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直板反胶的运动员为了提高反手的进攻能力,纷纷模仿王浩的直板反胶横打技术,但由于训练不系统,训练方法缺少针对性,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直板反胶横打技术的效果不明显,影响了运动员技术的升级。笔者认为,有效提高直板横打技术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的多球训练,多球训练的重点在反手位,结合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以平挡球、拉下旋球、反面快撕、贴球、弹压球、以及综合性的多球训练为主。  相似文献   

2.
颜晴窗 《精武》2012,(21):23-23,25
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也受到了重点保护,其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直板横打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优秀直板运动员一项不可缺失的技术。而直板横打技术作为一种直板中的新型打法需要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识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意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达勇 《乒乓世界》2000,(12):37-37
直板近台快攻的弱点之一是反手位缺乏进攻能力,尤其是形成相持后更为明显。因此提高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应该从小抓起。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和训练中的一些体会,向业余选手简要介绍一些直板反手反面攻球的技术要领和击球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5.
尹霄,曾经培养出世界冠军孔令辉、刘国梁。这个被圈内人士认为在思想和行动上比较超前的资深教练.在直板反打这项创新技术的“试验田”中获得过丰硕成果,刘国梁、冯喆、李静、王飞等一批直板正胶和反胶打法的运动员都掌握了这项新技术,为中国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半年前,尹霄从国家队到鲁能俱乐部执教,当时的心愿之一,就是想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希望在这方面为中国的乒乓球作些贡献。2000年12月1日。被任命为国家男一队教研组组长的尹霄,从鲁能俱乐部带回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考──长久以来,…  相似文献   

6.
直板反胶训练法(一)——怎样加强正手进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板反胶打法是我国的传统打法之一,在我国运动员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在近几年的全国锦标赛中,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约占全体参赛运动员的21—26%。因此,如何面对欧洲弧圈球的巨大冲击.不断探索和创新直板反胶打法的发展方向与训练就成为国家队近年来训练与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认为你在对付直板的战术运用上是很有心得的,能否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一般都比较弱一点,中国运动员与外国运动员应该还是有区别的,国内的选手现在反面加上了横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第一板上手的这种缺陷吧,而且中国直板选手前三板的能力都比较强,打起球来都是比较“毒”,相持实力差点,但是前三板还是比较细腻。直板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像其它国家比如韩国一般都以正手单面拉为主,相对来讲反手漏洞大一点。 那你与中国队的直板选手比如马林打和与金择洙、蒋澎龙打,在战术运用上会有一些什么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像跟马林打,比较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3,(7):106-109
在前几期杂志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一些练习直板两面反胶打法的单项技术。处于进阶阶段的青少年选手,在单项技术打下比较牢固的基础后,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战需要,稳步过渡到战术训练中,慢慢熟悉和掌握衔接套路的运用。本期我们就通过两套发球抢攻,展现直板选手应对实战的初期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参加第五届城市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37个单位的2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及数理统计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进行调研。 1.打法类型的基本情况:本次参赛运动员直板、横板握拍的比例为89:206,其中男运动员直板39人、横板110人,女运动员直板40人、横板96人。从打法类型看,男子主要有以下三大打法类型:直拍进攻  相似文献   

11.
直板两面攻打法是我国传统近台快攻打法的一种。多年来在国际比赛中,都显示了这种打法的威力,被世界乒坛公认为是先进的进攻型打法。要使直板两面攻继续在世界乒坛保持优势地位,业余体校起着打好基础的作用。从小培养,进一步研究、继承和发展这种打法,才能培养出勇攀世界高峰的运动员。本人想谈谈目前有关少年乒乓球直板两面攻打法训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一、目前训练工作中的弊病:  相似文献   

12.
石峰 《体育师友》2017,(2):21-22
从业余乒乓球运动员的角度,结合自身教学与训练的经验,试谈直板横打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实战中的运用,以期能够帮助广大业余乒乓球运动员更快更好地掌握直板横打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系统认识目前直板打法新的技战术与发展趋势,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三段指标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三位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王皓、柳承敏共计6场比赛进行研究,对其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名优秀直板运动员各有不同的技战术打法特点,各有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前三板的得分上,但相持段是直板运动员打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采用观察统计法对两届"直横"乒乓球国际挑战赛上中国优秀直板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形势下发球旋转、落点、节奏的不断变化以及假动作的植入与干扰是直板运动员发挥前三板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发球抢攻是直板打法的核心技战术,更是体现直板打法发球一体化的主要技战术环节,马琳、王皓在这一环节表现优异。接发球一体化以及二、四板的流畅衔接是直板打法取胜的关键,马琳接发球手段丰富,衔接技术超群,而王皓还有一定的突破空间。相持偏弱仍然是直板技战术体系的短板。  相似文献   

15.
对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从击球发挥手臂功能的适应水平、战术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这种打法优于正面攻,是可行的。训练了1名直拍两面攻(反手反面攻)打法的运动员,并取得了好成绩。简述了这种打法的动作方法、教学方法、训练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6.
第45届世乒赛,中国队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银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队整体实力的强大。综观比赛,给我留下这么几点印象: 女子技术男性化 我在女队当教练时,就非常关注男队的技术发展,可以说,男队的今天就是女队的明天。所以,每次世界大赛,我都很认真地看男队的比赛,这样,可以对我以后制定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以及运动员的打法作一个参考。从这次比赛看,女子技术男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一些欧洲运动员,如克罗地亚的鲍罗斯、德国的斯特鲁泽、匈牙利的巴托菲、罗马尼亚的史蒂夫等。虽然她们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对中国运动员构成太大  相似文献   

17.
直握拍正贴海绵胶近台、左推右攻或两面攻打法是我国在世界乒坛上一种独特而先进的打法。从一九五九年我国直板快攻选手在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以来,到现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直板快攻打法也不断在创新和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当前世界上的各种流派,尤其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弧圈球技术对我国直板选手威胁越来越大,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快攻型打法的运动员要认真研究,从中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直拍长胶打法,从高校高水平乒乓队实例出发,论述了直拍长胶倒板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接发球、挡球、磕球、拱球、攻球、搓球、挤球与撇、削球、杀高球、直拍横打以及身体和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9.
杨峥 《乒乓世界》2012,(5):114-115
世界乒坛的直板运动员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韩国、日本、朝鲜等国家。其他国家虽也有直板选手,但大部是中国队输出的老队员,所以不成算其“有”。直板打法曾一度低迷,被横板逼到了十分悲观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0,(4):153-153
最近由刘国梁发起的“直横大决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以打法来划分队伍的比赛。在大家看来,直板和横板哪个更有优势?哪个更厉害呢?现役的乒乓运动员中谁又是直板和横板的最佳代言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