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4年6月,北平市政府为便于财政局处分房基线余地,训令工务局根据当时的交通状况及人口密度,调查应行保留房基线余地之街道并列表呈核。工务局就此提出通盘筹划厘定标准,随即着手制定市区干线道路系统计划,拟定一、二等干线,规定一等干线路幅为二十八公尺以上,二等干线路幅为二十公尺以上,并提出对不足干线计划宽度之房基线余地一律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街巷胡同,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上,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依据,两翼对称来安排和布置的。街巷依托城市,造成人与皇家建筑乃至整体北京城的“对话”,从而带来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  相似文献   

3.
大栅栏——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汇集了中国帝都建设之大成.它以规划布局之严整、气势之宏大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类文明之一大杰作". 随着北京旧城危房改造的加速进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街巷胡同和四合院正在逐渐消失.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大栅栏、琉璃厂一带划定为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使北京外城有一片街巷胡同得以幸存,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4.
测绘是都市建设以及一切工程计划的根据,城市干线系统的确立和测定,与城市交通命脉的畅通关系重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了便于处理房基线余地,北平市政府曾拟定北平市区干线道路计划。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日益繁忙,1946年10月,工务局呈请市政府批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三河古镇为研究对象,从街巷空间结构、街巷空间形态构成要素、街巷空间形态属性特征及街巷的比例与尺度五个方面研究三河传统街巷的空间形态构成,以此发掘三河传统街巷风貌的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6.
崔莹莹 《今传媒》2016,(7):144-145
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附属于雕墓室、石棺、石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构石,是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为丧葬服务的综合造型艺术.线作为形式美的因素之一,客体以线表现,主体以线观看.总是既观到外形之线,又感受到姿态线,还体会到内在的气韵生动的意中之线.“线”语言作为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汉画像石的线条语言不仅具有塑造形体的作用,还超越其视觉感受之外的情感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是记录心灵痕迹、追溯文化寓意的媒介.本文从抽象形式美的角度,探析汉画像线条语言的演变、写意性及线的视觉张力所延伸出来的力量美、节奏美、装饰美等,阐释线条赋予汉画像石的审美意蕴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北洋时期北京内外城区各街巷新旧名称对照/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1918年底至1919年初,京都市政公所要求京师警察厅查明其所辖区内各街巷新旧名称,并列表呈报备案,截至1919年2月21日,内外城共20个区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市政公所自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陆续公布了京城市内道路等级、幅员标准,以及确定的各街巷道路等级、路幅名称.  相似文献   

8.
紫禁城西华门内路北,咸安门之东,熙和门、断虹桥之西,有一组封闭建筑,称之为武英殿。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推翻明王朝后,在此称帝。清摄政王多尔衮带领八旗官兵,先于清世祖进入紫禁城,在此办事,接待明王朝诸降臣。清世祖进入紫禁城,初御极于此。可见武英殿在大内之地位非同一般,然而最引后人注目的是在这里刊刻大量精装线本书。自康熙十九年谕令此处为修书处起,挟皇家之物力财力,在这里刊刻的大量线装书,为存世之书中最佳版本——善本,即武荚殿版本也,亦称之为殿本者。为了人们了解当时刊刻武英殿善本图书时此处建筑之全貌,现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务府营造司两本清册予以公布,供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印刷史参考。这两本清册的正件无从查考,清册本身朱注年月,从清册中所报建筑修缮情况,似为清末。清册主要内容是查看武英殿各殿座捐毁情况及修缮,从中可以看到各殿座的方位及规制,与现存情况相较,正殿院内的武英殿宫门及两山值正殿及后殿、东西配殿,关帝庙,浴德堂等主要建筑均仍存在,校录东房及院内围房、武英殿墙后殿北大墙均不复存在。而刊刻书籍主要在西配殿大墙外,这里的建筑除井亭外,其余档案办事房、笔帖式办事房、刻字作、刷印作、文昌堂、印信钱粮库以及茶房、值宿房、河西大墙均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9.
敬启者,前奉尊函送交香厂建筑新世界图样一案,奉督办嘱交本局复核。等因。遵即按照原图详加查核,其所定建造图式大致尚为合宜,惟将来建筑有应行限制之处,谨据鄙见并参以调查科之意见,专就建筑方面立论开列各条,另缮清单,是否有当,即祈察照转陈督办鉴核。至关于华股及警察之设施,应请公所酌定。此上  相似文献   

10.
“凡论数度,心始于一点,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白面积之而为体,是各三大纲,是以有长而无阔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谓之体,惟点无长阔厚薄。”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实施“小巷工程”为市民排忧解难,一年来已整修改造小巷路400余条,明年还要改造500条。合肥市第一批20条小街巷已改造完毕,全年要完成115条小街巷改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皇始成”和“天一阁”建筑为例,揭示出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建筑是中国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实质。其实质为:“皇始成”和“天一阁”是中国图书馆建筑中的经典之作,它承古开今,集人文思想之大成,更显人文关怀的人性化。所以,其功能不仅是作为藏书和读书之所用,更重要的是为读者营造了人性化的人文关怀、合情合理的人文科学、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现实和理想交会的人文艺术和建筑与自然合一的人文景观。这种典型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不仅对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更对今天我们的图书馆建筑有启发和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权威档之建立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地区权威档之建立与问题探讨卢荷生,陈昭珍(台湾辅仁大学)一、本文之目的权威控制在线上目录时代已成为一重要且热门的话题,事实上,权威控制并非肇始于线上目录,在书本及卡片目录时代即有权威控制的观念与具体的作法。我国在汉代刘向七略中已有互注、别裁之法,...  相似文献   

14.
<正> 高校图书馆是师生学习和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高等院校为教学科研提供科技文献资料的服务中心,有"大学的心脏"之称.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图书馆工作者赖以开展各项工作的阵地,其各部分平面配置及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年初,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之邀,笔者在回眸首都十个五年计划中,发现20世纪后半叶,一大批现代化的大型建筑在北京拔地而起。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有五十年代十大建筑、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九十年代十大建筑。后两个十大建筑,由于有组织地进行了专家推荐候选名单,市民投票评选,新闻媒体公布,所以绝无异议。但五十年代十大建筑则有多个版本,各执一说。为确保资料的正确性,笔者专门对各种版本做了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16.
提出现代图书馆建筑环境的重要性,阐述了建筑、自然环境与人的“天人合一”,生态环境及文化氛围的有机联系,营造出建筑、环境与人的和谐之感。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活动中,各有关职能部门、诚信服务机构、建筑企业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关企业的信用档案。建筑企业信用档案不仅是该企业生产、经营基本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是对建筑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是加强对建筑企业的信用管理、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解决建筑市场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建立建筑企业信用档案,可以把企业经营状况、信誉程度等真实地向社会公布,使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均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18.
方瓢鸿 《报林求索》2009,(10):37-37
<正>成都,很慵懒,很阴柔,很女性化的腻醉城市。生于斯,长与斯,厌倦之,眷念之……宽窄巷子,成都的百年老街旧巷,昔日达官显要的官邸寓所成院落状紧挨,成片为2条井字形的古老街巷,独具川式民居特色,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图书馆建筑功能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沈怡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2):14-15,74
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全面渗透,改变了图书馆的内涵、功能、服务和管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本身的结构及图书馆建筑,引发了图书馆建筑的一系列变革,现代图书馆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图书馆界应发挥其在研究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平遥古城现存的居民建筑,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街,古建筑以及其它文物古迹入手,探究分析,深入研究古城的建筑风格,成因以及作用,揭示其建筑风格对中国未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影响.由对平遥古城的选址,布局,恪守礼制的古城形制为出发点,研究了平遥古城的街巷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道路规划的特征.并对古城城墙的作用以及设计进行研究,由此得出了平遥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平遥古城的建筑文化折射出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光辉,是中国古老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传承并发展古城的建筑精髓,使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