微信全新的传播模式带来了传播过程中的诸多融合效应:传者与受者的融合,私密性与公开性的融合,内容与渠道的融合,传播与营销的融合。微信传播的融合效应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路径,可以极大地满足用户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以显示自我的存在。然而,微信的融合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容易导致信息失真、资讯泛滥、主客不分、视界模糊等问题,甚至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重大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影响范围大,社会关注程度高。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媒体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主持人在进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恰当地把握报道语言的情感分寸,准确地进行信息传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作为"把关人"的主持人应该合理把握情感的分寸,既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这样才能彰显主持人的沉稳和大气。真诚感受,感而不入,进而不陷,才能合理把握情感,才能将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化下的图书馆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信息成为社会进化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时,人类对信息的拥有数量与利用质量,则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信息的存储容量大若天文,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如闪电.谁能最大量地拥有信息,谁能最快捷地利用信息,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优先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造,使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向网络化方向纵伸,信息网络化成为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存储与传播机构,在新的时代仍然大有作为.网络让图书馆从封闭的"庭院"走向开放的"社会",网络让馆藏资源由局部"分享"走向整体"共享".所以,信息网络化下的图书馆必将由"单位所有制"走向"社会公有制".那么,一所特定的图书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呢?  相似文献   

13.
基于波普尔的两个"思想实验",初步尝试对社会发展问题作图书馆视角的考察,指出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器,具有变革社会的强大功能。但没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便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图书馆是唯一传播历时性和即时性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机构。科学家利用图书馆传播的知识,推动了知识创新和知识进化,促进了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图书馆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帆 《东南传播》2015,(12):97-100
2011年作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出现——政府主导下的政务微博传播。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各地政务微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发布"就是众多政务微博中的翘楚。本文尝试从信息发布的方式及内容、网民意见表达和互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上海发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燕影 《今传媒》2012,(6):22-25
大众传媒作为科学信息自由交往的传播空间与手段,在由"对技术统治的批判"和"专业知识的民主化"两方面组成的科学民主化的进程中,扮演着科学情景视窗、科学-社会媒介、科学讨论广场以及政策议程推手的角色。随着科学传播模式以及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大众传媒将成为科学技术体系与公众互动有效介质,并将促进冲突性知识管理机制的形成,不断推动科学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黄玲 《今传媒》2010,(2):111-112
"传播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场合结构当中的一种行为的整合。没有一个信息本身能够脱离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共处的具体环境所产生的社会结构。"①由于媒介生存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的不  相似文献   

17.
谈加强大学生情报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迎接21世纪的挑战,争夺高新技术的制高点,各国报道了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我国也在有计划地建设信息"中速国道",人类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这样的社会中,信息的生产、处理和传播,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的一个表象,体现为国际社会在对某一事件阐释或解码后所表现出的观点与看法。本文通过对拉美15国报纸有关中日"购(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拉美报纸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正面",而且相对日本的形象处于劣势。对钓鱼岛历史知识研究的不充分以及中国对日"购岛"的极富情感宣泄的话语传播方式成了这种"劣势"的主要原因。文章指出,要改善这种"劣势"处境,不仅要加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真研究与传播,务实地强化自己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且更要熟悉国际政治和关系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必将成为加速变革的直接力量。而作为信息积累和传递的中心——图书馆,也必须迅速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的传递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将失去其使用价值。因此,如何使新的信息——新书、新刊、新资料迅速地传给读者,乃是新形势对图书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科技是社会进步中不容小觑的巨大推手。同样,在书刊行业,不管是纸版产品的排版制作,还是电子书的生产加工,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的销售应用,都在越来越多引入新技术应用。可以说,正是科技的不断升级,让书刊行业一改曾经沉闷、老旧的印象,重新成为新的社会环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力量。但是,《美国队长》中曾有这样一句台词"打仗靠武器,打胜仗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