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位旷世大儒 ,黄宗羲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为了兴复绝学 ,推动实学思潮的向前发展 ,他博览群书 ,纠谬补阙 ,编有《授时历法假如》、《授时历故》、《西洋历法假如》、《新推交食法》等十余部天文历学著作 ,并把天文历学的成果引入历史学研究领域 ,撰成《历代甲子考》、《孔子生卒岁月辨》等著述 ,他还参与了清修《明史·历志》的审订工作 ,多有贡献 ,在中国古代天文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史书与地方史志中多处记载柳氏家族避难于"王屋山"。这一隐居之地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多次选择这里避难?这些问题对于破解柳氏民居与柳宗元家族之关系十分重要。本文从3个方面论证了沁(水)历(山)一带为柳氏家族的避难之地:一、沁历一带历史上长期属河东郡管辖,属同一行政区域。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习惯,生产、生活习惯,是柳氏家族避难的首选之地。二、沁历一带悬崖峭壁、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处两郡数县交汇之处,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理想的避难之所。三、沁历一带有柳氏家族的"皇奉食邑"与庄田家产,为其家族避难提供了物质基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柳宗元及其家族避难之地就在(太)行(王)屋间的沁历一带。  相似文献   

3.
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刘洪所编撰《乾象历》于223—280年在三国时代的吴国颁行,其实施为历法和天文研究开辟了诸多新领域,被后世誉为"推步之师表"。在研读原始资料与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初步考证了《乾象历》之定名缘由,即刘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惯以"乾象数字"推演证实天文观测数据,以演算数值确定历法天文之数据。初步厘清了《乾象历》的杀青甫就时间,约187—189年《乾象历》初成并献于朝廷,然而刘洪仍继续在天文观察中,不断校正相关数据,直至206年最终定稿。  相似文献   

4.
《天历》的阳历部分不是来自西方,而仍是中国传统历法。但西历对《天历》的制定有重要影响:如西历的简单、易记促使太平天国采用纯阳历,《天历》的礼拜之期与西历密切相关,西历所用的纪年体系对《天历》采用太平天国国号纪年有重要影响,《天历》之所以采取纯阳历的形式有其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沈亚之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才名和诗歌在当时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沈亚之籍贯、家居之地、生平、仕历等情况系统和清楚地考索,可以在更深层次上全面了解沈亚之其人其诗。  相似文献   

6.
罗增祥 《文教资料》2008,(21):71-73
七曜历作为一种带有西方外来文明特征的历法,曾经在我国历史上盛行,后由盛转衰,以至消亡.本文即通过二十四史及相关文献资料初步探讨七曜历之兴衰.  相似文献   

7.
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给出定朔算法的现代模型和重建模型,并依此分析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合朔推步算法,梳理了从《乾象历》到《大统历》中国传统历法中合朔算法的变化和演进过程,指出中国古代大多数历法的合朔算法都是不完整的,仅有《大业历》、《皇极历》和《大统历》等少数几部历法的算法与重建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8.
太初改历考     
太初改历是中国历法史上至关重要的大事。目前能够找到的有关太初改历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始史料记载,只有《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志》两部著作。从这两部史料出发,进而探讨太初改历的历史原貌是这一问题的关键。而《历书》全篇未载历名,制历人不详,《历术甲子篇》确已被篡改,故其可靠性存在疑点。因此,司马迁是否撰著此《历书》也是存疑的。本文还探讨了太初历与三统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牺牲后,其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等率领下,进兵云南。此后,他们以云南为根据地,与南明永历朝廷合作,共御清兵,前后历时达15年之久。期间,双方关系的变化及其前因、后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明代《大统历》最初行用南京昼夜时刻.朝廷北迁后,英宗将其改为北京相应时刻,景帝登基后复改回南京数值.结合相关政治背景,对此进行考察可知,景帝改制的原因为:英宗改制后不久土木之变爆发,政局剧转,景帝为稳定形势而改回旧制.  相似文献   

11.
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对《明史》历志的编纂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有较大的影响。就有关《明史》历志编修的思想、方法进行考察,尽管父子之间存在着继承的一面,特别是对于历志体例的变革性意见,即志中当载人大统历(授时历)立法之原以及回回历作表之法,但分歧的一面也是明显的,尤其是对待“西学中源说”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关于中西学关系、人物等的评价。将黄氏父子间的异同及其影响置于明清之交的历史以及中西化交流这一大背景下予以考察,并以梅鼎、梅毂成祖孙作参照平台,有助于理清《明史》历志的线索及其关系,特别是其中西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陵乃梁陈文学巨匠,南朝中后期诗风、文风的杰出代表,加之为陈朝重臣、仕林领袖,所以<梁书>、<陈书>、<南史>、<广弘明集>等典籍对徐陵的生平仕历多有记载.然现存与徐陵生平相关的史料详于陈、略于梁,尤其是徐陵在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梁武帝太清二年前的仕历几乎失载.对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内园逐凉>、<秋日别庾正员>、<新亭送别应令>这四首诗作进行分析,略可窥见徐陵梁代失载的仕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研的现状出发,阐述了教历研究的概念、层次以及具体操作,并探讨了教历研究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行星理论是中国古代数理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春秋以来,中国天文学家就非常重视行星位置的观测和记录。在我国现存历法中,《三统历》首次给出了完整的推算行星位置的算法。本文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了《三统历》中的行星算法,并讨论了《三统历》颁行初期30年的行星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三统历》颁行初期30年内木星、金星、土星、火星和水星的赤经绝对误差最大值依次为17.71°、16.76°、16.84°、34.81°和28.83°。进一步分析表明,行星晨始见时刻、行星动态表的构造和会合周期的取值是影响《三统历》行星计算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 明清之际,一代经史学大师余姚黄梨洲先生(黄宗羲)逝世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年)七月初三日,于今已历二百九十年头了。考黄梨洲的一生,历八十六岁,始遭明季党锢,同客魏阉党属君亲公私不共戴天之仇,作唇枪舌剑,椎击锥刺的斗争;后为亡明遗逸,掣“东浙三黄”(与弟宗炎、宗会并称三黄,而以梨洲——宗羲为之魁)经史百家之大旗。而一生中间,陵谷崎岖,坎坷荆棘,起师抗清,结寨四明,乞师日  相似文献   

16.
教历指的是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是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轨迹的研究教学、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的动态生成材料。教历研究有三个基本特征:自我研究、实践研究、反思研究。教师主动实现自我超越、学校相关政策的完善以及研究共同体的构建是教历研究实现的重要条件。教历研究是教师发展的一种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可以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前提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衍一生坎坷多艰,且因史料缺失,后世对其仕历多有疑惑之处。对冯衍是否出仕王莽新朝,是计说鲍永抑或计说邓禹,以及结交阴兴、阴就等若干问题详细考辨,有助于厘清其仕历。  相似文献   

18.
《吕氏春秋·十二纪》纪首跟《礼记》中的《月令》文字相同,差别只是十二篇合为一长篇,又被《淮南子·时则训》全文抄录,仅文字上略作修改,其中所记天象、物候多来自于《夏小正》。主要受对《月令》的解读影响,从汉代开始,学者对于《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制的认识便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高诱、郑玄等认为《十二纪》纪首(亦即《月令》)以孟冬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所用正是秦朝的颛顼历,而更多的汉代学者囿于经学思维,认为《月令》乃周礼,所行即周制。唐代孔颖达疏解《月令》时,为维护"三礼俱出于周"的正统观念,对郑玄的解说曲加弥缝,承认其说《月令》"官名时事多不合周法",但否认出于秦制,而认为是吕不韦宾客所传的圣王旧章。孔颖达之说深刻影响到后世读书人对《月令》亦即《十二纪》纪首的一般看法。另外,由于《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统一天下之前,且后世一些学者对"改正朔"的理解过于机械,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十二纪》纪首所行非秦制,甚者以此为据强调《吕氏春秋》与秦统治政策间的矛盾。本文梳理各家论难,辨析各自言说背后的思想背景与材料支撑,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十二纪》纪首之以十月为岁首,在《季秋》和《孟冬》篇中已明文昭昭,而秦在《吕氏春秋》成书之时已采用颛顼历,也可由《史记·秦本纪》和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编年记》得到证明,故《十二纪》纪首确实是以孟冬之月,即《夏小正》十月为一年之始,《十二纪》纪首所用历即秦颛顼历。战国秦汉时期,文本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传本和改写的现象颇为常见,但也因此导致后人在阅读时容易因文本被著录的形式和所纳入的书籍类型而形成若干先入之见,干扰对文本的解读。《十二纪》纪首用历问题聚讼多年仍莫衷一是,即是其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温度因子对柑桔潜叶蛾发育历期的影响,建立了发育历期与温度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分别求出了柑桔潜叶蛾卵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期的田间最适发育平均温度分别为26.42℃,26.84℃,26.45℃,27.69℃,相应最短发育历期分别为1.94±0.394d,4.99±0.44d,0.98±0.012d,5.20±0.28d;柑桔潜叶蛾的最适发育温区为(26.4℃,27.7℃)。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专业领域的成长,即为教师专业成长,而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有不同的途径。教历与教案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教历与教案的比较,主要从教历研究的角度谈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