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关注独生子女教师的角色适应,探索实施提高其角色适应的方法和途径,促使独生子女教师群体尽快成长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青岛独生子女教师特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独生子女教师角色适应的现状,提出了独生子女教师角色适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中国,"独生子女"已大面积出现。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现在当上了老师,而他们的学生是新时代的独生子女,这将会在教学中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独生子女现象在教育领域的现状独生子女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时成长的一代特殊群体,这一客观事实从一开始就被打上了明显的社会印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具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4.
1、现象描述:这是一个在大学校园中人数日占优势,在社会上仍备受注目,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背景的群体。虽然这只是一个观念形态上的一个“群体”,但是社会赋他们的符号却异常的鲜明,在他们身上交织与联系着各方面的社会内容,因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群体。2、特征分析: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并不具明显特征,只具人数上的主体优势,在同龄人中,他们总体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3、现象与特征矛盾揭示:独生子女以“唯一”的身份与家庭,社会发生着全面的联系,这也正意味着他们的必须以“唯一”的身份和角色承载着家庭,社会乃至历史等一系列内容和责任,这也使得他们自然地成为各种矛盾交织的焦点。这一内在矛盾随着他们进入大学校园而逐渐的尖锐与深刻。这才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1、现象描述:这是一个在大学校园中人数日占优势,在社会上仍备受注目、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背景的群体。虽然这只是一个观念形态上的一个“群体”,但是社会赋他们的符号却异常的鲜明,在他们身上交织与联系着各方面的社会内容,因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群体。2、特征分析: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并不具明显特征,只具人数上的主体优势;在同龄人中,他们总体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3、现象与特征矛盾揭示:独生子女以“唯一”的身份与家庭、社会发生着全面的联系,这也正意味着他们的必须以“唯一”的身份和角色承载着家庭、社会乃至历史等一系列内容和责任,这也使得他们自然地成为各种矛盾交织的焦点。这一内在矛盾随着他们进入大学校园而逐渐的尖锐与深刻。这才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初任教师角色转换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春丽 《中国教师》2005,(12):17-18
初任教师指的是刚刚走向教师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初任教师的入职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由学生转变为教师,这就要求初任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逐渐适应教师的角色。一、初任教师的角色转换初任教师从学生的角色转换为教师的角色,然后实现教师角色的适应,就是教师在学校系统中逐步了解和认识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以表现合宜角色行为的过程。换句话说初任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角色领悟和教师角色适应的过程。新教师初上讲台,表明自己从学…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师是职业倦怠现象的高发群体.随着社会转型期综合征现象的出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压力,职业压力感加大.教师如果自我调试不当,不能适应岗位角色的变化并进行及时调整,职业倦怠就有可能发生,并由潜伏的心理障碍外化为消极的职业行为.探寻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并进行及时干预和疏导,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和谐发展的一项紧迫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不少独生子女现已走上教师岗位,形成了“独生代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与上几代教师相比,“独生代教师”有他们的优势,但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反映在他们身上。他们要接上一代教师的班,成为良师或名师,亟待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教师非正式群体是由价值观念比较接近,社会角色、兴趣、爱好类似,在情感上相互吸引、相互依赖并能产生共鸣的教师自发组成的集合体.如果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管理不当,就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学校领导者要认真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0.
梁树秋 《考试周刊》2009,(41):12-13
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成为了一名教师,他们教育的对象还是独生子女,这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着力加强对成为教师的独生子女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未来教育事业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问题逐渐发展为社会的普遍性问题。现在,独生子女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能否发展成才以及如何教育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近几年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2,部分重点高校甚至接近2/3。已有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情况总体上好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劳动意识、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等。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变化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换的要求,仅靠过去教师个体单干式进修学习和填鸭式的告诉型培训,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师资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校要加快发展,尽快实现办学目标,就要全校教职工以群体学习发展团队力量,使群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的总和,达到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建设学习型教师群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一、建设学习型教师群体的原则1.务实原则学习型教师群体建设,立足实验学校实际,规划落到实处,措施讲究实效。2.渐…  相似文献   

14.
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同辈群体是影响孩子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的缺失问题,寻求其良好德性培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1.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  相似文献   

16.
后进生,一个让教师为之头疼却又不能不积极面对的学生群体,他们总是一次次地让教师的希望变为失望.让教师失去教育他们的信心……在我的眼中所谓的后进生,只是因为不适应学校教育导致成绩滞后、表现不佳,他们除了习惯、个性方面有待引导外,与其他学生没有本质的差别,只要经过精心塑造和锤炼都可以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中旬,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一次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内地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促进这部分人的道德、智力、心理、体能等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应当关心的重大课题。据笔者对部分学校的学生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学生已过半数。面对这一现实,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独生子女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中旬,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在一次全国性的工作会议上指出,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内地已累计出生9000万独生子女,促进这部分人的道德、智力、心理、体能等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应当关心的重大课题。据笔者对部分学校的学生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的学生已过半数。面对这一现实,学校教育应努力培养独生子女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一、独生子女学生人格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有不少在中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进入高一级学校后,屡屡发生问题。如无法适应集体宿舍和公共餐厅…  相似文献   

19.
新学年,总有一批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进校园,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从学生的角色转为教师的角色,有些人会出现不适应现象。因此,学校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帮助他们尽快进入教师角色。  相似文献   

20.
向学生传授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这一过程,从教育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就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角色的过程。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社会角色形成及培养这一角度,对中学生社会角色形成的基本要素、特点,作一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