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上还有干净的地方吗?回答只能是否定的.这里所说的干净,系指没有受到人类生活与生产污染的地方,它完全处于一种纯净的自然状态.  相似文献   

2.
黄卫 《中国新闻周刊》2006,(8):I0012-I0012
30年前,莱茵河是欧洲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污水横流,臭气熏天;30年后,碧波荡漾的莱茵河里鱼儿畅游,泳者嬉戏。“我们排出去的水比抽上来的还干净!”在讲演的开头,巴断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志华就为听众描述了这样一幅不可思议的图画。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控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若干信息污染形式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进行信息“控污”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一步步攀高的同时, 以产业梯度转移的名义, 一些污染产业也正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 由城市向农村一级级迁徙。摆在地方决策者们面前的选择是:要温饱,还是要环保?  相似文献   

5.
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水、食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已进入大开发、大发展、大污染的时代,严重的污染导致人体内大量垃圾、毒垢沉积在人体不同部位,久而久之产生多种病  相似文献   

6.
不安则移     
人类移民,因战乱、天灾、淘金、追求理想自由、好奇、甚至不为任何原因。 当初英国的囚徒们并不想去澳洲,却在犯罪后被运到了那块只见袋鼠不见人的新大陆。 而那些从欧洲大陆移居到美洲的第一批登陆者以为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印度或中国。至今加拿大蒙特利尔仍有一个叫做La chine(中国)的地方。 但人类哪次大规模的迁徙不是带有很大盲目性的呢?哪个背井离乡的家庭不是带着豪赌一场的悲壮离去的呢? 移民的同时离不开战争。前去抢占另一  相似文献   

7.
有人的地方就有疾病,其中就包括人类的宿敌——传染病。传染病出现的年代甚至早于人类。时至今日,非典、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的相继出现,说明笼罩在人类头顶的这片“乌云”并不会消散,将会和人类共存。?、谈疫?变如果把目光回到过去,那么条件就更加恶劣了。今天已不再对人类构成威胁的天花在清代却让整个皇宫都束手无策,无奈地看着他们的最高统治者20出头即染天花而亡。  相似文献   

8.
当前,改进文风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技巧,善下工夫,把稿件写得更实一点,用词更新一点,修辞更美一点? 力避"虚""假",让文章"实"一点 "干净",是衡量新闻语言是否达标的基本红线. 如何让文章干净?有方法可循. 方法一: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相似文献   

9.
受污染的水产品对人类危害极大,不宜食用。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鱼和受污染的鱼呢?专家教你三招辨别放心鱼。观鱼形。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  相似文献   

10.
乐此不疲 “缴费网点少,给市民带来了种种不便,最近公用事业局进行了体制改革,不知新上任的领导有什么打算?” “一份原该归自己的房屋产权证,整整要了两年还没有拿到,这样的工作作风,怎么不叫老百姓心寒呢?” “把商品房建在污染区内,有没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我们不知道环保局对此有没有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大的“网”,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的关系网。世界上最深的“陷井”,是阴谋。世界上最干净和最不干净的“地方”,是心灵。世界上穿透力最强的“光”,是眼光。  相似文献   

12.
在尴尬和悖论中突围:完善中国政府生态危机管理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类文明发生和发展的指向和选择,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的攫取和背叛,这是我们不愿承认而又难以自辩的终极尴尬。人类从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直到如今,每一历史阶段的成长确定无疑地印证着这一残酷的结论。新世纪的来临,更让我们痛彻地感受到由于人类自身无节制贪欲引发的生态危机所造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炼狱及其末世恐慌。难道人类注定要在物质文明新时代到来的辉煌时刻,一步步陷入自掘的无底地狱吗?严重的生态危机现实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3.
于国鹏 《青年记者》2016,(28):28-29
如何展示地方文化在海外的风采,深度呈现地方文化对他国民众在价值观层面上产生的影响?如何展示地方对外文化交流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提供一份特别助力?  相似文献   

14.
水在人类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它直接关系着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无论中央和地方媒体,每年都有大量关注水资源问题的报道,如长江、黄河、太湖、滇池、松花江、珠江等各流域污染和生态问题;水利工程设施如建坝发电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水资源设施项目建设;排污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节水农业、建设节水社会等.  相似文献   

15.
论半坡遗址的保护现状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遗址的不断发掘、利用和随之出现的自然风化及人为损坏现象,形成了人类历史文化遗迹严重毀坏失控的恶性循环环矫?人类要认识过去的历史,对历史遗留物进行发掘、利用和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得人类对遗址的自然风化和人为损坏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显得力不从心。由于这一矛盾的日益突出,从而使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成为世界各遗址大国普遍关注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历史悠久,遗址众多的中国来说,这一问题也尤为突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一国两制”提出之后,我们报纸上对于台港澳的消息,已引起注意,不断出现“台港澳”的专栏新闻,报道当地消息。这诚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在选材上,却不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试以某报某日的《台港澳新闻》为例,一个专栏里,收了四条新闻,其一曰:《台湾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二曰:《台湾森林历经浩劫》;其三曰:《台湾南部蔓延登革热流行病》;其四曰:《台湾流行算命求神》。把四条新闻放在一起,人们就可以见到台湾这个地方,污染严重,疾病流行,迷信盛行,一句话,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以台湾之大,这些消息自有他的根据,正  相似文献   

17.
刘霞  沈玲 《大观周刊》2012,(45):31-31,20
海明威是美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多反映人们孤独却顽强的人性以及自尊,反映残酷的现实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从其主体至艺术性的表达技巧方面都渗透着海明威式的风格。本文从艺术风格出发,论述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如何体现海明威的高明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英国海岸保护协会于4月27日出版了《1998年读 者文摘良好海滨指南》一书,该书得出的结论是:英国海岸线没有比以前更清洁,污染程度依然很严重。英国环境部门的研究人员在755个经过监测的海滨中,只能向游人推荐125个,这125个的污染浓度比去年减少8%。书中指出,英国西北部的布普尔、利瑟姆圣安尼、索思波特,以及其他游人常去的地方是“英国引以为耻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破解党报面临的"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空间被其他类报纸挤压严重"的困境?笔者认为,向地方延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世界报业发展的情况看,西方国家的主流大报发展地方版,已经是常规做法,而且比较成功.像美国的<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大报,发行地方版已是它们的例行做法;而欧洲发行量最大的德国<图片报>,在2003年就有十几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20.
目击     
郑州盐酸泄漏 12月2日下午16时,郑州的一场交通事故,导致一辆大货车上的23桶高浓度盐酸滚落在地,发生严重泄漏。20余名警察、消防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泄漏盐酸被清除干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