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成简·爱性格的因素主要是自卑与自尊两个方面,其中自卑又是主导力量,决定着她的行为走向.由于浓厚的宗教情结,简·爱处处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与平等意识,她以顽强的自尊支撑着自己的精神.而对于自尊的追求,也是她自卑情结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她,身材矮小,容貌一般。羞涩的脸庞带着些许自卑,但或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自卑感,形成了她极易敏感的自尊。简·爱,以自尊作为她内心自卑的补偿。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简·爱作为传统女性叛逆者形象化身已深入人心,被人们过多地赋予女性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光环。事实上,简·爱是一个既自尊叛逆,又有自卑情结和依附心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小说的细节分析,揭示简·爱性格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4.
王华勇 《文教资料》2006,(25):62-63
父爱的缺席使简·爱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恋父情结。简有一种依恋感,她内心渴望和追求的是男性强有力的臂膀和依靠。在与罗切斯特相识、相知和相爱的过程中,恋父情结使她跨越了年龄和阅历的巨大差距。他们的爱情几经周折后,简·爱终于找到了最终的归属——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博朗特的《简·爱》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的叙事性作品。小说中的女主角简.爱长期生活在盖茨德府中的压抑性的环境中,自然地形成了自卑情结的病态心理。但是,不甘于平庸的志向以及对环境的不屈抗争推动着她克服了这种病态的心理,逐渐地成长为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成熟女性。  相似文献   

6.
简·爱的故事家喻户晓,世界各地都有很多读者赞美简·爱的爱情故事.但是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整个故事分析之后不难发现,简·爱的故事是恋父情结酿成的爱情苦果:童年生活中的父爱缺失形成了简·爱的恋父情结,所以她一生苦苦追求的爱人不过是父亲形象的一个替代品;怀有恋父情结的作者自然地将简·爱送进了恋父的爱情陷阱.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来分析《我的光辉生涯》与《简·爱》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及命运,发现西比拉与简.爱有着相似的自卑情结。虽然两位女主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都采取了措施,但不同的补偿方式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尽管简·爱总是被看作一个经典的自信坚强的形象,她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的思想和情感复杂而又时时发生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尚在人世之后的想法和行为,来得出结论:简·爱在自信和坚强的同时也充满了自卑和柔弱。然而,正是有了这一份自卑和柔弱,简·爱的形象更为丰满,她对平等和真爱的追求也更加彰显了其超越时代超越性别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说《大地》的主人公王龙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个体卑亢意识”支配着他的所有行为,作家赛珍珠特殊的人生经历,她的自卑情结,是其创作《大地》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0.
父爱的缺席使简·爱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恋父情结.简有一种依恋感,她内心渴望和追求的是男性强有力的臂膀和依靠.在与罗切斯特相识、相知和相爱的过程中,恋父情结使她跨越了年龄和阅历的巨大差距.他们的爱情几经周折后,简·爱终于找到了最终的归属--心灵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克在《简·爱》中塑造出来的一位非凡的女主人公。她相貌平平,却能够将广大读者深深吸引。她善良勇敢,面对黑暗的势力她敢于反抗,在传统的爱情观里,她敢于表现和表达自己的爱情。她向世人展示了她的自尊自爱、独立自由的爱情。这样的简·爱无不让人尊重,无不让人佩服她的勇敢和她的执着。  相似文献   

12.
彭萍 《文教资料》2010,(4):37-38
简·爱的自卑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弱小和无助,并逐渐发展为对门第、家庭、外貌的自卑。她利用维护个人的人格平等来获得心理补偿,走出自卑的困境,最终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13.
自卑——自强——自信——解析《简·爱》的人物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小说塑造了一位坚强的女性,她追求真爱、平等,是女性的楷模。根据简·爱的成长经历,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她从自卑、自强,到自信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4.
简·爱的自卑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弱小和无助,并逐渐发展为对门第、家庭、外貌的自卑.她利用维护个人的人格平等来获得心理补偿,走出自卑的困境,最终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坛公认的一部经典小说.小说成功塑造了简·爱这一坚强、刚毅、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不幸的童年和贫穷的生活使简·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不轻易屈服的性格使她在顽强的自我奋斗中逐步觉醒,并最终获得幸福.简·爱的斗争精神吹响了时代女性觉醒的号角.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生动光辉的女性形象,与一般的传统女性不同的是,她外表平凡,身份低微,但却具有极强的自尊,顽强的毅力和高度的反抗的精神。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根据简·爱的不同时期的经历来分析其反抗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简·爱展示出的坚强、独立、自尊自爱,她对平等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不懈追求,符合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人平等,特别是分工不同的一体化男女关系的教导,以及其对宽容节俭品格的提倡。夏洛蒂·勃朗特正是因为有着稳固的基督教信仰,才创造出了简·爱这一伟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8.
自1847《简·爱》出版以来,众多的文学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夏洛蒂及其《简·爱》做出了相关研究。不论是读者还是文学批评家都比较倾向于认为夏洛蒂是一位独立、自尊、自强的维多利亚时代新女性形象,然而却少有人注意到夏洛蒂独立自强的背后其实纠缠着她自身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外表的自卑心理。本文将主要运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解析夏洛蒂的外表自卑心理及其在小说《简·爱》中的投射,进而揭示这种自卑心理形成的文化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9.
路遥与贾平凹有着通过自己努力从贫困的农村进入城市的相似经历,这使得他们在很多方面有相似的心理感受,因而两人的创作心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中自卑是他们创作心理中最为鲜明的共同特征。但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等因素不同,这种自卑情结又有着不同的呈现。路遥更多地把自卑转化为一种自尊、自信与自立,形成了一种强者的英雄性格,其作品充满着积极进取精神。而自卑对于贾平凹,却是一直困扰他的一个性格因素,使其形成了一种孤独、懦弱的性格,其作品也充满着沉沦颓废之气。  相似文献   

20.
<正>专题方向《简·爱》导读设计,将引导学生跟随自尊自强的简·爱,走进她坎坷不平的世界,聆听她为寻求独立人格、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感受这位现代女性先驱的抗争精神;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阅读外国小说,思考怎样抓住细节理解人物形象,思考爱的真谛是什么,思考怎样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现象和个人体验,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对《简·爱》的理解。阅读《简·爱》,学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