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秋红 《教学与管理》2002,(10):26-26
材料一:许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反映,学生毕业后仍给老师写信或遇见老师打招呼的并不多见。令老师伤心和尴尬的是,和老师打招呼的为数不多的学生还大多学习不起眼,那些平时倍受老师宠爱的所谓“优等生”则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2.
王兰 《西北职教》2009,(8):11-11
一、学生对老师的礼仪 1、路遇老师要主动打招呼: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老师的辈份是长于学生的,因此学生无论在校内、校外遇到老师都要主动打招呼。称呼老师必须用尊称,不能因为师生关系融洽而叫老师的同事和朋友用的呢称,不能给老师起外号,更不能直呼其名。  相似文献   

3.
面对一些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有的教师会长叹师道不存,世风日下;有的教师会抱怨教师地位低下,连学生都不理不睬了;有的教师觉得无所谓,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认为,师生之间应当和谐平等。师生相见,不一定只有学生先和老师打招呼,老师也可以和学生先打招呼。如果老师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打声招呼,师生关系可能会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4.
闲话打招呼     
任课老师向我反映,近来我们班的同学见到老师,或如同路人,或躲躲藏藏,或爱理不理,连个招呼都不打,真没礼貌。我一听,这还了得,立即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学生要不要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怎样和老师打招呼?我提出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应主动向老师问好,但也有少数同学反问道:“老师为什么不可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呢?有时我们见到老师就问好,老师为什么没有反应呢?”嘿,这些问题提得还真尖锐呢!  相似文献   

5.
一些老师对学生见到自己不打招呼而耿耿于怀,我认为大可不必。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又何妨?首先,老师要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盼l生格都不同,有的热情大方,有的文静内向。从小学到大学,每一个老师都说我不与人打交道。平时,我见到老师能躲则躲。高二时我担任过一个学期的物理课代表。一次考试我的考,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见到老师都非常热情,“老师好!“”老师早!”打招呼声此起彼伏。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打招呼、敬礼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黎文君 《广西教育》2012,(32):65-65
班里有一个可爱的小男生,刚来我班时很是腼腆。我要求班里的学生见了老师必须打招呼,前几次他见了我总是远远地躲开了,后来看到我主动跟他打招呼,胆子逐渐大起来,见了我老师长老师短地叫个不停。由于他父母远在广东打工,他四年级时就跟着舅舅,他的舅舅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同事是物理教师。有一次,一位过去的学生和他迎面而过却没有给他打招呼。他走着走着,越想越不对劲,突然转过身,追上这个学生,问为什么不打招呼。这位学生被他的质问吓呆了,一句话没说,赶紧跑开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我听了之后发出感慨:老师啊,你何苦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哀叹:现在的学生素质真差!上课不是伏桌睡觉就是吵闹,有的甚至与老师顶撞,碰到老师不会打招呼,似乎无人能管似的。面对违纪的学生,我们也常见一些学校领导或老师让学生停课回家接受家庭教育,有的教师即当堂罚学生到讲台上站立一节课,  相似文献   

10.
闻达 《班主任》2004,(10):28-28
在校园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有的老师,学生因为敬重他(她),见面时会主动向他(她)打招呼问好,并喜欢上他们的课,他们常常一呼百应,学生对他们"惟命是从";而有的老师,学生总是躲着他(她),尽管他(她)"发号施令",却没有几个真正地响应.同样是老师,为什么学生对待他们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其实,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8-10月话题征稿:8月:一些学生在校园或其他场合不太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甚至见到老师会有意走开。您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您是如何看待这种“敬而远之”现象的?  相似文献   

12.
那天早晨,当我和学生李冠群打招呼时,他竟向我问候了一声“立华老师,您早。”此语一出,整个楼道一霎时静了下来。我当时便楞住了,一种莫名的尴尬使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一会儿,我笑着对李冠群同学说:“你叫得好,老师听着很亲切,请你转告同学们,以后可以这样和我打招呼哦!”在  相似文献   

13.
斯敏 《班主任》2012,(7):43-45
本期讨论的案例目前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捣乱,随意说话;背地里经常议论老师,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行同路人;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教师的  相似文献   

14.
顾琴 《师道》2010,(9):27-27
中午,我带学生去食堂吃饭,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老师。一年级的孩子总是很热情,他们向遇到的每一位老师打招呼:“老师好!老师好!”可是,老师们的反应却大不相同:有的老师似乎没听见孩子们的问好声,依然与同事说说笑笑,目不斜视地走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一些学生对少数老师不是“敬而远之”,而是“‘畏’而远之”,“‘怨’而远之”,…疏’而远之”。有些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表情冷若冰霜。那些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一见到这样的老师就怕,根本不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此所谓“‘畏’而远之”。  相似文献   

16.
表扬的智慧     
石海龙 《班主任》2012,(3):14-14
一次和同事聊天,我告诉他,他们班学生很有礼貌,虽然我没有教他们。但他们见面总是和我打招呼,轻轻地问候一声“老师好”,令我心里十分温暖。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则笑话:校长要来听课了。任课老师跟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都举手发言。一个学生站起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来您提的问题,那不是很难堪吗?”老师略一思考,便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右手,不会回答的同学举左手。”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讨论的案例目前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捣乱,随意说话;背地里经常议论老师,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行同路人;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教师的  相似文献   

19.
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时,教师要积极热情地回应。教育是渗透在日常行为中的。当学生主动热情地招呼一声“老师好”时,老师微笑着回应一句“你好”,这就是一种教育。因此,面对学生的招呼,教师要热情应答,不能视而不见、漠然置之。平时遇到学生向我问候时,我都会真诚地回应。学生听了,会美滋滋地从我身边走过,下次见到我便格外热情了。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2012,(6):56
正目前在学校里,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捣乱,随意说话;背地里经常议论老师,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行同路人;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严重者甚至与老师动手。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影响师生关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