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中外合拍电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探究中美合拍动画片《功夫熊猫3》中故事背景、熊猫形象和电影价值观的杂糅现象,从中可以发现,该影片不仅展现了包括熊猫、功夫、吊脚楼、绸带舞等浅层的中国文化符号,也融合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等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功夫熊猫3》为代表的中美合拍影片平衡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价值差异,从而使世界不同区域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不仅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新趋势,这部电影带给中国的启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中华儿女有“文化自觉”意识,其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自身调节并吸收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同时依靠对外宣传来推动其国际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程敏  郭花蕊 《海外英语》2013,(5X):143-145
文化意象是翻译中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对象。文化意象的传递,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在翻译中的碰撞、转换、交流和接受。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运用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该文旨在通过原声电影《功夫熊猫2》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意象的传递与再现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西方的输出及接受。  相似文献   

4.
2008年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更是在中国取得了好的票房。它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好莱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吸收和借鉴。本文分析了《功夫熊猫》中中西文化的完美结合,并提出对策以促进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功夫熊猫》的放映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风波和功夫热潮,本文就《功夫熊猫》的成功原因加以剖析,认为《功夫熊猫》以其对中国武侠功夫的借鉴,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开掘,对故事中蕴含的哲理的展现,以及对幽默搞笑风格的全面诠释使《功夫熊猫》一出现就受到众多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作为"外来和尚"美国的动画片《功夫熊猫》运用典型的"功夫"和"熊猫"诸多中国文化元素,在全球刮起了一场强劲的"中国风"。这些中国文化符号是否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还是仅仅为吸引中国乃至全球观众眼球的一个卖点,抑或只是一部宣扬美国文化及思想价值观的广告大片。  相似文献   

7.
5月28日零时,熊猫“阿宝”重出江湖,《功夫熊猫2》的零时场人满为患。《功夫熊猫2》上映也遭遇了其他声音,比如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公开要求抵制看《功夫熊猫2》,表示该片是老美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说法还得到了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对于好评不断的《功夫熊猫》,本文试图采用文本分析方式,从形象性格、故事情节、主题意蕴等方面剥离《功夫熊猫》表面的“中国元素”,阐释中国元素与西方精神的差别,指出其创作中依然宣扬的是西方文化价值与审美习惯,从而说明《功夫熊猫》的非“中国元素”以及深藏于其中的好莱坞商业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关注天下     
《功夫熊猫》引发快乐与焦虑《功夫熊猫》中可爱的熊猫阿宝仿若横空出世,一顿拳脚功夫,让观众领略到酣畅淋漓的快乐。同时,在影片口碑和票  相似文献   

10.
动画史中那些可以经受得住时间考验,在国际上普遍得到认可的都是富含民族性,有强烈民族色彩的作品。书法、国画、诗歌、茶艺、雕塑、建筑、戏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基,独具中国的文化韵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缩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我们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审慎地对待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必然会对它所依托的物质社会产生影响。封建社会脱胎的孝文化,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它的不断发展中,曾起过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在当代社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首先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找一个恰当的结合点,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挥它应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道教文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As one of the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tents. Four treasures of a study write down the legend of China, typography witness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Chinese Kungfu indicates China's soaring nation power, Chinese knot represents Chinese people's good will toward life, and Beijing Opera sings out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this nation.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we combine Chinese elements with modern graphic design to enable individuals to know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相似文献   

15.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日本的茶和茶文化来源于中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本文着重介绍中、日两国的茶叶历史、现状及茶道艺术,分析异同,从而加深对其文化心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湘军首领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他对延续清王朝的命脉,乃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所谓过犹不及。对曾国藩的评价也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准则,过度地拔高和过度地贬低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是严肃的治学态度。当下学术界就有一种过度拔高曾国藩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湘声报》2007年1月29日刊载的《人文双峰影响百年——对曾国藩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提出“近现代湖南能引领中国,这其中与曾氏不无关系。可以说,曾国藩影响了湖南,湖南影响了全国”、“曾国藩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现代文化的创造者”的评价就有过分拔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数学历史传统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数学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使之对近代数学的产生具有重要贡献,其融入教科书具有意识形态“母乳”和核心素养“纽带”的独特价值意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着较为丰富的我国传统数学文化,且其在呈现方式、内容分布和认知水平上表现出了若干鲜明的特点。未来,还需夯实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基础”,廓清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逻辑”,构建我国传统数学文化的“育人网络”,促进我国传统数学文化通过教科书在立德树人机制下充分发挥和达到理想的学科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华夏远祖尚武传统的熏陶下,侠萌蘖于上古时期的士阶层。我们一般认为,春秋剑士是其发展的初始形态,而战国游侠则是其较为成熟的发展形态,已经成长为当时重要的社会力量。策源于先秦时期的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早已融入到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侠的身份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对中国文学史的意义以及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之间呈现出融合的大趋势,但是这种融合往往是不平等的。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国情,指出译者必须正确对待文化融合中的不平等现象:既要传达异域文化,又要弘扬中华文化。反映在翻译过程中就是采取恰当的策略,再现原文的文化思想,以促进两种文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百年中国宪政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论近代中国宪政的坎坷,大多归因于传统文化的阻力。文章认为,宪政在近代中国未能如设计者所愿,原因恰恰是因为未能找到传统的动力,西方宪政之“花”只有与中国传统之“木”对接,才有可能扎根中国之土。“礼”是中国传统的主干,“礼治”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近代以来在对传统的批判中,礼治成为首当其冲的靶子。但是,彻底的否定和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批判却没有抹掉历史留给我们的印记。从容地反思中国的礼治,探讨改造、更新礼治,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或抛弃礼治,这也许是中国宪政改革成功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