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地国际化是后疫情时期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可能路径。在跨境国际化陷入困境、早期在地国际化偏内向型和浅层性与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我国在地国际化得以发展,既是对跨境国际化的本质超越,又是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重塑。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地国际化需要形塑在地国际化内涵,突显自我文化意识;依托数字化技术,促进在地国际化课程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的评估体系,达成在地性和国际性的双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一棵树静静地立在那里,立在那条浅河的旁边,与那河肩并肩,孤独地,惆帐地,身子不自然地向河水逝去的方向倾斜着。那浅河里潺潺流过的水便是树的血液,幽怨而无奈。血液夜以继日地安静地流淌着,那树也夜以继日地孤独着。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无计可消除。太阳,在天上划过一道又一道虚无的曲线;树,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凝望  相似文献   

3.
回忆的口袋     
我有一个回忆的口袋,里面装着我酸酸的小故事。6岁那年,我跟着爸爸到茶叶地干活。爸爸在锄草,我在距茶叶地不远处的小河边玩耍。我蹲在小河边,专心致志地观察着小河。忽然,一条小鱼悠然自得地游过,我毫不犹豫地往河里扑。  相似文献   

4.
听了何捷老师的《学写童话》指导课,第一感觉,这不像是上课,因为开课就营造一种有创意欲望的情境,师生很快就进入了"童话世界",沉浸在充满奇思妙想、趣味横生的动物世界里。学生在尽情地、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真情地、自由地、海阔天空地表达,真是在享受学习的欢乐。在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过程中,有足够量的"练说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用歌曲,能够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引入歌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时,教师们需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学习特点等因素,适当地选择英语歌曲,巧妙地融入课堂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简约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比较多,为了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新理念,教师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缤纷地“精心包装”,课堂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简约地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7.
秋日的阳光惬意地卧在清翠的叶片上,不知不觉又悄悄滑落,荡着银铃般的纯真旋律……就这样脚步轻盈地在槐树温柔地怀抱中漫步。树荫化作浓烈的墨柔柔的泼洒在乳白色的砖上,忽明忽暗地斑驳着曾经的年少轻狂。我凝视着,心在青春的旋律中轻轻荡漾……一年前,我曾稚嫩地用手指轻轻  相似文献   

8.
在地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新路径,在后疫情时代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研究探讨了在地国际化内涵的演变,并从国家和院校两个层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人力资源五个方面对在地国际化动因进行二维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在地国际化的主要模式有线下课程国际化、在线学习、非正式课程和跨境合作办学。步入后疫情时代,在借鉴国外高校在地国际化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可以从引育并举建立国际化师资队伍、打造基于“云课堂”的国际化课程、充分利用国际学生资源赋能在地国际化、建立健全跨境高校学分互认联盟、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在地国际化模式五个方面推进在地国际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乡村学校实施在地化教学,有利于在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有益于乡土知识的实践转化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而培养乡村学生关心、重视、思考乡村发展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因此,乡村学校在地化教学有效契合了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有助于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动力,厚植乡村发展的人力资本,弘扬乡村的优秀文化传统,还有助于回归乡村教学的育人本真.基于此,乡村振兴背景下在地化教学的实践路径主要有:重构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和融入乡土元素;重供给侧改革,保障在地化教学资源供给;做好规划设计,细化在地化教学改革方案;引入新兴技术,助推在地化教学改革创新;拓展教学时空,推动在地化学科跨界融通.  相似文献   

10.
一、简约地处理教材。《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比较多,为了在教学中全面地落实新理念,教师在内容上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在形式上五彩缤纷地"精心包装",课堂上出现了内容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简约地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1.
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寓言小说<蝇王>中,戈尔丁大量地、多层次地、动态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实物、人物和事件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李商隐诗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商隐不仅在写作中大量运用象征手段,而且在象征艺术方面有许多创造。他能娴熟自如地运用整体象征手法。个性化和朦胧化是李商隐象征喻象的重要特征。李商隐诗“深情绵渺”的独特诗风和诗歌“多义性”特征的形成,都与其有意识地创造性地运用象征手法有密切关系。此外,李商隐诗中的象征还与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抒情手段存在密切关系。理清这些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李商隐诗象征艺术成就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William Faulkner, the Nobel Prize winner for literature in 1950,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writers. In "A Rose for Emily", he boldly uses the symbolism writing technique. Emily’s tragedy reveals the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social concepts and values. With the help of symbolism, William Faulkner thoroughly and deeply portrays the southern American’s spiritual crisis during the historic reform in terms of artistic writing style and unique thoughts.  相似文献   

14.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道路是曲折的。他走的是一条从为个人咏叹到为人民呼号的道路。《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是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产物,而《雨巷》则运用了象征艺术的手法,意象充满朦胧美,使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别树一格。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不但精于心理描写,而且擅长于象征运用。他的小说往往是现实和象征的有机结合。《普鲁士军官》即是这样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上尉和勤务兵的心理对峙过程,对劳伦斯小说创作中细腻的心理探索和丰富的象征手法等现代风格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霍桑的《红字》两部作品最显著的艺术特色都是其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它打破了浪漫主义所惯用的直抒胸怀的手法,通过象征暗示,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人与人之间的隐秘关系。文章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的三个主要象征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到两住大师的象征艺术写作手法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微神》是最符合老舍象征主义理论界定的范本,体现了老舍借鉴象征主义技巧的艺术独创性。作品通过“幻象”的营造融化了现实与梦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人生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否定。作品继承的传统小说写法,使作品的意蕴含蓄朦胧而不晦涩;而“心与物神秘的联合”的象征主义手法又创造出小说的诗意美,模糊了小说与散文诗歌的界限,实现了对既定小说形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的散文诗集《画梦录》在借鉴西方象征主义的同时又实现了自我的转化与创新,在梦幻般的个人性抒写中,何其芳基本上实现了中西诗学的互融与共生,即在对西方象征诗学的"中国化"的同时又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对接。  相似文献   

19.
V.S. 奈保尔是当代后殖民文学的重要作家。在作品中,书写第三世界人民寻找文化归属和建设家园所面临苦难时,他采用孤独旁观者的视角。同时,奈保尔艺术化地运用象征写作手法,以加深、加强他的写作主题。  相似文献   

20.
要真正欣赏一首诗,除了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风格和字词含义外,还要领悟诗中所传递的象征意义。在美国20世纪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1874~1963)的《没有走过的路》中象征艺术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