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广告语中的互文性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书芳 《考试周刊》2009,(19):99-100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是一种集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为一体的传播形式。本文首先论述了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及三种常见的互文关系,然后研究了一系列中英文广告语和它们分别对应的译文,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语创作和广告语翻译中的运作机制,分别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三个方面阐明了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价值,并指出互文性概念为广告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谭耀华 《海外英语》2014,(8):260-262
互文性理论,旨在阐述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是文本研究中重要的理论概念,至该理论提出以来,已被广泛用来研究文学和翻译作品,而对实用语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该文旨在应用互文性理论,对中文化妆品广告语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广告语的文本内容互文和主题文化互文,探讨化妆品广告语是如何巧妙地应用互文性来获取受众者的芳心,实现广告商业目的的,同时,希望能为广告策划者提供新的策略与视角。  相似文献   

3.
丰富多彩的语音语义修辞手段是构建英汉广告语中互文指涉关系及互文语境的重要手段,根据互文性关于"强调文本之问及文本内部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特点,提出广告语中互文语境在译文中的再现和再创作的三种翻译方法,其翻译目的是使译文不但要满足原广告语的商业目的,更要体现原广告语中由各种修辞手法所实现的音美、形荚和意美三位一体的语言互文特征.  相似文献   

4.
曹玲 《新课程研究》2009,(3):184-185
互文性是指某一文本与它的前文本之门的相互联系,此概念大量地应用于广告中。本文基于广告语篇及其互文性现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互文性在广告中的应用,即具体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媒介互文性。  相似文献   

5.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本文首先探讨了互文性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的传递、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应用价值,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互文的角度探讨了汉英广告的互译问题。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强调特定文本与其它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本文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广告创作和翻译中,通过对汉英广告语的互文性分析和广告译文的研究,为广告创作和翻译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广告翻译作为实用的文体,在译入的时候除了要对于译入语的受众要做到语用顺应外,还应该从互文性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二者的结合将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文章探讨互文性和顺应论的关系,指出顺应论的基础就是广告的互文性形成的过程,并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了广告语篇中的互文现象,以加深对广告语篇中顺应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广告语篇的互文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告语篇自身的特点,提出广告语篇的互文性特征包括具体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媒介互文性等三个方面,并以例证对之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翻译实际上是各种互文本间错综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的类型及其所指涉的翻译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互文性理论应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来看待翻译研究中几大关系,有利于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开阔翻译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车欢欢  罗天 《考试周刊》2013,(77):22-23
互文性理论是从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文本理论,可分为微观互文性、中观互文性、宏观互文性三类.其中宏观互文性主要发生在文本与情景或文化之间.情景互文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情景互文性,分析了蒙古包、如意湖、胜象宝塔等旅游景点的翻译个案.互文性理论视角尤其是情景互文性视角对旅游景点的命名和翻译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了翻译中的文本重构的过程。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而翻译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语言转换活动。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即分析互文在语类、文章标题、文化典故、以及诗歌翻译中的体现,得出互文性理论应该成为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加深对翻译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刘卫莲 《海外英语》2011,(15):146-147
广告词的翻译简短明了,实用性强,很有研究价值。该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英文广告和它们分别对应的译文,探讨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文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之一,其理论理据与翻译实践存在根本的契合。从互文的角度来看翻译实践,一切文本皆为互文本,译作与原作具有互文关系,译作是原作的延续与创新,即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任何文本都不能够脱离它以前以及与它同时存在的其它文本的影响。互文性理论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对翻译实践的研究具有启示性,为翻译实践找到了新的理论理据。  相似文献   

14.
王番 《海外英语》2012,(3):149-151
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意义巨大,虽然翻译本身就具备互文性运动特征,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成熟的理论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的努力。在互文性记忆下写作的文本要求译者首先作为读者阅读文本,再进行文本间的转换;该文从《陶诗》的三个译本出发,浅析了互文性是如何在诗歌这一"纯文学"形式如何在翻译中实现互文性意义传递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活动是一种互文活动。本文在互文性理论关照下,从翻译经典文本出发,试图通过对其微观互文性特征与宏观互文性特征的讨论,揭示翻译经典建构的有效途径,评析翻译经典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告语篇自身特点,可归纳出广告语三个互文性特征:具体、体裁和媒介互文性,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告语篇自身特点,可归纳出广告语三个互文性特征:具体、体裁和媒介互文性,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吸收、变异、转换,从而使得文本之间形成关联,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就是互文性。翻译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多层面展开的一项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互文性理论同译者研究的结合有助于译者在互文性文本中进行跨文化阐释。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分析材料,通过对互文性符号的翻译策略的分析,从而了解译者的翻译意图。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理论不仅是对文本之间关系的阐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应用,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深刻的对原文加以理解,并熟练运用商务英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互文性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互文性与商务英语翻译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互文性理论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对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理论指出每一个文本都淹没在周围的文本世界中。翻译也就得以在众多文本的互相指涉中完成。由此可见,翻译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互文活动。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