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思想观念容易出现失衡,一旦受到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容易诱发“校园暴力”。预防和抑制“校园暴力”,不仅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生命、心理、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身抵御能力,而且要强化家庭、校园、社会等方面的文化环境建设,使“暴力文化”远离校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校园暴力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受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防控校园暴力,需要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的合力体系,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日益突出。在暴力现象的背后,除反映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不良外,折射的是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是减少和防范校园暴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要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性、实践性,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探析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以及受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产生了暴力心理倾向。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疗法与榜样干预、心理训练与修养、心理预防教育与法制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以行政干预净化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等方法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暴力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溯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成为校园暴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儿童社会交往的障碍,也有教育干预的不当。防治校园暴力,应培养儿童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进行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开展情感智能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对G市高校2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49%的学生认为存在少数校园暴力,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不存在校园暴力。29%的学生承认自己或朋友曾遭受校园暴力侵害。校园暴力的产生反映出施暴者的人格发展不健全、自我认知不和谐、对挫折的耐受力差、对挑衅缺乏理智。也与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暴力的负面影响、不良环境和朋友、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网络游戏、学习和就业压力等有关。大学校园暴力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通力合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本文在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人员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8.
闫杰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182-183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巨大且长久的危害,成为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引发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社会方面的消极影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校园暴力,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罗建河  徐锋 《教育探索》2011,(1):127-130
女生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校园暴力的新表象.女生校园暴力行为有着一些独特的表现,如群体性、戏谑性、常常包含着性凌辱或者性侵犯的成分等.暴力文化的不良影响、性别教育的缺失、个体心理的失调以及社会家庭关爱的缺乏是导致女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女生校园暴力的防治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