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委婉语以往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通常利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来进行意义建构的,因此,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以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委婉语为例来解析委婉语的构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的认知活动。对于很多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都更具有阐释力。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对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和图式理论分析了委婉语的心理认知机制,为委婉语的生成和接受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中的润滑剂,在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委婉语的研究近年来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主要是从语义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的。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分析,把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和原型理论运用于委婉语和其对应的禁忌语的研究,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基于对委婉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是通过一定的措词把原来令人不悦或比较粗俗的事情说得听上去比较得体、比较文雅。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 ,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 ,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文章分析了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 ,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尝试性地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研究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对死亡委婉语表达上的异同,并分析差异背后的社会原因。英语委婉语的认知模式主要体现为双域网络,汉语委婉语则根据其要表达意义的多少和所需语言的长短来选择不同的认知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引言委婉语是不同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在交谈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策略。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委婉语的研究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委婉语作为交际过程中由心理变化引起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分析其认知因素。本文从认知视角对英语委婉语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英语委婉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整体-部分和部分-部分相关模型为英语委婉语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探讨了其交际功能分类,委婉语是通过使信息理解者在理解委婉语的理性意义时感到模糊而实现其功能的。最后探讨了委婉语的几种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6):7-8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委婉语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委婉语以其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代替令人不安或尴尬的说法,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死亡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不愿提及的话题,但言语交际中有时不得不提到它,因而就出现了死亡委婉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角度,进一步阐释死亡委婉语的生成机制,以深化对死亡委婉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学科。范畴化理论是其基础,概念隐喻是范畴化理论的延伸。范畴化理论和概念隐喻可以解释委婉语,加深对委婉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孙保国 《教育探索》2007,(10):54-55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的词语表达方式,同时更是一种脱离自然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交际手段.要正确使用英语委婉语,必须了解和掌握英语委婉语的语义、表达方式及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作为特殊的语言交际艺术,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桥梁。把握委婉语语义的隐喻认知,了解汉日委婉语隐喻要避开的并非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与之相关联的直接语义。考察汉日委婉语隐喻在纵向历时和横向共识含蓄表达的延续与演变,窥视汉日语言发展的间接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分析委婉语交际理念,将汉日委婉语隐喻从传统的语言结构导向动态、多元的认知领域,优化语言生态系统,使汉日语言吐故纳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当前的委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委婉语的产生原因、语言组织原则和不同文化环境中使用的差别等方面,尚缺乏对相关研究学术成果的系统梳理。当前的委婉语分类研究,对委婉语的产生原因和语言组织原则的研究不够系统,没有针对委婉语不断发展的现实特点,展开相关分析。因此,需综合运用认知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翻译学等学科理论,对委婉语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为未来委婉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一个语言学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为了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采用的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如今,关联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创造性地提出了明示-推理、关联原则和关联程度等相关概念,可以在认知层面上为解释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提供很好的研究框架。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英语委婉语实例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英语委婉语。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文章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委婉语与模糊语言的关系.并从委婉语的产生方式和语用功能两方面阐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文章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委婉语与模糊语言的关系,并从委婉语的产生方式和语用功能两方面阐述了英语委婉语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英语委婉语的定义、构成以及委婉语和语言学的关系研究英语委碗语这种语言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委碗语所遵循和违背的语言学原则 ,分析常见的委婉语所反映的一些语用学规律 ,说明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委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运用的交际策略,是用以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委婉语的出现,既是人类语言发展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不断前进的必然结果。本文旨在借助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对汉语委婉语进行探讨,以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汉语委婉语现象,挖掘其深层理据。并尝试依据本体研究成果改进教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进而正确运用汉语中丰富的委婉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