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普遍和谐的观念,具有值得在当下弘扬的特质,对学生生成中华文化自觉极有裨益。在生物学教学中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切入,通过生态环境议题烘染"合天人"的自然和谐,道德伦理议题陶染"同人我"的人人和谐,人类健康议题浸染"一内外"的自我和谐,从而最终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自然渗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董丽 《文教资料》2011,(11):94-96
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要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和谐。和谐观、和谐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在西方被称为“东方精神”。和谐文化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觉践行"北京精神",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爱国、创新、厚德、包容"为主要内容,在主题教育实践中弘扬红色主旋律,在校风学风建设中发扬校训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提升道德力量,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体现大爱胸怀。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校园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要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面对思想文化道德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在建设中要着重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和谐文化的核心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师范学校是为社会输送师资的,是教育的基础。师范教育在弘扬中华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培养具有中华民族精神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今天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因此,我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对于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炼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和核心价值的认同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也是一种大学文化自觉。学院文化建设要注重"学院精神"的弘扬和核心价值作用的强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华人的根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高校应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繁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立体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探索文化自信培养路径建构,对提高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深远意义,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增添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2.
发展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文化作为和谐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其文化的发展也势在必行。艺术教育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我国理工科大学的艺术教育的现状,以及艺术教育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发展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以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到文化社会的转折期,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迫切性问题。高等教育在弘扬中华文化中无疑承担着重大使命,但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困境。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坚守文化本位,以挖掘中华文化现代意义、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  相似文献   

14.
从中华优秀文化认同教育入手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实施的内在要求,而回到相似的历史经验中寻求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则是其重要路径之一。梁漱溟等人将中华文化的根基搁置于乡村社会进而以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进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以其为鉴,在国家倡导“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当下我国的乡村建设一要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强化文化认同教育、寻求乡村文化自信困境的突破;二要着力培养“扎根乡村”的教师,为乡村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人才保障;三要在立足于中华文化根基下理性对待他国乡村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把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高校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在于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不容忽视。文化建设创新重在观念更新、体制革新,高职院校需要统筹兼顾,重新定位,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实现中外文化资源的互补利用。高职院校应以人本观为基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争创校园文化品牌,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置身于复杂的文化背景之中,应当承担起道德文化启蒙或新道德文化重建的使命,即吸收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对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创新,重建一个和谐的道德文化系统。通过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文化对话和文化共通等途径,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涵养化育民族自信,又要创造性地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既要增进文化理解,保持文化多样性,又要追寻普遍价值,培养有世界公民意识的人。如此,中国道德教育方能为建设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社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大学承担着独特的文化责任,通过学术延续和发展人类的文化与智慧,不懈地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提供思想价值资源和理想图景,是现代大学的理想与使命所在。服务于中国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的中国大学,应当在诠释当代中国实践、培育当代中国的文化精英、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引领中国的文化创新等方面承担起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中国大学需要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术传统、建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治校理念、强化大学的文化育人能力等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传承、创新文化,引领文化发展是现代大学始终负有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今天将其视为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亦有其合法性与必然性。它在提升大学品位、推动高等教育质量跃升,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流、扩大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型国家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功用。为此,大学应通过坚守本性,树立对国家负责的责任担当意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提升责任担当能力;坚守文化育人的根本使命;坚持人文与科学教育并重;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等多种路径着力发展大学的文化功能,以实现其功用的良好发挥。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集体记忆,是独特的文化意识基因。高校作为国家、民族文脉历史传播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高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间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天然的联系性,可着重围绕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整合校园、校史文化资源,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活络传统文化交流机制,深化高校传统文化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探颐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