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传媒》2010,(6):59-59
水均益(1963年9月20日-),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甘肃省兰州市人.1980年至1984年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84年至1993年新华通讯社国际新闻编辑部,任编辑、记者.1989年至1991年新华社驻埃及中东总分社,任驻外记者.1993年至今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和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国际观察>、<高端访问>、<环球视线>节目主持人等.  相似文献   

2.
续梅: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1993年至2008年,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工作,在<人民教育>杂志和<中国教育报>任编辑、记者、部门主任、副总编辑.2008年至今,担任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3.
为记者的潜能打一眼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笔"本属副刊体裁,上海<新民晚报>则把它引入新闻版,辟出"新民随笔"专栏."新民随笔"由七位记者轮流主持,每天刊发一篇800字短文,就申城的新闻热点议论风生,催生出一个新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成一,1927年出生,山东黄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胶东区<大众报>通讯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记者在华东前线采访.建国后继续在新华社工作,曾任新疆分社社长、新闻研究所所长,参加过<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的编辑,离休后作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5.
胡劲军,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现任文新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社长。1986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0年1月至1994年4月,在《解放日报》夜编部、农村部、评论部工作;1994年4月至1996年8月,在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工作,1995年5月起任副处长;1996年8月至1998年3月,任《新民晚报》驻美记者站记者;1998年4月至1999年4月,任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正处);1999年4月至2002年10月,任上海卫视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副总编辑;上海东方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执行副总裁;2002年10…  相似文献   

6.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改革的一项重点,也是记者和编辑最为头疼的一个难点.最近几年,党报在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方面可以说是想尽办法,像<南阳日报>一版的"要闻快览"专栏,有时一次编发七八条简短新闻,在以前可以发一个整版.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名动一时的著名记者顾执中,1899年农历五月廿六日出生在浦东南汇县的周浦镇,曾任<时报>和<新闻报>记者,缅甸<觉民日报>主笔,加尔各答侨报<印度甘报>社长兼总编辑.他著有<西行记>、<到青海去>、<东北吁天录>、<报海杂忆>等,并将<封神演义>译成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顾执中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这里记述的是顾执中与东北军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底气     
读9月20日<新民晚报>B38版的"编读视点",感慨良多. 今年9月1日,是<新民晚报>诞生76周年纪念日.这份老字号晚报,在中国新闻史上,其地位是赫赫有名的.  相似文献   

9.
花下漫谈     
新民晚报每日见报的小品文漫话专栏《蔷薇花下》,在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这篇文章介绍了编辑这个专栏的体会。《蔷薇花下》作为新民晚报社会新闻版的一个栏目与读者见面,是和新民晚报在1982年复刊时同步开始的。5年半来,这个栏目坚持天天见报,从不间断,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是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但这一段不算太短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河北日报于一版开辟了言论专栏<燕赵论坛>,至今已有9年了.该专栏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河北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河北日报社组织的多次受众调查中,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位于各言论专栏榜首,已经成为河北日报的"招牌菜"之一.1998年,该专栏发表的<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一文获得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2001年,该专栏发表的<"真抓"与"假抓">再度荣获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一个省级报纸的言论专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两次获得全国新闻最高奖的一等奖,这在全国都是非常少见的.近年来河北报界总共获得的两次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部出自<燕赵论坛>,可见该专栏在河北报界的地位和影响.<燕赵论坛>除了两次摘取中国新闻奖的桂冠外,在河北省新闻奖、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好新闻评选中更是捷报连连,屡次折桂.  相似文献   

11.
办好新闻栏目,是各家报纸都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对经营版面新闻专栏,可谓甘苦备尝. <辽河石油报>经济版的"记者观察"、"科技群英荟"、"市场开拓者"等栏目,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抓鲜鱼、抓大鱼"的机会.栏目开办八年来,发稿300多篇,其中有10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奖项.不仅使报纸版面增色生辉,也成为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演兵场".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  相似文献   

13.
深圳报业集团将宣传报道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以下简称"特区30年")作为一个重大报道战役来打,2009年12月开始谋划,今年1月1日起推出专栏"鹏程当年今日话深圳"(<深圳特区报>)、"深圳日记"(<晶报>),两个专栏天天刊出,有时两个版,将办至年底.集团属下四大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和深圳新闻网还先后推出60多个专栏、专版(其中<深圳特区报>30多个)滚动刊出,有时十几个专栏、专版同时见报.  相似文献   

14.
江宛柳,出生于1952年10月,<解放军报>高级记者.1970年入伍,先后任<解放军文艺>和<昆仑>杂志编辑、<军营文化天地>副主编.1996年调解放军报社记者部.曾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新闻作品曾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报告文学作品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杂志从2002年正式开设"媒介批评"专栏,对其专栏文章及相关的媒介批评文章进行研究,能总结、归纳出中国近几年媒介批评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新闻记者>杂志上所有的"媒介批评"专栏文章,并着重分析在此期间所有具有媒介批评性质的文章,以期了解该刊媒介批评文章的数量和比例、作者情况和主题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10,(6):81-81
张建伟(1956年-),高级记者,著名编剧.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中国青年报>编辑、驻天津记者站负责人、机动记者部主任、编委、副总编,高级记者.著有新闻文集:<第五代>、<命运备忘录>、<深呼吸>.他开创了"张建伟模式",被称为"中国第一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4日出版的<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新英雄闯荡上海滩,不限户籍个个精英>的文章,其中谈到"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上海人提出强烈抗议.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新民晚报>社区版编辑部被迫发表道欺声明:"特向读者致以真诚的歉意",文章编辑被停职.(<成都商报>2009年2月7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新闻界有这么一位学者,始终辛勤耕耘在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园地上,先后出版了<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战>等实用新闻学专著,并且发表了100多篇新闻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在新闻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他就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获得者、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我国唯一的军事新闻学术核心期刊<军事记者>杂志的主编朱金平.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最近,根据大众报业集团编委会对新闻业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编辑记者关于"重视新闻调查与特派记者工作"的建议,<青年记者>举办了"深度调查报道"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