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灵活地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对于掌握比赛的主动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笔者通过资料分析和训练中的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供教练员在训练中参考。我省早期有一名横拍打法的运动员,以削转与不转为主要打法。在一般情况下,发球抢攻运用不多。但在比赛和关键时刻,尤其是比分接近20或最后一轮发球时,此运动员会连续运用发球抢攻取胜。他主要特点是:赛前“猜球”时,既使  相似文献   

2.
以2014年"直通东京"世乒赛队内选拔赛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对现役优秀横拍生胶打法运动员木子近期赛事录像进行技战术量化统计,分析得出:作为横拍生胶打法代表的木子在比赛中使用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相持段、发抢段、接抢段;木子发球以正手逆旋转为主,长短结合,为发球抢攻创造条件,接发球抢攻运用较少,略显保守,相持段正手运用比例大;运动员在技术全面,无明显漏洞的基础上,要想取得成绩,必须注重特长突出。  相似文献   

3.
对马琳在第48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并由此探求直拍进攻型打法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板技战术的运用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的技战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和前三板的技术风格与世界优秀男子运动员趋于一致,并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但在发球旋转与落点、接发球技术和发球抢攻等具体的技战术运用方面仍存在战术和意识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干扰和牵制的主动性技术,而利用发球的主动权,为抢攻创造上手的机会,则是体现积极主动的战术组合。因此,发球抢攻历来是进攻型打法赖以赢得主动,打开局面的主要得分手段。每个选手都会根据自身打法的特点和能力,设计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发球抢攻套路。格氏作为反手能力出众的选手,在发球抢攻的套路组合设计中,理所当然地将反手抢攻放在最为显著的位置上,以求扬长避短,先发制人。  相似文献   

6.
发球是各种类型打法的重要技术。发球抢攻已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乒乓球比赛中的前三板球。发球技术好并与抢攻结合,可以先声夺人,还常常可能直接得分。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马琳在第45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的分析,找出其在技术、战术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他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并由此探求直拍快攻打法共性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郭跃发球技战术运用特点分析 在乒乓球的技术中,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它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战术打法,形成不同的发球战术组合;可以为了配合下一板的抢攻,选择自己最合适的站位和发球方式,使球落到对方台面的不同落点。郭跃属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前三板极具威胁,特别是为配合第二板发球抢攻,  相似文献   

9.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战术之一,如果己方运用好的话可以在前三板环节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迫使其陷入被动状态。在少儿运动员逐步开始接触实战比赛的阶段中,培养“发球抢攻”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强化小队员在比赛中寻求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对自身发球质量的要求以及衔接“从发球到抢攻”的步法调整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优秀乒乓球男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王浩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直拍进攻型打法与直拍横打法技术的优劣,为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世界优秀女子一线横板弧圈球结合快攻型打法5名乒乓球选手为研究对象,采取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其2010~2012年间参加的50场国际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女子横板"弧快"打法方法的技战术特征分析得出"弧快"打法选手发抢段使用率、得分率均为良好,发球和发球抢攻战术是发抢段主要得分手段,发球后控制技术也具有一定得分实力;接抢段使用率、得分率都为优秀,接发球、接发球抢攻、接球后抢攻是接抢段主要得分手段;其相持段使用率保持在良好水平,得分率为及格,该打法相持段反手得分能力突出。  相似文献   

12.
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励勤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其技战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后的抢攻(或抢拉、抢冲)统称为“前三板”,发球抢攻更称为比赛“第一战术”,它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件看家宝。文章通过三段指标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王励勤前三板技术应用做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工作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12,(8):114-117
反手发球抢攻反手发球后直接使用反手抢攻在直板选手的战术体系中已并不多见,但对于两面攻打法而言,此套战术与横板选手的反手发抢具有同等的杀伤效果。在两面攻打法相对盛行的年代,进攻体系往往是由反手位发起,继而转入正手连续。因此,从发球到抢攻的还原衔接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施反手发抢的过程中,除了要在发球质量上追求更高,抢攻手段也要力争“快、准、狠”,给对手施加足够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发球抢攻战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发球抢攻战术是马琳的主要得分战术;发球站位、手段、方式和落点都过于单一,发球旋转变化多且旋转之间的差异较大。发抢战术套路较多,抢攻意识非常积极主动,正手高抛配合低抛发转不转至对方近网短球,正手或侧身伺机抢冲这套战术使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运用发球抢攻战术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发球的落点和旋转,阐述了发球后的各项技术以及发球后组合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中发球主要以对手正手位近网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为主,并配合底线长球;其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以发近网短球的抢攻为主,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何瑞映 《精武》2012,(1):13-15,17
本文通过统计2010年第50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中张继科对阵帕帕迪米特里、斯托亚诺夫、岸川圣也与苏斯的四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各项指标,来揭示张继科发球抢攻技战术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为其在发球抢攻技战术的进一步改进提出新的建议,也为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发球抢攻技战术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年世界杯女子单打决赛丁宁发球轮和接发球轮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整理分析,找出丁宁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左手横拍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丁宁的打法积极主动,在发球轮和接发球轮直接抢攻的能力很强,但抢攻落点较单一,相持阶段多为主动相持,反手技术是其相持段的主要得分手段,正手相持能力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2,(7):137-137
李兴瑞 右手横拍两面反胶弧圈型打法,喜欢研究器材,同时也坚信提高技术才是硬道理。中远台相持的能力较强,拉球力量大,并有落点的变化。有比较成熟的发球抢攻的战术套路,能够在关键球时刻借助发球创造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挑高球在网球基本技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网球进攻型战术的发展,面对双打比赛中双打网发球抢攻战术的广泛采用和在快速场地上单打比赛网前战术比例的增加,作为对付网前进攻的重要武器之一的挑高球技术就更显得重要。它已由过去单纯防守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