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颜 《档案时空》2018,(8):38-39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城市推出“智慧城管”建设,数字化档案因此拥有了更广泛的运用平台.研究数字化档案在智慧城管工作中的开发和利用,对推动城市管理步入科学化、信息化轨道具有更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搭建的“智慧城管”平台的帮助下,安徽省宣城市将原有的“数字城管”进一步拓展升级为智慧城管系统;完成20多万个城市部件普查和数据库扩容建设;把规划区内390平方公里范围纳入服务,将多个部门、行业和3个行政区所涉及的城市管理工作统入到同一个为民服务系统,近4年来实现城市问题采集、处理、反馈、监管的闭合式循环高效处置.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在北京梅地亚宾馆北边一片空地上,城管队员与小贩发生纠缠,围观的市民纷纷指责城管队员粗暴,有的市民竟加入到小贩一边,与城管队员冲突起来,弄得城管方面十分为难。可是在更早些时候,许多城里居民表示是讨厌窗外小贩的喧嚣及遍地垃掘的,要求加强监管,把小贩赶走。因为前不久,出了小贩与城管冲突的命案缘故,风水又转了,现在人们的同情心偏到小贩身上。  相似文献   

4.
为早日实现“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新城”的梦想,南阳市今年加大了城建、城管工作的力度。市长何东成先是暗访城管工作实际,接着召开全市性的动员大会,强调把城建、城管工作和树立南阳形象、为河南增辉结合起来。 南阳晚报在配合这一工作的报道中,除了在头版头条连发城建、城管工作的消息外,从3月21日至3月31日,10天内在一版右下突出位置,分别以《我们的城市像什么》、《畅通工程回头看》、《一言难尽的罚》、《市民请支持城管工作》等为题,连发八篇评论,突出了报道重点,拓宽和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强化了版面…  相似文献   

5.
季兴帅 《今传媒》2012,(2):92-93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媒体关于对城管执法发生的冲突性新闻报道增加。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网络媒体对于城管形象的污名化再现,网络媒体对城管进行负面报道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改善城管的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6.
刘晓伟 《新闻界》2014,(1):7-10
本文通过对近期武汉"城管卧底"这一新媒体事件的深描,指出城管在网络公共空间中处于被污名的境地。而一些不恰当的应对方式也加重了网络空间中城管形象的污名化程度。根据污名理论,"幽默自嘲"和"突破自我"是蒙受污名者在和社会"混合接触"时两种有效的应对方式,给城管走出污名困境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而要实现城管网络形象的整体去污名化,需要城管部门准确的定位职责和规范权力运行,需要城管群体共同的自觉努力、相关部门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相似文献   

7.
城管怎么管     
19日上午苍南县灵溪镇城管人员在执法时与一女菜贩发生争执,一过路中年男子黄某拿起手机拍照,城管要求其停止拍照无果后,城管随即纠集四个工作人员攻击该男子,致使黄某倒地受伤,引发附近近千群众的围观。之后,5名城管被民众围堵打伤、在围攻城管人员时,数千人围观喝彩。(具体见《浙江在线》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管理力度的加大,媒体关于对城管执法发生的冲突性新闻报道增加。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用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网络媒体对于城管形象的污名化再现,网络媒体对城管进行负面报道的原因,并探讨了如何改善城管的媒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蕊 《新闻世界》2011,(9):202-203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浪网对“城管”的形象构建。研究方式为内容分析法。研究发现,“城管”是面向社会时常被媒体监督的政府公权力的一种,相关新闻大部分以负面为主,“暴力执法”成为“城管”的主要形象。媒体有妖魔化“城管”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与GPS定位技术的广泛普及在数字城管化系统中的广泛应用,通过gps定位技术在数字城管系统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了数字城管系统中提高处理办案率。本文主要就GPS定位技术在数字城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一丹 《大观周刊》2012,(41):142-142
城市摊贩与城管的冲突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管在公务活动中的暴力化倾向,表明了我国政府在执政理念、权利制约、法律法规的完善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反思,总结出完善城管制度的建议,为促进城管和摊贩的和谐关系提供可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叶子 《新闻前哨》2014,(9):66-68
城管,在现代城市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部分城管的违规执法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使得城管这一群体被污名化.武汉作为重要的中部城市,却背负着“脏乱差”的恶名,城管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为塑造“大武汉”新形象,三年前,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管革命”的口号,提出要用三年时间让武汉市容环境达到湖北省内最优、国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彭期刚  周坦 《新闻天地》2010,(8):I0010-I0010
执法者与执法对象迈向和谐 打开百度输入城管执法,有近200万个网页,点击之后会发现大部分是对城管执法不文明现象的指责和非议,对于城管“执法不文明”的这种不良舆论。双清区的市民则表现出决然不同的态度。“文明执法,和谐城管”,已然成为邵阳市双清区的一道城市风景。  相似文献   

14.
在都市类媒体的报道中,城管的形象负面居多。但近几年,城管在媒体报道中的负面形象开始逐渐转变。都市类媒体对城管形象的建构过程,即是媒体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政府部门改进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城管的任务职责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定团结。但是近年来发生的事情,让城管这支特殊的执法队伍在普通老百姓心中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城管部门,一方面它的职能有点类似警察,管  相似文献   

16.
8月11日下午4点50分左右,在北京市中关村1号桥东南角,海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执法过程中遭暴力抗法,副队长李志强被抗法者刀刺身亡。舆论在对殉职者表示同情的同时,也对城管的法律地位、城管队员的素质、执法方式提出了诸多质疑。  相似文献   

17.
最近,常德市纪委向全市和湖南省纠风办向全省对常德市城管执法局规范执法队伍建设方面的事迹进行了推介。这是上级对该城管执法局以“从严治队、公正执法、满意城管”为主题,以提升“公正、文明、清廉、高效”行业形象为目的的行风建设教育活动所作出的成绩给予的最好奖赏。今年3月28日,该城管执法局塑造城管队伍良好形象,打造常德市管  相似文献   

18.
今年在深圳有两件城管方面的新闻成为市民和网民广泛关注的话题,一是所谓300万元建豪华公厕事件,一是城管执法车误撞收废品老头事件。由于个别媒体在起初报道时没有全面反映客观事实,引发市民、网民对这两个事件议论纷纷,使得政府部门的形象受损,且给有关部门的工作带来被动。  相似文献   

19.
首个城管MPA(公共管理硕士)课程班,不久前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班。按照目标,2008年将为城管培养50名高级管理人才,城管MPA课程的开办就是他们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据了解,为城管执法系统开设专门的公共管理硕士课程班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在笔者看来,这不仅是国内首次,搞不好还是世界的首次。曾经有翻译琢磨了半天不知道“城管”如何翻译,因为英语环境中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职业。最后,把“城管”翻成“INSPECTOR”,成了检查员、视察员,对象所指不明,怎么看怎么像“监视者”。“城管”是“中国特色”,他不是警察,却戴着大盖帽,管得比…  相似文献   

20.
代晓利 《新闻世界》2014,(11):178-179
近年来,媒体在对城管和扶老人事件的报道中,以负面报道为主,"城管"和"老人"的媒介形象被负面化、污名化。公众对"城管"和"老人"的偏见的形成与媒体报道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