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甲午那场带有民族屈辱的战争硝烟已褪去了120周年,国人对它的惨痛记忆却永远挥之难去.但这场战争对邵阳人来说却值得骄傲,因为有两个邵阳人在这场战争中逆袭清军一触即溃的颓势,捍然亮剑,殊死以拼,可歌可泣,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外零售业巨头纷纷拥入中国,中国零售业一时间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股无形的腥风血雨席卷而来.在大超市残酷的竞争与挤压下,2005年和2006年,中国上百家中小型超市倒闭,这种势头至今有增无减,大有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之势,而部分国内大中型零售商也在这场战争中举起改革并购大旗,以谋生路.  相似文献   

3.
笔者手头有一本字林西报社出版的图录--<四个月的战争>.1937年8月到1937年12月间,中日双方在上海及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战争.在外侨中影响巨大、资格甚老的<字林西报>刊载了旅沪外侨,主要是记者,关于这场战争的文字描述、摄影和漫画.后来,该报社将这些文字记载、摄影、漫画辑集出版,名为<四个月的战争>.该画册忠实地记载了当时旅沪侨民看到的战争及其对战争的看法和感受,反映了战争状态下上海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在国际事务上已是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抗衡和磋商的主要力量,此点毋庸置疑,然而在许多涉及文化、意识形态的软实力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是不确定、不透明、不理解.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现在的认识是中国经过了挨打、挨饿的阶段,目前进入了一个挨骂的阶段."挨骂"其实就是舆论、传播领域的战争,是争夺话语权、确立合法性、塑造有亲和力和说服力的国家形象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电视外语频道的作用尤其重要.早在1986年,上海电视台首次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播出英语新闻.上海外语频道的前身东方卫视英语栏目,也始终是走在中国国际传播前沿的一支劲旅.  相似文献   

5.
非典的降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抗击非典的侵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赋予新闻记者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的历史使命,而此使命严肃地考验着记者精神。在这场战斗中应运而生的陕西日报抗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日俄战争10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00年前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这场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中国人民将永世不忘。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就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之一。“九连城战役”是战争的一部分。在距镇西北约700米处的山丘上,有一个埋葬沙皇俄国阵亡军人的墓地,称“俄国坟”。与此东北约400米处的船坞山顶,还有一座侵华日军建造的“鸭绿江战迹”碑,两者遥遥相对,作为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无言证人,站在历史的审判台上,默默地对视着。1904年,日本帝国主义同沙皇俄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7.
王贵勤 《中国博物馆》2002,(2):55-59,4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场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为了有效地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让子孙后代不再蒙受战争的痛苦,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那一天起,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爱好和平的人们就以各种方式为实现人类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奋力呐喊,  相似文献   

8.
<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期,日本作为法西斯主义轴心国之一,于1937年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投入了大规模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他们把中国看作称霸亚洲的第一块跳板,旨在三个月灭亡中国,进一步实现整个欧亚大陆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日本在当时主要有两个战场,一个是欧美战场,另一个是  相似文献   

9.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而新闻是“不流血的战争”。震惊全球的伊拉克战争早已落下帷幕,然而,对这场战争的研究和思考仍在继续。研究伊拉克战争的论比比皆是.可深入探讨战争新闻规律和舆论功能的书籍却很少。由胡全良、贾建林撰写的《较量——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战》一书,是研究战争与舆论方面的专,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意识形态、族群电影以及身体政治等方面展示发生在美国本土新闻娱乐产业中的一场文化战争,并分析概述在这场战争中日益破碎的美国文化身份.首先,本文通过描述显现于新闻娱乐业的意识形态之争,概括美国内部文化战争的基本内涵.其次,通过好莱坞院线的黑白大战,揭示身体政治如何成为相关影片不容忽视的主题和突出特色.最后,以卡梅隆的《阿凡达》为例,说明美国主流社会在肉体的疲惫中,企图通过超验主义超越种族矛盾,却又端起文化剽窃的钵盂,落入文化殖民的樊篱.而引发这场文化战争的原动力,一言蔽之,便是崇尚竞争的美国社会“胜者为王”的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印度支那战争,是指在冷战期间美国为阻止共产党势力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扩展,从帮助法国到自己直接卷入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内部冲突,而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印度支那地区地处中国的西南门户,而美国在当时很长一段时期内又是中国的头号敌人,加之新中国领袖长期以来的革命外交观念,中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态度参与到了这场战争中去,并且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中国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争。它最后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在这场战争中,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盟军三巨头运筹帷幄,叱咤风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战争也透支了身体,三人最后都因脑溢血而逝世。临危受命丘吉尔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从34岁起先后出任商务、内务、海军、军需、陆军、空军、财政等大臣职。66岁任英国首相。77岁再度拜相。他著作等身,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里是不多见的。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加紧扩军备战,展开咄咄逼人的侵略扩张。作为内阁大臣…  相似文献   

13.
阿富汗的战火越烧越旺,对美国士兵的安全威胁甚至超过伊拉克。但是,美国的新闻媒体却对这场战争集体失语。卓越新闻计划的一项研究发现,2007年有关阿富汗的报道仅占美国全年新闻报道的0.9%,而2007年正是阿富汗战争加剧,美国和联合军队伤亡破纪录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不平等条约与鸦片输华合法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庸赘言,鸦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爆发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正因此故,这场战争名符其实地被称为"鸦片战争".尽管某些西方人士不同意这个称谓①,但战争因鸦片问题而引发却是不容置辩的事实,于此,英国侵华军总司令朴鼎查在当年就曾供认,"正是鸦片贸易才产生了麻烦,最后导致了战争"②.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空前残酷的一次战争,参加这次大战的国家和地区先后达60多个,卷入这场战争的人口达20亿以上。在这场战争中,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并肩作战,都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由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参战最早、战区绵延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国家,因而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不仅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损失的代价,而且中国的抗日战场无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始终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所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比较平静,对太平洋战争没有做出多少贡献的论调,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是中坚力量。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抗日民主圣地,是中国人民的灯塔。她所创建和领导的的敌后武装根据地,是抗日的战斗保垒。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民族战争中的巨大功勋是永世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6.
松月和中国的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经将这场诉讼看作是面对无处不在的社会偏见与就业歧视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张倩影)9月23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召开了廖子光《金融战争》一书的媒体见面会。目前,全世界都在感受金融风暴之痛,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已全面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能否承受这场风暴的打击?其实,早在2005年就有一位经济学家预见到这场风暴即将袭来。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4,(Z1):153-154
<正>人类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战争曾经持续多个世纪连续不断。公元前492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古希腊,由于地形的限制,许多城邦被山脉分隔着,中间只有极少量的陆上交通,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涌现。这场思想解放的热潮影响和深入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最首要的特点是其热源和动力来自中国政界的最上层,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作为一名首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一名采访中央新闻的政治记者,更加感受到这场运动对新闻界的巨大影响,说具体一些,正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和促进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在那段时间的前后十多年时间里,就我自己的记者生涯看,从亲身经历的采访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场保护乞讨儿童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2011年初,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发起该活动,而这场活动的参与者,则是上亿微博的拥趸.这其中,有一个叫邓飞的记者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